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变生产常识,缩短综合提前期

 工厂诊断沈老师 2023-08-28 发布于江苏

       综合提前期是指从客户下单到产品发货的的天数或时间。
      制造工厂缩短综合提前期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如果能在顾客的短期交货期内完成订单并交付,企业就能赢得市场份额,吸引更多的客户。为此,努力建立并持续改善一个敏捷灵活的生产系统,续改善综合提前期以实现短交期化将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
      但是很多中小制造业的经营者管理者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认为只要在顾客提供要求的交货期内提高生产率就好了这是非常浪费的因为如果竞争对手今天能更满意地实现的话,企业就会失去机会。
      综合提前期按时间序列分为三类:准备提前期生产提前期发运提前期
准备周期是指从接受订货到制造的第一工序开始的天数或时间。
生产提前期是指制造的第一工序从程序开始到成品检查完成的天数或时间
出货时间是从成品检查完成到实际出货的天数或时间
      设想一下,如果竞争对手的综合销售时间需要两周,而你的工厂从接单开始仅需几个小时就能完成出厂,这种压倒性的时间优势会有何等的影响力?丝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你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的法宝。

      缩短综合提前期不仅能大幅提高销售额、增加附加价值,同时也会带给客户极具震撼的满意感,增强了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和依赖。这样的竞争优势,将让其他企业无法轻易复制,从而确保了工厂自身的市场地位。
工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缩短生产综合提前期:
1. 流程优化: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找出瓶颈和不必要的环节,并进行优化。可以采用精益生产管理等方法,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 提前采购:提前预测和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及时性。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强沟通和协调,减少采购和交付时间。
3. 自动化技术: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减少人工操作和生产周期。自动化生产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减少生产时间。
4. 多能工培训:对员工进行多能工培训,使其能够胜任多个工序的操作。这样可以减少等待时间和交接时间,提高生产的连贯性和效率。
5. 信息技术支持: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生产计划和调度,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可以更好地调整生产资源和安排生产任务,以缩短生产综合提前期。
6. 合理安排订单:根据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合理安排订单的接受和生产计划。避免过度承诺和超负荷生产,以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7. 推行SMED快速换模,降低产品切换时间。
8. 生产线布局调整:例如将生产线设置成U形布局,将生产设备尽可能通用化、小型化、可移动化,形成敏捷灵活的生产线。

     有一家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空气吹出口的钣金工厂。生产流程激光切割 、去毛刺、 弯曲焊接、成品检查包装。这个行业的这个产品常规的交货期是1周到3周
      在精益生产专家一年的指导下,工厂在接受订货后9个小时就可以出厂了,也就是说实现了综合提前9个小时。改善要点主要
1. 优化工作流程
      在接受订单拿到客户要求后立即交给设计要求设计1小时内发出激光加工的指示以往对激光加工的支持需要2-3天
2. 调整生产线布局
      将生产线设置成U形布局,除必须的大型生产、检测设备外,将设备全部通用化、小型化、可移动化,形成了敏捷灵活的生产线,改善后生产线调整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 短为15分钟。同时,各相邻工序间采用滚动滑道进行产品即时移动,实现了“一个流”生产。
3. 采用SMED快速换模,将产品切换时间由改善前的2-3小时降为小于20分钟。
4. 作业人员进行多能工训练
      原本一个作业人员只能进行一个工序的作业,因此进行了多能工训练使激光切割工序之后的去毛刺弯曲焊接包装这些都能由一名作业人员进行,大幅减少了产品搬运合工序交接时间,结果10名作业人员在4小时内就能完成一个吹风口的产品,并宣布在接受订单后9小时就能发货。
     通过改善,工厂以这种压倒性的提前期不仅吸引了大量新客户,还使订单量在3个月内增长了30%。
      从精益生产管理的角度看,正是因为该公司明确了标准操作,并将工作流程和资源优化得合理有效,才能在提前期上与行业其他企业拉开了长足的差距。因此,对于中小制造工厂来说,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不能再沿用那些无效、低效且耗费人力和物力的工作方式,而是要及时引进并实施引进简单又适用于任何行业的附加值生产制,建立明确的工作标准和流程,不断改进和优化生产流程,以提高综合提前期的效率和准确性。
       现在,正是改变生产常识的时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