分享

《语文一本通》如何阅读使用

 读写侠 2023-08-28 发布于广西

6月份开始,三个月时间忙碌的事终于告一段落。突然由忙变闲,感到无比轻松,可以继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

前段时间,据读者反映,所买的《语文一本通》还完全没有阅读学习,我们有点失落。读者问这本书应该如何阅读使用。结合看了一些学生发过来的他们自己练习所写的作文,这里谈一谈《语文一本通》应该如何阅读使用。

一、作为一本语文常识的书籍来参考学习。特别是本书的第二、第三部分,直接明了地梳理了很多语文学习最基础的常识。这其中的很多常识对于高中生来说,就好像乘法口诀表相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我们学习知识,一定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先把常识性的东西掌握好,再不断深化。然后,从了解的情况看,很多学生连最基础的常识都没有掌握。比如,写议论文,我们在第4章、第5章中很明确提出,议论的基本模式是“提出观点(论点)—→提供素材(论据)—→分析论证(论证)”,并且在第11章中结合作文例文进行了具体分析,但很多学生的作文完全看不到论点,或者全文只有一个论点,完全没有展开进行论述。

4章文体与体裁、第5章表达方式,讲述了文章的基本模式。不同的文体其表述思想观点的方式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如议论文、论述文,一定是按照“提出观点(论点)—→提供素材(论据)—→分析论证(论证)”的模式来表达,因此,从阅读角度看,首先要找到“论点”,再看作者使用了哪些材料、哪些方法来论证“论点”的。正如在第1章中所讲的,论点“通常在段首,或者是段落内几句话构成的论证单元的首句。必须明确文本提出的观点。如果没有明确提到某个观点,即使名言、文献、理论或事例等素材中内在地包含着这个观点的意思,也不能认为是论证了这个观点。”从写作文角度看,学生们也是首先要梳理清楚自己的论点,收集好论据,再来写,而不是凭感觉地、盲人摸象似的的写。

如小说,则一定是按照场面(场景)来说,并且一定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人物心理为重点,作者一定不会像议论文那样直接表达观点。因此,从阅读角度看,则要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文章中描写的场面(场景),去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心理,进而去推测作者想表达什么。虽然作者不会像议论文那样直接明白表达观点,但是小说中的很多细节地方仍然会暴露作者的想法,在第一章“要注意把握文学类文本的特点规律”部分,有具体的说明。从写作文角度看,学习们要写小说类(或者说叙事类)作文,也是要首先设计场面(场景)和人物形象、人物心理,再去写。

4章文体与体裁、第5章表达方式,应与第1部分、第3部分内容前后结合起来学习。

6表现手法、第7章修辞手法,如果同学们语文达到了较高水平,可以去认真阅读学习,否则建议暂时不要学,或者学习过程中不必深入研究,能学多少算多少。

8章句子、词语、标点与人称,是非常基础的内容,建议同学们学习掌握。

9章语言特色,采用了非常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述了古文语文特色。

3部分作文写作,对写作文的基本流程、方法、结合等进行了讲解,并结合作文例文进行了具体拆解分析。同学们如果实在不懂如何写作文,也可以先找高分作文来试着拆解分析,拆解分析多篇作文后,会发现同一类作文的内在模式和套路基本一样,依样画葫芦,你也按照这种模式和套路去写,进步一定非常快,总比无头苍蝇似的练写作文效果好。

二、作为一本经验总结的书籍来参考学习。主要是第一部分内容,很多都是经验总结。其中,第2章主要对语文老师和高三学生,第3章主要对语文老师有较大作用。

三、作为一本资料汇编的书籍来参考学习。主要是第4、第5部分。

这本书的局限性,在于知识讲解过多,而练习材料过少,对于高中生来讲,只讲知识而不做练习,可能很难真正理解讲解的知识。同时,书里的很多经验总结和常识梳理,可能字面上只有短短几百字或几句话,却可能是我们很长时间实践经验的浓缩总结,而学生未必能发现这其中的浓缩精华。为了解决这些局限性,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展书本内容,并制作成视频、音频资料进行讲解。不过,这应该至少要半年以上时间来准备。同学们先看这本书,后面再看听视频、音频也能很快进入情况、掌握知识。如果足够多学生有需求,我们将开设网课,作面对面讲解和答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