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彪一生(21)高举抗日大旗东征山西

 lixj1028 2023-08-28 发布于新疆

作者:舒云

1936年1月28日,红一军团在临镇举行东征誓师大会。这时的红一军团,已经恢复了三个师的编制,1师师长陈赓,政治委员杨成武;2师师长刘亚楼,政治委员萧华;4师师长陈光,政治委员彭雪枫。

2月,毛泽东在延长县古峪村,召集团以上干部作进一步动员,讲东征的形势与任务,明确了东征的任务:一是到外线打击阎锡山,并调动他在陕北的四个旅,藉以粉碎敌人对陕甘边区新的“围剿”;二是配合北平“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和全国反内战高潮;三是壮大自己的力量,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绩的实现。

毛泽东说:这在政治上、战略上、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上都很重要,一定要打好这一仗,完成好这次任务。

2月13日,林彪与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等第三次前往黄河渡口察看地形。

2月中旬,红一军团第2师抵黄河西岸陕西绥德县沟口。为了保密,所有的集结和开进地域都封锁消息,紧张临战训练和渡河准备也都在夜间进行。为保红5团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团长张振山从全团选拔24名优秀干部、战士组成渡河突击队,师长刘亚楼提议曾国华担任突击队队长。突击队有四个组,队员年龄最大的20多岁,最小的才15岁,都是长征过来的共产党员。

2月18日,毛泽东、彭德怀在袁家沟下达东征作战命令。并具体部署红一、十五军团在2月21日晚8时开始,在黄河西岸满口、河口附近同时秘密渡河,消灭东岸之敌,占领吕梁山脉各县,在东岸造成临时的作战根据地。

2月20日,在张振山团长率领下,突击队打扮成陕北农民的模样,头扎白巾,身穿蓝短衣,背着粪筐,扛着锄头,躬着腰,拉开距离,向黄河边沿进发。

曾国华走进黄河畔一座好像是看麦场的小土房里,看见一个穿土布棉袄的人背着身子,手里拿着望远镜,正伏在枪洞口观察对岸,原来是林彪军团长。

林彪说:“你来了?你是突击队长曾国华同志吗?”

“是!”

“好,快进来坐下吧。”说着林彪便坐在一层干草上。

曾国华也随着坐下,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暗想:任务多急,连军团长都亲自到最前线来了,可得加把劲啊!他不知道,林彪已经是第四次来黄河侦察了。

林彪说:“突破口就选择在这里。这里距三交镇有20多里路。”黄河对岸,顺躺着一座百来米高的山岗,山腰和山北脚下各有一个碉堡,山南脚下的村子也有一个。三个碉堡一字排列,相互距离一里左右,是封锁渡口的主要火力点。

林彪指着对岸的地势,详细讲着敌情及作战对策。山腰上那个碉堡,是敌人两个守河部队的接合部,也是兵力最薄弱的地方,突击队要先占领它。那一段河边有块40多米宽的冰排,船容易靠近,岸上也比较平坦,别处有暗礁,河坎又陡,部队很难街上去。必须先攻下山腰那个碉堡,然后再迅速分头攻占其他两个,撕开两个缺口,从那里继续向南北两端发展,使主力部队安全地渡过河去。

林彪讲得一清二楚,转身问:“听懂了没有?如果没懂,我再交代一遍。”

曾国华大声说:“听懂了!”

“听懂了,那么,你讲一讲吧。”林彪静听曾国华复述,然后点点头说:“你完全理解了,好吧,回去准备一下!”

天黑了,既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突击队踩着山路上的雪,一个紧跟着一个,静静地向河边走去。

林彪披着大衣,站在岸边,轻声说:“你们来了,准备好了?”他挨个检查每个战士携带的武器,摸摸装束紧不紧,会不会有响声。

然后林彪走向沟口,检查船只,问水手:“船能坐多少人?漏不漏水?”

对岸不时射来手电筒的光亮,像萤火虫一闪一灭。看来敌人是有戒备的。可是河面宽,凭手电筒怎么能照得清呢?突击队分别乘上两只船,林彪和他们一一握手,嘱咐说:“同志们,坚决完成任务,祝你们胜利!”

