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真正的家学?(天涯神帖8000字雄文珍藏)

 新用户25016145 2023-08-28 发布于江苏

什么是真正的家学?

为什么你总是被欺负?因为你不懂人性,过分善良就是一种纵容;

为什么你总是被欺骗?因为你不懂人性,交浅言深是大忌。

为什么你总是被利用?因为你不懂人性,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为什么你总是成为棋子和炮灰?因为你不懂人性,这个社会有两套规则,一套是显性的,一套是隐性的。

直面人性,才能认清真相;

直面人性,才能合作共赢;

直面人性,才能成为强者;

直面人性,才能改变命运

什么是真正的家学?我会分五个方面,跟大家深度展开来讲一讲家学这个话题:

一、家学的历史来源

二、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是家族的兴旺

三、为什么有些条件好的家庭没有家学?

四、什么是真正的家学?

五、没有家学,该如何提升自己?

一、家学的历史来源

谈到“家学”,我们对这个词可能并不陌生。实际上家学的概念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有的概念。

所谓家学,我的理解,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存技巧、为人处世经验、价值观的总结和传承。这种学问是不足外人道的,由父母传给子女,再由子女传给子女的子女。

比如说大家比较熟悉的《史记》,我们一谈到《史记》都知道司马迁,中学的时候就学过他的文章。

实际上《史记》这部著作是由司马谈与司马迁父子两代人完成的,司马迁也受到了父亲家学的影响。

还有二十四史中的第二部《汉书》,是由班固的父亲班彪首先写了几十篇,然后他的儿子班固接着写,班固没有写完,又由他的妹妹班昭接着写。

所以,《汉书》实际上经过了班彪、班固、班昭三个人的手才最后完成,这也是一种家学的传承和影响。

我们古代有一种东西叫做家训,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是古代的儿童教育启蒙书,这本书当中就有不少家规家训,比如说大家比较熟悉的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等等。

还有《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颜之推留给后世子孙的一本家训。

颜之推是谁呢?颜之推是颜回的后人,颜回大家都知道,是孔子的大弟子,论语中有一句话,叫做一肇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志,说的就是颜回.

再比如说,我们农村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小时候我跟我父亲去走亲戚,我父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每走到一个地方,他看看人家门上贴的对联写的是什么,他就知道这户人家姓什么。

对联就是这个姓氏传下来的家训,这个就叫做家学,就是一个家族怎么生存,怎么修身,怎么治家,怎么做学问这整个一套的方法、价值观的传承。

二、人最大的成功是家族的持续兴旺

以下约6500字深度分析:

通过这么多年的观察,我有一个观点,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是带动家族的兴旺。

什么意思呢?

你一个人的成功不叫成功,比如你做学问做得很好,成为了著名学者教授;你做生意做得很好,你做成了一个大的企业、上市公司;你当官当得很大,有很大的权力和影响力,这些不是终极的成功。

终极的成功是让自己的子孙后代,通过家学的传承,能够把家庭的辉煌延续下去。

我说说体制内的例子,有的领导他年轻的时候非常拼,从一个普通家庭出身,努力奋斗,当到了某单位的班子成员。

但是他的儿子由于疏于管教,读书不怎么样,上了个大专,也不去升本科。读了大专出来不好找工作,就在家啃老。

啃老一年多,刚好别的政府单位要招临时工,他就把他儿子弄进去当临时工,好歹有了一份看起来体面的工作。

那个时候临时工一个月才两千多块钱,他看着单位其他的同龄的孩子都是考进来的,工资是他儿子的三四倍,他也特别想让自己的孩子去考,但是一个是他儿子学历低,另一个是他也学不进去,考乡镇都考不上,就一直这么蹉跎度日。

