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巧稚:一生践行医者仁心

 内科博士符医生 2023-08-29 发布于海南

林巧稚(1901年12月—1983年4月),医学家,新中国第一位中国科学院女学部委员,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20世纪30年代,研究胎儿宫内呼吸窘迫、女性生殖道结核;40年代,研究滋养细胞肿瘤和其他妇科肿瘤;50年代,提出和组织北京地区大规模的子宫颈癌普查普治,成功诊治新生儿溶血症;80年代,主持编纂《妇科肿瘤》一书。她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孩子,筹建了北京妇产医院,为我国妇产科学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接班人。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我们每年都要开会纪念林巧稚医生。也许,现今大多数医生并没有见过林医生,但大家都会感觉到她的存在。这使我想起一位城市市长的墓碑上写道:如果你想寻找他的纪念碑,就请看看你的周围。林医生永远在我们周围,林医生永远在我们心中。

这是我于1981年给林医生八十寿辰的献诗:

从鼓浪屿日光岩的小路,

到协和汉白玉的台阶,

您的脚步总是那样轻盈、快捷;

从曼彻斯特医学院的校园,

到芝加哥大学的讲堂,

您还是那一成不变的中国旗袍

和梳理不乱的发髻。

从说“男同学能得一百分,

我要得一百一十分!”的

好胜、倔强的小姑娘,

到为妇女的解放和健康

奔走操劳的不屈战士,

您清瘦的身体里蕴藏着怎样

深刻的睿智

和铁打的刚强!

从“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志愿,

到为祖国、为同胞

抽丝到老的春蚕,

您从不停歇、从不停歇啊,

甘于奉献。

您亲手接生的孩子千千万万,

她们又有了孩子万万千千。

谁能说您总孑然一身?

您是真正的母亲啊,

孩子无数,仁爱无限。

您悉心培养的学生桃李满天下,

她们又有了学生,天下满桃李。

这到处结实的硕果,浓郁的芳菲,

不正是您用毕生的心血

撰写的巨著鸿篇。

今天,我们为您

点燃八十只红烛啊,

您却早已在亿万人心中

点亮起生命的绿灯——

照耀到永远!

无论是白发苍苍的前辈,还是风华正茂的中青年,大家都在谈论林巧稚——她是协和的象征,她是协和的光荣!

人们始终在怀念这位卓越的医学家。半个世纪以来,林巧稚的名字家喻户晓,她的事迹有口皆碑。一个医生享有这样的尊崇和殊荣是颇为少见的,诚然,她当之无愧。

我们都清楚地记得:林巧稚正是1921年进入协和医学殿堂的,她的从医活动恰与协和医院同龄。1990年10月,邮电部发行了林医生的纪念邮票。2001年12月23日,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大会,纪念林巧稚医生100周年诞辰,卫生部再一次通告成立林巧稚妇产科研究中心,林医生的事业不断延续发展。

我们永远纪念林医生,永远学习林医生伟大的医学思想。

追求真理,魂系中华


林巧稚医生是位旧知识分子,青少年时代受基督教的影响很深,她曾以“仁慈博爱、乐善好施”为信条,“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为志愿。

林医生的信奉也许并不为错,但是黑暗与苦难、战争与动乱的年代,一个医生之所为实在微不足道,她所施行的仁术也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

在一个划时代的变革中,林医生看到了祖国和事业的希望,以满腔的热忱和勤奋的劳动投入了国家的建设。1955年,她成为中国科学院第一批也是唯一的女学部委员;1959年,她被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妇产医院院长;她还是人大代表、人大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等。

她能为国家参政议事,为制定《婚姻法》《妇女劳动保护法规》等筹划陈言,能组织大规模的宫颈癌防治普查。理想变成了现实,弱者变成了强者。一个女医生所追求的真理,所走过的道路告诉人们:只有把自己的志愿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才有出路。林巧稚说得好:个人奋斗的力量是渺小的,党、祖国和人民才是巨大力量的源泉。

林巧稚医生较早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她考入协和后,可以说受的是美式教育,1929年毕业,拿的是纽约州立大学的文凭。1932年林医生到英国伦敦和曼彻斯特进修,1933年去奥地利维也纳,1939年去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学习。但她多次辞退居留海外的重金约聘,坚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1949年,又有人送来了飞往美国的机票,她莞尔一笑地谢绝了。她的思想也许很质朴,只是想为自己的姐妹同胞效力,为祖国与民族尽责。她曾这样深情地回答:“这大概是我的一种责任感,一种难以割舍的眷恋……”

而当她代表中国出访的时候,那种自豪与骄傲却是从未有过的。1953年林巧稚赴维也纳参加世界卫生大会,访问苏联、捷克斯洛伐克。1972年出访美国、加拿大。1978年去西欧四国。“从前,我搭乘邮船,一叶孤舟漂洋过海,不胜凄凉。而今,前面有红旗引路,后面有亿万人民相依!”这是她当时激动的心声。