接着便发出命令:“开船!”顿时篙浆一齐动作,木船迅速驶进黄河。

木船离岸很远了,林彪依然站立在河边注视着'。

突然一阵猛烈的枪声,偷渡变成了强渡,木船加快了速度,很快靠上对岸。突击队顺利占领对岸渡口,随后林彪、聂荣臻率大部队也渡过黄河。

原来调查的进军路线是一条大路,老乡也不知道还有一条近路。苏静发现了一条小路,立即报告林彪、聂荣臻、左权。林彪当即决定抄小路接近敌人,提前几小时到达,突然发起进攻,歼灭敌晋军一个团,首战告捷。

与聂荣臻建议向晋东南进军

红一军团先后占领霍县、赵城、洪洞、临汾、曲沃等,切断了同蒲路的交通,并四处张贴红军布告,宣传北上抗日的主张,署名毛泽东、林彪、聂荣臻、徐海东。

在霍县城外,红一军团军团部驻在一所大军阀的宅院里。这个高大宅院目标十分明显,敌机来轰炸,林彪、聂荣臻等刚离开大宅院,他们住的房子的就被炸掉了,晚出来一步就全“光荣”了。

汾河流域是山西有名的富庶地区,打土豪,等到了不少款,还扩充了5000余山西新兵。这里距离北平、天津较近,红军搜集了不少平津过来的抗日救亡报刊。

2月28日,毛泽东与彭德怀电徐海东、程子华并告林彪、聂荣臻,通报了红一军团在关上村作战胜利的情况,指示红一、十五军团由林彪、聂荣臻统一指挥。

阎锡山企图把红军“关”在山西境内,抢夺了所有黄河西岸的渡口。

同时请求蒋介石派中央军增援山西,共同“剿灭”红军。

3月8日,中央政治局在交口县大麦郊召开会议,分析了红军东渡黄河后的政治、军事形势,调整了部署。

3月10日,红一方面军集中主力在吕梁山大麦郊、郭家掌、关上村、水头镇等地,击退国民党晋绥军四个纵队的第一次反击。其中在孝义、兑九峪地区,击溃阎锡山部第2、3纵队14个团的反扑。

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毛泽东、彭德怀要求林彪留在晋西南,确保黄河渡口,伺机向东、向南发展。

3月27日,林彪、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徳怀,建议抗日先锋军今后应向晋东南行动,因晋东南回旋区域广阔,人口甚密,扩大红军条件较好。在晋南行动时,应先佯作欲北进与十五军团会合之势,尔后则突同蒲路,向晋东南前进,准备在晋东南利用尽可能长久之回旋。

3月30日,林彪、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封锁黄河为敌整个战略计划中重要之一部,我军此去系经数百里之白区行军,向河边前进,沿河守备之敌必能事先发现且必准备固守,我难以袭取之,效(如)若行强攻,其结果过去已有教训。”建议“先锋军主力目前仍在同蒲路工作(还有数日又可扩红数千),以一部进取襄陵,佯攻蒲县,待南北之敌相距只数十里时再行东进”,向晋东南发展。“晋东南地区广大,人口稠密,便于作战回旋,扩红希望极大,是我消减敌人、扩大红军、建立游击队、削弱阎(锡山)敌最好之地区。

如我军待结束夺取黄河堡垒(线)的行动结束以后,始向晋东南前进,不但行程太远,且我由西转向东进,敌必能识破企图,而预先防堵,以其堡垒阻我(那时堡垒线已相当完成),同时可利用铁路运兵增防,……届时若我经临汾以西太原以北,转向东或东南或东北前进,不仅弯路太多,且在受敌侧击地位,所过之处又皆人口稀少之处,部队又难停驻,扩大与巩固部队均受妨碍”。

3月30日20时,林彪再电毛泽东、彭德怀,列举晋西南的各种不利因素,再次强调晋东南地区是“消灭敌人,扩大红军,建立游击队,削弱敌最好之地区”。而在晋西南,不仅不能夺取和堂固黄河堡垒,反而会引起敌人对黄河沿线严密的封锁,而且会造成下一步行动的困难。

3月31日,毛泽东、彭德怀覆电,同意林彪、聂臻3月30日的意见。林彪与聂荣臻两次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我们估计夺取与巩固黄河堡垒线无把握,并有引起敌人今后对黄河之封锁更加严密之可能,且此种行动将造成对第二步不利之环境,故建议不西进,而佯作向西而实向东之处置,你们意见如何,望再指示。”并建议“彭、毛两同志及方面军机关移至陕北苏区,与中共中央诸同志在一处工作为好”。