说起这个领导,当年他可是非常拼的一个人,他普通家庭出生,没什么背景,八十年代初的大学生,一步一步靠自己的能力上去的。

但是可以这么说,家庭到他这一代就算是辉煌的顶点了,他儿子看起来毫无进取心的样子,在单位当临时工口碑风评也很差。

你说你不会读书吧,其实也没关系,并不是说只有读书一条路,你去做生意也行,但是你没有进取心,不想做事,干什么都懒懒散散,就很难办。

我经常说,一个人的进取心、毅力、不服输的到头,这种东西是没办法教的。

每次这位领导谈起自己的孩子都是唉声叹气,别的班子成员在谈论自己小孩工作多好多好、读书多好多好的时候,他也就知趣地走开,显得非常的落寞,甚至有点悲哀的感觉。

所以几乎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到了中年以后,你的精神面貌怎么样,跟你的小孩有很大关系。

你的孩子他可以不会读书,但最起码别惹事,能顺利长大,能踏踏实实工作,父母就会少操心一些

还有一个领导的小孩,从小太溺爱了,属于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读小学的时候,他小孩学习成绩还可以,中考的时候差了几分,后来找关系进一个全市最好的中学。

读初一初二的时候,他的孩子整天沉迷于修仙小说,然后读不下去了,读不下去怎么办呢?那就先休学吧。

休学了一年,再去读,还是读不下去,不能让他再退学吧,孩子才初二,九年义务教育都还没完成,只能让他转到一所差一点的学校继续读。

这一两年折腾下来,那位领导的头发都白了不少,整个人都憔悴了,家里就一根独苗啊,都是手上的宝贝。

一个家庭要想持续兴旺,小孩一定要争气,最起码不要成为家庭的拖累。

个人的成功并不是真正的成功,让整个家族持续兴旺下去,才是真正的大成功。

实际上不管是商业圈还是娱乐圈,不少人都在忙着自己的成功,但是小孩养废了。

比如说成龙的小孩,张国立的小孩,大家搜一搜都知道。

当然这里说的成功并不是只有一个标准,不是说你是当官的,你的小孩一定要当比你更大的官,你是国际巨星,你的小孩也得是国际巨星。

每个人他可以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事业,能够在一个领域持续地深钻下去,做出一定的成绩。最低要求,不要惹事,不要违法犯罪。

三、为什么有些条件好的家庭没有家学?

谈到家学,我们通常会认为,家学就是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才有。

比如家里是经商的、当官、做学术的,这样的家庭才有家学。

实际上有些条件好的家庭,比如父母年入千万,父母当到了处级、厅级干部,父母是学者、教授,也没有深厚的家学,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主要有这么几点原因:

第一,有的人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只是踩中了时代的风口,享受了时代的红利而已。

有的人为什么能够成功,他自己也是稀里糊涂的。你要是问他,你当时为什么做生意赚大钱了啊?你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处级干部?你有什么经验,你有什么心得?

他可能一时半会还说不出来什么,或者他能够说出来的,就是一些朴素的真理,比如做人要勤奋,工作要踏实,做事要靠谱.....

不可否认,在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时期,你只需要运气稍微好一点点就行了,只需要你抓住了时代的风口,提前占好位置就行了。

我拿自媒体来举个例子吧,比如早年做公众号,公众号刚刚兴起的时候,每个人手机里关注的号没有几个,加起来可能不到二十个。

所以那个时候你随便写点什么,就很容易火,即使你没什么文笔、没什么深刻的思想,只要入局早,随便写写,也能做一个几万粉丝的号。

但是你要问他有什么秘诀?有什么心得?他可能很难总结出什么道道来。

混职场也是这样的,早些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少,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你只要读了大学出来,分到一个单位,只要不是太笨,平台也不是很低的话,慢慢熬,当个中层干部,迟早会轮到你,运气好一点,还能做到班子成员。

有的人为什么能做到班子成员呢?有一位领导,三十四五岁的时候就是副厅级干部,他当时私下里跟我们分享人生经验的时候说,我那个时候为什么能上呢?就是因为单位班子年龄断层了。