从1973年到1977年,林医生被世界卫生组织研究顾问委员会(世界范围的最高级卫生顾问团)聘为顾问,出席此间一年一度的会议。她坚持医学发展和援助的正确方向,维护国家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表明了她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她的教育背景很“洋化”:流利的英语、某些习惯;她的行为很“中式”:始终留发髻、着旗袍、穿布鞋。在外国人眼里,她是一位彬彬有礼却又令人有些敬畏的中国老太太。

预防为主,实践第一


林巧稚医生的医学思想很值得研究和学习,其哲学内涵已不仅仅在于医学本身。

林医生非常重视预防。她常说,妇产科,特别是产科的根本是预防,是医疗保健。“妊娠不是病,妊娠要防病”是她的一句名言,是她对妊娠保健的深刻见解,也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围产保健医学的认知基础。

20世纪70年代,有一度产前初诊(孕妇的第一次全面检查)拖到妊娠7个月才开始,有的地方产前定期检查做得也不好。林医生得知后,非常生气。她认为,让一个孕妇有了问题才来找医生,这是产科医生的耻辱!她告诫我们,一个只会处理难产,而不会去预防难产的产科医生,其责任已经丢掉了一大半。所以,她强调产前检查应该提前,最好从妊娠一开始便接受保护,定期检查,严密监护,确保母婴安全。

普及医学科学知识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医生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她著文、演讲、接见妇女和青少年;到门诊、病房,做面对面的宣传。1965年,她参加中国医学科学院赴湖南医疗队,在湘阴县巡回医疗4个月,去到田间地头为农民看病治病,并培训当地的“赤脚医生”。根据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况,她编写了《农村妇幼卫生常识问答》——一位最高权威专家亲手编写最通俗的科普读物,用心何其良苦!此后,她又主编了《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百科大全》,都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畅销书。无论林医生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认出这位满头白发、慈祥可亲的老人,向她咨询问题,她都会耐心地回答和解释。每天都会收到不少来信,林医生都认真阅读、认真回复,她与姐妹同胞心心相通。

临床医学有着应用科学的显著特点,林巧稚强调的另一个观念就是“实践第一”。她认为,一个临床医生绝不要离开患者。要临床,不要离床,离床医生不是好医生!林医生经常说,医生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她们有思想、感情、意愿、要求,有家庭与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看病不是修理机器,医生不能作纯技术专家,不要只凭数字报告下诊断、开处方,要到患者床边做面对面的工作,悉心观察、关心照顾患者。这是何等重要的真知灼见和医生的行为准则,在今天,更是熠熠闪光。

一生辛劳,无私奉献


也许很少有人像林巧稚医生这样辛苦:她勤勤恳恳地工作了几十年,直到80高龄,在病中、在梦中,还在想着接生,想着妇女和儿童……

她没有结婚成家,医院和病房就是她的家。她的办公室就在产房对面,产妇一声不寻常的呻吟,她便会敏感地听出来。外出开会回来,她首先去看的是患者。她还有个家,在东单的一个小楼上,离医院不过百米之遥。与其说这是家,毋宁说是她暂时逗留歇息的地方。就是在这个家里,一部电话也始终连着妇产科。几十年来,电话一直牵动着林医生的心。我们都知道林医生的脾气,她喜欢别人向她请示商讨问题,反对自以为是。电话打过去,她从不厌烦,从不敷衍,总是仔细询问,给予具体指教。有时觉得情况不够清楚,便撂下电话,赶到医院来,无论盛暑严冬、刮风下雨或是深更半夜。她还喜欢同事把处理的结果告诉她,否则她会一夜惦记着,睡不好。

我们都会有值班或者休息的时候,可林医生却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这就是我们的林医生!人们信赖她,崇敬她,因为她有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技术,还因为她对患者无限的关切和爱护,极端的热忱和负责。当实习医生的时候,她就愿意为产妇擦擦汗、拉拉手,这是一种不可低估的力量;个人开业时,她将钱偷偷放在贫苦产妇的枕下;成为著名专家后,她还是愿意摸摸患者的头,掖掖患者的被角……她的一启齿、一举手、一投足都体现了对患者深切的爱,这种理解和同情就是一种仁慈的爱,一种奇特的情,一颗真正母亲的心!

林医生的塑像坐落在北京协和医院门前,慈爱、沉静,面对每一个走过的人。人们也会驻足伫立,敬仰、缅怀这位平凡而伟大的人。她的一幅油画悬挂在妇产科学系的教室里——她永远是我们的导师。

林医生逝世以后,遵照她的遗嘱:一部分资金给了幼儿园的孩子,一部分留作奖掖有作为的青年医生基金。她的遗体供医学解剖,骨灰撒向大海。一个完全无私的人!

她于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9年被评为“最美奋斗者”,被誉为“世纪智者”。我们和许许多多被她教育、被她救治、被她感动的人们一样,永远谨记她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和理解,对人的善良、同情和关爱,以及用毕生力量改善人与社会健康的智慧。

她留给我们的是伟大的精神。

一位妇女的保护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永远保护着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