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扬优良家风,传承中华美德

 彭允好 2021-03-22

中国人最看重家风。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瓜瓞绵延的精神基因。

家风又称门风,是家族先贤给后代树立的道德准则、行为作风和价值观念。家风世代传承,体现家庭、家族成员独具风韵、特质的精神风貌、思维模式、生活习惯、信仰图腾及处世态度。

古人云“天下之本在家”。家风是一个人思想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起点。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风是世风的基石,家风正才能民风正,民风正才能世风正。

西晋文学家潘岳曾写过一首《家风诗》:“绾发绾发,发亦鬓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

诗词大意是:早起认真梳好头发,盘好发髻,虔诚敬重神祇,谨小慎微,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爱护身体,莫使父母忧心。鹤在山上鸣叫,鹤的孩子也会跟随鸣叫。家族美德要薪火传承,庭训教诲要铭记于心。家风一旦成为规范,就要发扬光大。我一定要一日三省吾身,深刻反省检点自己,岂敢荒废?

这是中国最早以家风为题的诗,诗人通过自述家族风尚,展示优良家风对自己的影响,强调树立良好家风的重要性。

《颜氏家训》云:“笃学修行不坠门风。

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极具渗透力和感染力的文化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位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道德品格,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健康,品德修养。

梅兰芳之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说,“忠孝节义”的梅派家风对自己影响至深:“我们兄弟都是受儒家教育,传统文化中有'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就是说做人要诚实,对父母要孝敬,对师长要尊敬,对社会要有爱,对国家要忠心。”

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家族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古话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以道德作为传承的家族,可以传承十代,以耕读作为传承的家族要次一些,以诗书作为传承的家族又要次些,而以富贵作为传承的家族,富贵不过三代。

古代历史上尊荣显赫的名门,蝉冕交映的望族,英才辈出的著姓,都有其家风家训,以劝导、规范、指引子孙端正身心、笃行道德、励志图强。

家风的形成往往以家族中德高望重、备受仰望的先贤为起点,以其懿行嘉言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后世子孙恪守祖训,代代传承,长期培育、发展形成的文化和道德氛围。

每个家族的家风都各有其特点。文圣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创立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学说。《孔子家语》是孔子的家训教科书,也是孔氏家风形成的思想基础,由此形成了“礼乐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孔氏家风。

武圣人关公,是忠义精神的代表,正气正义的文化象征。关公曾对其子关平留下“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十二字的关帝圣训,成为关公后裔笃行“忠孝节义,正直善良”优良家风的根源。

弘农杨氏人才辈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以“四知”而著称的“关西孔子杨震杨伯起。杨震赴东莱太守任上,昌邑令王密前往拜见,要送十斤黄金给杨震说:如今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回答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惭愧的走了。杨震为官清廉,子孙们受其言传身教,皆博学而清廉,“四知”为荣,留下“清白传家”的家风。

家风作为家庭成员薪火传承、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具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它既能在思想上、道德上行为上约束家庭成员,又能促使家庭成员养成自尊自爱、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优秀人格

方孝孺说:“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优秀的家风需要代代传承和发扬会在每个家庭成员心中播下美德的种子,耳濡目染,润物无声,融入后人的血液和骨髓,保持家族的门丁兴旺、持续昌盛。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