当时提倡干部年轻化,单位本科学历、科班出身、做人做事又比较靠谱的,没几个人,所以我就上去了。

但是如果非要让他说出有什么从政心得,他也说不出来。他说没什么,我就是干活比较拼,然后又年轻,又是科班出身,稀里糊涂就让我上了。

在特殊的年代,有的人其实他之所以能成功,只是踩中了时代的风口,享受了时代的红利而已,加上一点点自身的努力和运气,就走上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

这让我想起来长者的一句话:一个人的发展,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第二,有些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和保护。

有的父母确实有家学,但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走自己的老路。

比如说经商的家庭,父母那一辈可能做的是传纺行业,传统行业要挣钱,那是非常辛苦的,每一分钱都是从牙缝中省出、拼出来的。

一路走来,靠劳动力优势,靠勤劳致富,父母觉得干这一行实在太辛苦。

自己的子女长大了,他也不希望子女继承家业,于是早早派他出国留学,所以怎么做传统行业的生意,他的小孩根本没学到。

比如说王健林,王健林是做文化旅游、商业房地产出身,他曾经说过一句特别有名的话,叫做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他们那个年代,敢下海创业,瞄准的又是方兴未艾的地产行业,胆子大、敢干、遇到风口,加上一点点运气,就做成了。

但是我想王健林是不想让王思聪接班的,如果想让王思聪接班,他不会早早送他去留学,读的还是跟商业没什么太大关系的哲学专业。

如果想在中国做房地产行业,就在国内读书,在国内摸爬滚打,把国内这一套做生意的套路搞清楚就行了,如果你要搞互联网,那你可以去出国留学。

王思聪是很小就出去留学,小学是在新加坡读的,中学在英国读的,大学学的是跟做生意不怎么沾边的哲学专业。

回来以后他做的事情跟房地产也没什么关系,都是什么电竞、网络数码这一块的事情,他现在在万达也不担任任何职务,以前还担任万达的董事,但是不负责任何事务,现在是连董事都辞I.

你说王健林有什么家学传给他吗?我估计没有,不能说没有吧,应该说很少很少,陪他的时间都很少,两个人的个性和为人处世的风格也完全不一样。

王健林是比较低调、稳重的处世风格,王思聪是那种看谁不爽就要怼的性格,很难看出家学的传承。

有些家庭虽然条件好,他出于不想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还有的是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和溺爱,也是没有家学传承的。

就像刚才讲的成龙、张国立的小孩,都出过事,如果非说他们有什么传承,那就是基因的传承,基因那是遗传学的范畴,谈不上什么家学。

四、什么是真正的家学?

有人认为,所谓家学,不就是让小孩读一读《弟子规》,学一学《论语》,读一读《曾国藩家书》,读一读我前面讲的《颜氏家训》。

其实不是的,这些都是写在书里的东西,你的小孩可以读,别人家的小孩也可以读。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家学呢,我说两个重要的概念:

第一,家学是秘而不宣的独特的、个性的学问。

家学是秘而不宣的,秘而不宣是什么意思?就是家学是关起门来讲的,不会公开去讲,甚至古代的时候叫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而且家学是独特的,个性的学问,比如炸油条的有炸油条的家学。

炸油条的时候油温该是多少?和面的时候要放点什么?醒面的时候该醒多长时间?油条要怎么炸?炸多久才最酥脆,最好吃?

