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央红军的骨干将领,为何到达陕北后就离开军队?跟长征中犯错有关

 0925海洋 2023-08-29 发布于江苏

说起人民军队中高开低走的将领,你第一个想到谁?就我个人而言,是何长工。他在革命早期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第一面军旗由他设计、朱毛井冈山会师是他牵线搭桥、1930年当军长、1935年当军团政委......

单论红军时期的成就,有几位大将都不如他,按理来说这样一位高级干部,1955年至少也能当上将军吧?然而现实是何长工并没有军衔,甚至是长征到达陕北后就离开军队。这是为何呢?

原因在于长征时期的草地分兵,他做了一个很不好的选择。

图片

何长工原名叫何坤,“长工”这个名字还是毛主席为他改的。1924年,从欧洲回国的他被组织派往湖南老家开展农民运动,由此结识毛主席。

1927年5月的马日事变后,湖南军阀大肆抓捕进步人士和共产党员,何坤遭到通缉,主席为了他的安全,建议他改叫“长工”暂时离湘,这个名就是希望他能永远做人民的长工。

他觉得这个寓意很好,便带着新名字去往湖北,进入共产党实际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

警卫团本来收到消息要去参加南昌起义,结果事发突然,8月1日起义爆发,他们8月2日才收到消息。动身追赶的路上,警卫团听闻起义军已南下潮汕地区,途中还有众多国军围追堵截。

再赶过去,只怕半路就会被歼灭,所以警卫团以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的名义在江西修水休整。

图片

团长卢德铭秘密返回武汉,获取新的指示,警卫团接下来的任务是配合农军在湘赣边参加秋收起义,何长工再度与毛主席共事。在这个过程中,何长工设计了我军的第一面旗帜,在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

先前的南昌起义,部队沿用的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旗帜也没改。而秋收起义,主席决定要打出一面属于我们自己的旗帜。

1927年8月30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组建后,主席把设计军旗的重任交给何长工。

他也没有辜负期望,几经修改后拿出了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作品,最终起义时就打出这面“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旗帜。

图片

由于敌人力量太过强大,秋收起义余部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放弃攻打大城市的想法,转而去往井冈山建立农村根据地。

安定下来没多久,毛主席又委托何长工去帮忙寻找南昌起义余部,革命的武装力量还很弱小,两部若能会合,那就可以更好地壮大声势。

何长工10月5日出发,经武汉、长沙、衡阳、广州等地,最终在距离韶关40多里的犁铺头找到了朱德,为两部建立起联系。1928年4月28日,朱、毛两部于宁冈砻市的龙江书院会师,何长工为双方介绍认识。

中央红军的源头就在朱毛会师,而何长工是促成会师最重要的那个人,贡献如此特殊,后来的地位自然也非常特殊。

何长工担任过朱毛红四军28团党代表、红三军团第8军军长、红五军团13军政委等职,另外他还获得过一项殊荣。

图片

1931年9月,何长工奉命筹办红军学校,建成后又担任了校长兼政委。该校创立的目的是为红军培养军官干部,换句话说,从这里走出来的将领都是何长工的学生,中央对他的重视和信任可见一斑。

1935年初,毛主席通过遵义会议重新回到领导岗位,不久就让何长工去担任红九军团政委。前面这些经历看下来,他是中央红军嫡系里的嫡系,但在红一、红四两大方面军北上南下之争时,他的做法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称得上是在中央背后捅了一刀。

1935年6月,两大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为了番号统一,红一方面军的各军团改称军,红五军团改为红5军,红九军团改为红32军,何长工仍任32军政委。

当时红一方面军经历了多番血战,人数只有一万左右,包括毛主席、周总理在内的大多数人都面容憔悴、营养不良。而红四方面军才刚刚出征,足足有8万多人,两相对比下,红四领导人张某生出了野心,不断地向中央索取权力。

图片

中央出于团结同志的想法,尽可能满足了张某,然而张某的胃口越来越大,甚至涉及到了原则性问题。中央看出麻烦所在,没有再退让,张某对当面撕破脸没有把握,就假意答应了北上。

