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补就上火,有了这个中成药,痰湿没了,就不怕上火了

 扫地僧一一 2023-08-29 发布于江苏
图片

文/温暖中医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

很多时候,当我们感到虚弱,感觉体质变差了,就想到用补药补一补,可吃完就上火,或者刚开始效果还不错,吃久了就上火,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曾提到过,气不通的话会出现这种现象,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是痰湿偏重。现代人多痰湿,这和现在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在有痰湿的情况下,如果不把痰化掉,就急于进补,是很容易补出火气的。

化痰的基础方叫二陈汤,二陈汤的中成药是二陈丸。

二陈汤:半夏15克、茯苓9克、陈皮15克、炙甘草4.5克

这里面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半夏,半夏燥湿化痰。

痰湿性质黏腻,会把补药的药力黏住,药力不能流通,就化热了,热往上走,表现出各种上火的症状。所以在有痰湿的情况下,是不宜滋补的。而且我们说湿性黏腻,补药也有这个特点,比较滋腻,和体内的痰同气相求,这样一来,就会壮大人体的邪气,使痰湿越聚越多。

半夏偏燥,以其温燥之性把痰湿化掉。半夏归脾经和肺经,脾是痰湿的源头,肺是痰湿的聚集之地,半夏针对脾肺两脏,化脾肺里的痰,效果更加突出。

陈皮就是橘子皮,但是是有年份的,新鲜的橘子皮还不行,至少要过上三年,所以名字里带一个陈字。陈皮和半夏一样,属于温燥之物,也能化痰,陈皮还能行气,当气运行起来,痰湿会更容易化掉。

前面提到,脾是痰湿的源头,有痰湿的人,脾胃大多是虚弱的,因为脾胃虚弱,运化能力差,所以生痰。

茯苓不仅能祛湿,能让湿气从小便排出来,它还有健脾的功效,脾胃运转起来,一方面把已经生成的痰湿运化掉,一方面加强对水谷水液的管理,使其代谢正常,既能吸收,又能往外排,就不会生痰了。

甘草可以补脾,它是甘味的,甘味能补,尤其能补脾,肚子饿的时候,吃点儿甘甜的,感觉会好很多,但不能多吃,甘甜的东西吃多了又会加重脾胃负担,所以有句老话,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关于二陈汤,有一个医案。

医案的时间有点久了,大约在明代,当时有一个人,他就觉得自己近来身体状况很差,总是感觉困倦、乏力,饭量也少,家里刚好有滋补的膏方,就拿来吃了,结果越吃胃口越差。

他问大夫这是怎么回事,大夫叫他伸出舌头来看,发现舌苔很腻,说明有痰,药性吸收不了,反而把脾胃给困住了,脾胃本身就不是很好,现在运化功能又进一步受到限制,所以就不想吃东西。

大夫开了二陈汤,又加了一些辅助调理的中药,叫他回去先把痰化了,再提升一下脾胃的运化功能,那些补药就很容易就消化吸收了。

从这个医案中我们了解到,舌苔厚腻是痰湿体质的重要特征,如果舌苔偏黄,还要兼顾清热,可以配上二妙丸。等到把痰湿清理干净,舌苔恢复到薄白的状态,再考虑进补的事。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