这个油条店要开在什么地方生意最好?客人来了怎么维护关系?怎么打招呼?这都是学问,你别以为随随便便开一家店就能赚钱。

这些东西别人也不会随随便便告诉你,这是吃饭的家伙,是独门秘籍,家学是秘而不宣的、独特的个性的学问。

第二,对于家学来说,身教比言传更有效果。

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叫做言传甚于身教

真正会做生意的家庭,客人来了,不管这单生意能不能做成,一定是笑脸相迎,笑脸相送。

比如说,你开一家茶叶店,客人来了,先不着急推销,先泡上一壶茶,让客人先品一品,喝上三五杯,在喝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客人的需求。

客人来买茶叶,是自己喝,还是送人?自己喝的话,品质要好一些,但是包装可以随意,那么要推荐一些性价比高的茶叶,不一定很贵,但一定好喝。

如果是送人,那品质不能太差,而且要看送的对象是谁,包装一定要好,用精致的木头盒子装好,外面再用漂亮的袋子包装一下,显得很高档。

顾客临走,可以加一下微信,送一些零散包装的茶叶给客户尝一尝,红茶、普洱、白茶、铁观音,客户喜欢喝什么,下次他肯定就找你。

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人如果长期看着父母这样做生意,父母即使不教,他耳濡目染,也能学到不少东西,这就是身教的作用。

五、没有家学怎么办?

有的人说,博主,那些有家学的人,早开悟比我们要开窍得早,那我们没有家学的人怎么办呢?是不是就只能甘于落后,赶不上他们,我们只能躺平认命算了?

我认为不是这样,我前面也讲了,现在这个社会,真正有完整、系统家学传承的家庭,是非常少的。

我们中国社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过文化的断裂,这个我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读一读历史都应该明白。

即使有的家庭条件非常好,也要看孩子的性格和悟性,社会发展变化速度特别快,以前的陈旧的知识和观念,未必适合现在的这个社会。

一个人保持终生学习的心态非常重要,没有家学怎么办呢?我给大家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尽量跟原生家庭切割

如果你的父母非常厉害,在某个方面做出了成绩,你当然可以继承家学的传承,向他们学习。

但是如果你的父母自己就混得一塌糊涂,他们还要对你指手画脚,你就不要事事都听父母的。

因为他们一辈子的实践,已经证明了他们不行你就要尽量跟原生家庭切割。

这个切割不是说你就不用孝敬他们了,孝顺是应该的,我的策略是,多寄钱,一年多回去看他们几次。

但是最好不要住在一块,也不要听取他们对你人生的任何建议。他们跟你说什么,你都说好好好,您说的对。

但是你该怎么做自己拿主意,你的人生中的重大决定,比如读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要不要读研究生、选择什么样的工作、选择什么样的另一半、要不要创业,你都自己独自拿主意。

2.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

去年我去一个单位讲课,注意到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细节。

受某单位一把手的邀请,我给他们讲公文写作。

去了以后,单位一把手安排办公室主任在门口迎接,预留好了专用的车位,然后把我带上楼,刚出电梯,一把手就在电梯口等着迎接我。

中午在他们单位食堂吃饭,当然都是用工作餐当时因为还有疫情,我们吃饭是在一个小包厢里,一把手以及一个副职一起陪我吃

吃完了以后,一把手眼疾手快,立马把我的餐盒端起来要帮我倒掉,他自己的餐盒还放在桌子上,副职看到了,就主动帮这个一把手把餐盒端起来拿去倒。

把手觉得这也不合适啊,虽然我是一把手,他是二把手,但是让他帮我端餐盒,这显得太官僚主义了,所以他又一并端起我的以及二把手的餐盒,一起拿去倒。

也就是说形成了一个错位,一把手帮我倒餐盒二把手帮一把手倒餐盒,一把手还一并帮二把手倒餐盒,说得有点像绕口令,大家应该能看懂,

从这里面可以看出来什么呢?身居高位的人,都非常懂得换位思考,都很有服务意识。

我们很多年轻人,一谈到服务,好像觉得很丢人,给一把手倒个茶、搬个椅子、拎个包,觉得好像玷污了自己高贵的人格。

但实际上,人家做到厅级干部了,服务意识还是那么强,时刻注意察言观色,我刚吃完,嘴还没擦,人家已经把我的餐盒端走了,我想自己倒都来不及。

能身居高位的人,真的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人家能放得下架子,我的级别比他低,但我跟他一起相处,时时处处能够感受到礼貌、客气、周到的那种感觉。

