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刚 or 阴柔,谁说了算

 青核桃吧图书馆 2023-08-28 发布于北京

这是青核桃吧第64篇原创作品

近日,一封《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的提案和答复受到关注。该提案是在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2020年5月21日-5月27日)上以委员个人名义提出的提案(第4404号),受理单位之一是教育部。教育部于2020年12月28日就教育部涉及业务部分致答复函,该函于2021年1月28日在教育部网站“建议提案办理”专栏公开。

资料来源: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jiaoshisi/202101/t20210128_511584.html)

此后,引起各类媒体热议。新华微评与央视也做了回应。

1.阳刚 or 阴柔 是不是个问题?

“男孩不阳刚”“拯救男孩”的危机不是一个新话题,更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

早在40多年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就曾预言过世界发展的十大趋势,其中就包括性别的中性化。40年后的今天,青少年中性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青年文化现象。

2005年,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超级女声” 中,冠军李宇春凭借自身的中性魅力迅即在娱乐圈中将中性美打造成焦点,2006年的冠军尚雯婕再度以中性魅力为招牌。与此同时,“加油,好男儿”节目中参加者摆动着细腰,在PK 台上无往而不胜。

一方面是青少年中性美的潮流和趋势;另一方面是“男阳刚女温柔”的刻板印象,用“假小子”、“娘娘腔”这类标签化或排斥性色彩的言语形容那些不够传统外表淑女的女孩和不够传统外表粗犷的男孩。

其实,这类外在标签化的刻板要求会给一部分符合外在标准的青少年带来利好,也同时给另一部分不符合外在标准的青少年带来身心压力,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2.谁在焦虑这个问题?

针对青少年的中性化现象,学生、家长与学校、教育专家等几家欢乐几家愁,众说纷纭。

针对女孩中性化的现象,赞同者认为,女孩中性化是时代的进步,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女性自我意识提升,张扬个性,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定型的重要表现。反对者一方面认为,亭亭玉立、温文尔雅、善解人意,柔情似水依然是女孩不可或缺的品质。也有人认为女性中性化会走向性别的另一极端,断言出现校园女生暴力与女性中性化有关。也有专家对“女性中性化”表现出超然态度,认为女性中性化只是一股潮流,可能还构不成一个社会问题,到了一定阶段就自然消失了。中立者认为女孩在保持自身温柔、细心的本质的同时,向男性学习坚韧刚强冒险,取他之长,补己之短,未尝不可。

针对男孩的中性化,尤其是缺乏阳刚之气的中性化,有人发出“拯救男孩”的呼声。某高校六百多名男生对着天空振臂高呼,打出横幅“我是阳刚男孩!”“我要做男子汉!”,发誓签名要做阳刚男孩。为此,还专门根据专家意见明确了“阳刚男孩十大标准”——衣着整洁、体魄强健、举止稳重、坚强执著、宽容豁达、幽默风趣、乐观开朗、礼貌教养、有责任感、照顾弱小,以此来抵抗男性的女性化现象。这样几声“高呼”就真的能变成具有“阳刚之气”男孩吗?这“十大标准”只是“阳刚之气”男孩应有的品质吗?

青少年的中性化曾一度引起了家长的恐慌,并采取相应的“矫治”措施,比如将男孩送入“男子汉训练营”;让女孩参加“淑女学堂”活动等。这些所谓的措施,到底有多大效果呢?是“对症下药”呢,还是“庸人自扰”?有的专家认为,中性化是青少年人格发展中的一种性别错位认识,会导致社会性别结构的不平衡,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因此呼吁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将性别教育纳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不同性别的人应该与社会关于性别的“原型要求”相适应,这样的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有利的。

其实,从家长到学校到社会,都在焦虑这样的外在标签,如同焦虑电视、手机给孩子们带来不良影响一样。

3.焦虑背后的真问题是什么?

我在另一篇文《我们的孩子其实不是我们的孩子》里写过:

因为我们的孩子是社会的孩子;他们脱离不了社会的生存方式,脱离不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电视、手机都是他们了解社会的窗口,是他们适应社会生存的工具。当我们在跟孩子抢手机的时候,我们不是在抢手机,而是在跟社会抢孩子。一个母亲怒发冲冠地半夜狮吼,一定抵不过技术变迁带来的社会交往和娱乐方式的诱惑。我们想让孩子不手机的奴役,但我们在抢走孩子手机的同时,我们恰恰做了手机的奴役。被抢手机的孩子也可能会有撕裂感,一方是网络上各种好玩的,还有朋友的呼唤;另一方是家长的监管与控制。这种撕裂感带来的痛苦是隐匿的。

因势教育是每个时代的教育课题,不仅是学校,更是家庭。万变不离其宗。电视和手机是工具,是无法抗拒的工具,我们不是抵制,而是利用。

可以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和潮流,我们曾在上世纪80年代给留长卷发和穿喇叭裤的男性青少年贴上了“混混”的标签,但丝毫没有阻止它成为后来满大街的所谓“正常”的生活方式;如今,我们在担心手机对孩子带来不良影响的同时,我们又在利用手机传播知识,也包括各类教育资源。

其实,生活方式的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健康水平等等各方面的影响。谁也阻挡不了时代的变迁。关键是,我们在时代变迁的浪潮中如何保持自省、自我察觉以及与社会的链接。

4. 我们应该焦虑什么?

当我们看到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的时候,我们会担心这种做法会在青少年中蔓延,被他们模仿,被他们认同;当我们看到暴力事件或恶性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焦虑这会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当我们看到不良言论散播的时候,我们焦虑青少年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家国情怀……

自古以来,人类上一代对下一代的焦虑都是存在的,而且也将一直存在下去。但是,我们到底应该焦虑什么?

作为个体的青少年,他们的成长是自我的认知、社会的认知和对世界乃至宇宙的认知。而这样的认知过程,不是直线单一的,而是曲折复杂的。在这样的复杂过程中,人人都需要辨识真假,辨识自我的能力范围,辨识自我的真实需求与伪需求,辨识科学与伪科学,辨识社会行为的边界等等,这一切都需要良好的判断力。

我们真正焦虑的是:青少年面对这些新兴的社会现象或事件、或物质的、或文化的,自我是如何判断的?在某个时段该如何选择?其边界在哪里?他们是否能做出自己的、清醒的、有责任的、有边界的判断?

回到“青少年女性化”趋势本身,有些是“天生”的外在表现,有些是盲目随从,有些是刻意迎合,其对青少年内心的影响都是不同的。我们与其试图将青少年与这些现象隔离,不如去撕掉标签,带着青少年一起辨识各类信息,从而增强其对自己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为其人格的成长提供空间。

(资料来源:知乎@人间小画家99,如有侵权将秒删)


(全文完)

     欢迎点、点在看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qinghetaoba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