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元将至,七月十四、七月十五,哪天是七月半?七月半有哪些习俗

 武汉九歌 2023-08-29 发布于湖北

导读:中元将至,农历七月十四、七月十五,哪个才是真正的“七月半”?七月半又有哪些习俗呢?

俗话说:“七月半,祭祖节”。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年一度的“七月半”中元节马上就又要到了。

关于“七月半”,究竟应该是哪天?民间一直是颇有争议的,在南方大多数地区都是七月十四;而在北方大多数地区则是七月十五。

那么,你知道七月十四、七月十五两天,哪天才是真正的“七月半”吗?这天又有着哪些个的习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说说“七月半”的那些事!

“七月半”的由来!

说起“七月半”,这还得要从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秋尝祭祖”活动说起。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把收获来的时令佳品先供奉给祖先享用,然后在自己品尝这些劳动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那么,问题来了秋天时间那么长,究竟该选取哪天呢?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

加之,人们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复生之局。故而,最初的“七月半”是七月十四,这个月亮初圆,又是(二七)“七”数的周期数这天。

最初的“七月半”,也并非是“鬼节”,其核心内容是追怀先人,敬祖尽孝,不忘根本。

不过随着,七月十五道教“中元节”与佛教“盂兰盆节”的兴起,七月十四的传统七月半“祭祖节”渐渐的与二者融为一体,其核心内容也从最初世俗单一的“敬祖尝新”转变为俗、道与佛都要参与进来。

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

可以说,如今我们所看到的“七月半”,并非当初只是单一用来“祭祖尝新”的日子,而是一个融合了俗、道、佛习俗,三俗合一的复合节日。

虽然,两个“七月半”的日期有所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体现人们“慎终追远”、“敬祖尽孝”、“不忘根本”的主题思想,所以对于“七月半”到底是七月十四还是七月十五,不用太过于纠结,了解知道一下就好!

那么,这样一个特别的“七月半”,除了烧纸和祭祖外,又有着哪些习俗呢?一起来看看!

1)不晚归

“七月半”晚上,是给“祖先”送钱粮的时间,为了保障不打扰到“祖先”回来享受供品,这天要早点回到家里上床休息。如果,万一太晚回家的话,要在家门口停留片刻再进家门。

2)不做激烈活动

七月半,临近“望日”或者本身就是“望日”,此日,月亮的引力较强,受此影响人们会比较焦躁,容易与人发生争执,伤人伤己,故此日,以修身养性为宜。

3)不靠墙

俗话说“七月半,鬼乱窜,没事莫在墙下站”,七月半是“众鬼放假”的日子,除了那些有家的“先人”会回家以外,那些无家的“先人”也会出来讨供品。因为阳光的关系,这些“先人”白天只能躲藏在墙根下的阴凉处,所以,七月半这天不要靠墙。

4)不买鞋

因为“鞋”同“邪”同音,避免招邪。

5)吃鸭子

俗话说:“七月半吃只鸭,万事不用怕”。“鸭”通“压”,七月半吃鸭子,有压住霉运,接下来一帆风顺之意。

6)放河灯

“河灯”,也叫做“荷花灯”。用纸板或木板做成莲花状,在荷花灯底座上安放灯盏或蜡烛,于七月半晚上放入江河湖水之中。寓意用河灯的光芒,照亮祖先归来之路。

7)蒸花馍、吃馄饨

旧时,在七月半这天人们会蒸花馍来祭祀祖先。花馍,一度曾是七月半用来祭祀的重要物品,如今确鲜少见到了。

花馍,形似宝塔,外形优美,寓意招财进宝,万物生长茂盛。

馄饨,有汤有水,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小结

秋风渐起七月半,追思先辈祭家神。敬香祈福佑平安,家风传承望门庭”。农历七月半,“中元节”将至,你还知道哪些习俗呢?你还有哪些不同的见解呢?欢迎评论留言分享!

看到这,你有没有发现新的知识又增加了一点儿呢?不妨,给小编点个赞,留言鼓励一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