我们没有家学没关系,我经常讲一个词,叫见贤思齐。看到人家做得好的地方,看到比我们优秀的人,我们不要轻易去否定别人,不要轻易去鄙视别人,保持一股学习的劲头。

有的人既有很大的缺点,但他也有很大的优点缺点的部分,我们引以为戒,叫见不贤而内省。

看到不好的地方,我们自我反省,我有没有跟他一样的毛病?看他人家好的地方,我们见贤思齐,拼命学过来。

尤其是现在有互联网,有很多的优质课程都是可以学习的,当然前提是你必须学会甄别。

学会甄别的这个过程也要掉坑,也会花一些冤枉钱,但是这都是成长过程中必要的试错。

允许试错,是通往成功路上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

很多人为什么会身处底层?一方面是自身的条件不允许他试错;另一方面他自己也形成了一种确定性思维,一件事情必须是确定的,确保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百能做成,他才会去做。

但是我认为,所谓的机会,有50%,甚至有的时候只有10%的成功概率的时候,你就要去把握。

我之前讲过一节课:面对机会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把握? 现实中,非常地遗憾,很多人看不懂什么是机会,机会来了也没准备好,准备好了也抓不住,这是很糟糕的。

3.保持开放的心态

前段时间,有读者朋友问博主,我该不该去考一个在职研究生?要不要去读一个博士?

我说,你们应该都是没有认真听我课的,如果听过我的课,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工作了以后,除了少数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如果你还整天想着靠学历获得提拔晋升,那说明学生思维很严重,你连职场规律的门都还没摸到。

我说完这句话以后,有一个人就回复说: 忽悠接着忽悠,如果学历不重要,那我们干嘛还要每天学习?如果都像你们一样,整天琢磨怎么搞人际关系,那每个人都去当领导好了,具体事情谁来干? 这个社会怎么进步?

原话我已经记不太清了,他大概的意思是这样吧,我当天心情还比较好,就逐条对他进行了反驳。

我说:

第一,学习不等于读一个学历,我强烈主张我们每个人都要终生学习,但是不等于我们要一味地把学历当作人生最重要的指标,学习跟学历是两码事。

第二,我没有完全否认学历的重要性,我说如果你是在事业单位,为了评职称的需要,或者你在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确实需要学历给你背书,那你就去读吧,读完对你是有帮助就行。

但是如果你当个公务员,你认为读了个在职研究生,组织就会优先考虑提拔你,那你就错了,学历在提拔中的作用连前五的重要性都排不上。

第三,他说我们完全在搞人际关系,这也是不对的。我们教的东西,其实是职场规律。当然我们具体业务上会讲得比较少,我以前也说过原因是什么。

第一个原因是业务的东西五花八门,不好教,我能什么都懂吗?卫生健康、旅游文化、招商引资、公安刑侦、税务稽查、法院案件审理,我能都会吗?具体的业务我们讲不了,术业有专攻。

第二个原因,如果一个人做业务都需要别人开课来教,那这个人基本也没啥前途了。业务的东西,自己在职场跟着学几年应该都会。

而且我们讲课,每个老师首先都是强调要把工作干好,从来没有说过工作不重要。这个我就不展开来说了。

我想通过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 就是这个在公屏区质疑我们的人,他显然是不了解我们的,他也没听过我跟水姐或者任何其他老师的课。

但是当他听到我说学历在提拔的时候不重要这个观点的时候,他就觉得非常反感,因为这跟他一直以来坚持的信念,跟他脑子里的思维是不符合的,是相冲突的。

我们的大脑天然地喜欢接收跟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型相契合的观点,我们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现在有一句话,叫做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其实我们作为父母的话,我们也是自己家庭传承的第一责任人。

我反对鸡娃,但是我鼓励给孩子正确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你的一言一行,你现在以及未来是什么样子,你的孩子就会是什么样子,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