8月,两大主力混编成左、右路军分开向北挺进,红5军和红32军在以红四方面军力量为主的左路军中。

令人无奈的是,两支部队分开没多久张某就露出真实面目,想要用武力来胁迫红军全部南下,幸好电报先被叶剑英看到,毛主席随即让中央机关、红1军(原红一军团)、红3军(原红三军团)、军委纵队匆忙北上。

红5军军长董振堂得知后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张某,表示要率部追随中央,结果被张某的亲信黄超当众打了耳光。董振堂是很有党性的人,即便受此屈辱,他也不想红军打红军,就忍了下来。其他原红一方面军的人迫于压力,只能跟随红四方面军南下。

图片

10月5日,部队到达卓木碉,张某不再遮掩野心,公然宣布“另立”。他也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光靠自己麾下的人来出面,没什么说服力,于是就点名让原红一方面军的干部出来做“表率”。

据时任红四方面军电讯局长的宋侃夫晚年回忆:首先是一方面军的几位干部讲话,对我们的影响极大,因为他们是一方面军的干部,长期跟毛主席在一起,怎么也……会后这几个干部都升了官。

徐向前元帅回忆录里也有提及:会场气氛沉闷,谁也不想出来破坏团结。张就指定一方面军的干部发言,他们几位列举的一些事情,我们闻所未闻,不禁为之哗然。

两位亲历者说的“几个干部”,分别为:原红5军团政委李卓然、原红5军团作战部部长邵式平、原红9军团军团长罗炳辉、原红9军团政委何长工。越是亲近的人,说的污蔑之语越容易让人相信,何长工跟毛主席那么亲密,他的发言就误导了很多人。

图片

何长工这个中央骨干,为什么跳出来站在对立面呢?综合来看,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长征时的遭遇,当时国民党对红军的态度是“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红五军团和红九军团正是后卫部队,损失比较惨重。红九军团在三渡赤水河后还执行了一次伪装主力牵制的任务,被敌6个师围攻。

而掩护主力过江后,红九军团自己要渡江的浮桥却被拆了,使得他们孤军转战了近两个月,损失极为惨重。在罗炳辉和何长工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意见。

二是有些责怪中央不重视自己,这是张某晚年撰写回忆录时提及的:私率一、三军团北上,却未通知他们,一致表示愤慨。

这点倒是无奈,由于事发突然,中央机关自身都危险,在身边的部队能通知上已很不容易,如何去通知红5军、红32军呢?即便是通知到了,这两个军也没办法一起走,董振堂的遭遇就是明证。

图片

三是眼光有局限性,我们站在后世当然知道北上才是正确的,但处于那个时代的人可不知道。当时中央红军连落脚点都没有考虑好,还是到哈达铺才确定要去陕北的,如此背景下,其他指战员肯定也会迷茫。

何长工看到红四方面军兵强马壮,以为跟着他们更有出路,因此张某稍一施压,他就同意了。

晚年他也自我批评过:我们被分到左路军的同志,有部分跟随张钻进了死胡同,这里有很多曲折和压力,但最主要的是我从主观上犯了错误。

话说回话,无论几个原因,说到底还是何长工不坚定,同样在左路军的董振堂可没有屈服。董振堂是1931年末宁都起义才参加革命的,何长工还是董振堂的入党介绍人,这么一对比,何长工更是尴尬。

图片

如果一直在红四方面军中受到张某蛊惑,倒还情有可原,但原先红一方面军的骨干何长工“背刺”,中央还怎么敢相信他?因此到达陕北后,何长工就脱离一线指挥岗位,转而去搞教育了。

可惜那么高的起点,何长工1955年未参加授衔,一步错步步错啊。

然而,命运有时候就是非常奇怪,何长工因为早早退出权利核心,大运动时期就没怎么受到影响,1980年还担任过全国人大副主席,成了副国级干部。这个级别,好几位开国大将都没有达到。

起起伏伏,这人生经历挺精彩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