4月1日,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红一方面军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以红一军团和红81师(师长贺晋年)组成第一路军(即右路军),林彪任军团长,率右路军分别在洪洞、赵城间,襄陵、临汾间和石上村,继续集中训练及发动群众,扩大红军,组织发展游击队。

4月2日,林彪与聂臻接毛泽东、彭德怀电:“基本上不改变你们出晋东南方针,取得上述胜利后,你们仍出晋东南,你们现有大批新兵,打仗又可增扩新兵,这样,无论从哪方面说,在现地区作战,都是最正确的方针。”

“目前阶段战略基本方针,是在山西作战与赤化,不但包括晋东南,还包括晋西南、晋西与晋东北。不管晋之三区怎样人民经济条件较差,亦不能看轻其重要性。”

“山西的经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山西,即不能设想同日帝进行大规模作战。”

4月3日,林彪与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驻西北敌情已变化,第1、2、3纵队均已东调,西南敌情空虚。…我们意见拟明日移至汾河西岸,进入山地内蒲县东南,择地集中训练并准备打仗,待相当达到目的后,而于同蒲封锁线未完成前再穿过铁路东,在晋东南广大地域内活动,如何,盼立覆。”

毛泽东、彭德怀致周恩来并告林彪、聂荣臻等:“因敌情变动,覆令一军团暂不去晋东南,明日开始转人蒲县地区集中训练,准备作战,尔后一时期内,由一军团与我们共同担任这一区域之赤化与破壤封锁线。”

4月8日,毛泽东、彭德怀覆电林彪、聂荣臻:“你们不是迅速离开晋西南的问题,而是尽可能长久地在晋西南工作,直至敌情不许可继续留在此区域时,然后离开此区域,转至另一区域。”

“目前准备转入乡宁地域,第二步转至蒲县、大宁、永和地区。”同时指出:在晋西南的任务是“打仗及收缴枪支,武装新兵,训练新兵,…发动民众造成游击区域,创造新的游击区域”和“继续扩红”等。

林彪与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我们对于党目前整个政治形势的分析,是没有丝毫怀疑,对于军委所规定之战略方针我们也完全同意的。”

“我们对于建议方面军过(汾)河指挥之出发(点),简单原因是想着当时,我们指(前)出晋东南,而十五军团又在西北,你们仅率兵一团,在尚未成苏区之形势,难免过于流动,而有碍指挥我们向西行动,而对敌情的判断,将使我们出东北之举,似校先出晋东南之意,亦不是我军仅限的方针。”

“目前阶段战略基本方针,是在山西作战与赤化,不但包括晋东南,还包括晋西南、晋西与晋东北。不管晋之三区怎样人民经济条件较差,亦不能看轻其重要性。”“山西的经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山西,即不能设想同日帝进行大规模作战。”

4月3日,林彪与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驻西北敌情已变化,第1、2、3纵队均已东调,西南敌情空虚。…我们意见拟明日移至汾河西岸,进入山地内蒲县东南,择地集中训练并准备打仗,待相当达到目的后,而于同蒲封锁线未完成前再穿过铁路东,在晋东南广大地域内活动,如何,盼立覆。”

毛泽东、彭德怀致周恩来并告林彪、聂荣臻等:“因敌情变动,覆令一军团暂不去晋东南,明日开始转人蒲县地区集中训练,准备作战,尔后一时期内,由一军团与我们共同担任这一区域之赤化与破壤封锁线。”

4月8日,毛泽东、彭德怀覆电林彪、聂荣臻:“你们不是迅速离开晋西南的问题,而是尽可能长久地在晋西南工作,直至敌情不许可继续留在此区域时,然后离开此区域,转至另一区域。”

“目前准备转入乡宁地域,第二步转至蒲县、大宁、永和地区。”

同时指出:在晋西南的任务是“打仗及收缴枪支,武装新兵,训练新兵,…发动民众造成游击区域,创造新的游击区域”和“继续扩红”等。

林彪与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我们对于党目前整个政治形势的分析,是没有丝毫怀疑,对于军委所规定之战略方针我们也完全同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