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重用水蛭破除瘀血,治疗血管瘤

 九不同 2023-08-29 发布于广西

重用水蛭经验

图片

水蛭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平,味咸、苦;归肝经;其基本功效有破血逐瘀,逐瘀消癥。多用于血瘀经闭、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心腹疼痛、慢性咳喘等。临床常用量为1.5~3g。

吴天强重用水蛭治血管瘤

吴氏认为水蛭功能破血逐瘀,《神农本草经》云:“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癥积聚,无子,利水道。”张锡纯云:“破瘀血而不伤新血,专入血分而不损气分。”吴氏根据这些贤达之慧,对血管瘤患者用水蛭暴晒研成粉末装入0号胶囊(重约1g),每服4粒,日服2 次,结合患者体质,伍以补气养血之剂,每收全功。水蛭破血消癥,力猛有毒,为临证医家所忌,但一些药物的专门独效却不能尽致发挥。水蛭一味,吴老临床 20 余载运用,并未发现其有毒性作用。

张霆重用水蛭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张氏在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其病因病机,重用水蛭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获得显效。

如治马某,女,45 岁,农民。3 个月前因头晕、头痛、关节胀痛就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210g/L,红细胞8.9x10/L,白细胞4.1x10/L,血小板150x10°/L,血细胞比容65%。骨髓穿刺示: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增生,尤以幼红细胞为甚。巨核细胞增多,形态较大。骨髓外铁和铁粒细胞消失。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即予羟基脲、干扰素、环磷酰胺及静脉放血等治疗月余。但病情始终未缓解,故转请中医治疗。观其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灰暗,全身皮肤呈棕红色,多处有紫红色瘀点、瘀斑,口唇紫黑,自觉五心烦热(体温 38.2℃),耳如蝉鸣,四肢麻木,头晕头痛,入夜尤甚,自汗盗汗,常湿衣衫,口渴喜饮,尤喜冷饮,胸腹隐痛,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紫暗、苔薄黄,脉弦细。

此为毒邪胶结,瘀血内阻为患,治以破血散结,扶正培本。处方:生水蛭 12g(装入胶囊后用药汁吞服),红花9g,桃仁12g,穿山甲9g,大黄6g,当归15g,血竭6g,三棱12g,莪术12g,黄芪20g,党参12g,黄精12g,地龙9g,丹参15g,冰片9g,甘草 6g。服药14 剂,身热减轻,唯四肢入夜灼热,头痛头晕明显好转,神疲乏力改善,自汗止,但仍有盗汗,汗量减少,二便调,但感腹胀纳差。效不更方,于前方加入焦麦芽12g,焦谷芽12g,焦六曲 9g,焦山楂12g,炒白术 9g。继服20剂后,面色转为红润,食纳增加,皮肤瘀点、瘀斑颜色变浅或消失,盗汗亦止,头晕头痛仅于用脑或运动后有之,程度亦大为减轻。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80g/L,红细胞6.6x102/L,白细胞4.3x10/L,血小板140x10/L,血细胞比容50%。

于前方中去大黄、焦麦芽、焦谷芽、焦六曲、焦山楂,守方继用 30 剂,皮肤瘀点、瘀斑消失,头晕头痛轻微,其余诸症若失。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50g/L,红细胞5.8x10²/L,白细胞4.4x10/L,血小板150x10L,血细胞比容42%,骨髓象基本正常。嘱其注意摄生,饮食清淡,勿过劳累,并服参苓白术丸以善其后,随访 2年未复发。

水蛭为噬血之物,专入血分,善于搜剔瘀血。寄居阴湿之处,故性寒凉,功在凉血破瘀,消积散结。《神农本草经》曰:“味咸平,主逐恶血、瘀血内闭,破血癥聚无子,利水道。”。用于真红细胞增多症正为合拍。

水蛭之用量用法亦极为讲究,用之得当,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可见只要辨证准确,临证可放胆用之,不必瞻前顾后。张氏临床一般用量在9~15g,甚至20g。张氏初用水蛭必经焙炙,即使药证相符亦疗效欠佳。始不解其义,至阅《医学衷中参西录》之“水蛭解”,方明其堂奥。张氏认为:水蛭最宜生用,甚忌火炙。水蛭原得水之精气而生,炙后则伤水之精气,破血消癥之力减弱。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水蛭含水蛭素、抗血栓素、组胺样物质、肝素。水蛭素能阻碍血液凝固,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血液流变学。鲜品中含水蛭素较多,炙后水蛭素多分解破坏,因此炙水蛭之效远不如生用。总之,真红细胞增多症是以毒、瘀为主要病理特点的难治性疾病,而水蛭具有多种功效,只要临证机圆法活、知常达变,就能获效。

本文选摘自《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本公众号仅做学术交流之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郑重提醒

本公众号内容仅为传播中医知识,里面涉及的中医药方,仅供学习交流用,中医奥妙无穷,需要辨证论治,圆机活用,整体调治,具体治疗,不可一叶障目,若有需要,请咨询医院里面的中医,谨听医嘱。

众人皆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也如此,古人云祸患积于忽微,对于身体微小之异常,切莫等闲视之。每日学习中医知识,为健康而努力,学会自救。请用心读完或者转发、点赞、同步看一看,造福更多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