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聪明人的成功,都是用最笨的方法

 布衣粗食68 2023-08-29 发布于湖南

郑板桥有句名言:“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发现,那些有着顶级智慧的人,从来不会说自己有多聪明,反而嫌弃自己太愚钝了,看谁都觉得是遇到了老师。

那些轻浮的人,动不动就秀自己的聪明,结果一事无成。

人要成功,就得有笨鸟先飞的勇气和大智若愚的智慧。

01

你的聪明,是人生的一道坎。

北宋时的苏轼,参加科举时,名列前茅。接着,他得到了欧阳修的点赞:“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仕途一路顺风,让苏轼洋洋得意。于是说话的声音,也高了几个分贝。他在《湖州谢上表》里写道:“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其言辞尖锐,对改革表达不满情绪。

很快,苏轼卷入了乌台诗案,仕途急剧下降。

上世纪八十年代, 77岁的海灯大师向外人展示了自己的“二指禅”绝技,惹来一片叫好声。但是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怀疑,有个叫敬永祥的人,因此公开发表了质疑的文章,又引发了“海灯案”。

经过一番折腾,人们对海灯大师的评价,就出现了褒贬不一的情况了。

不管是苏轼,还是海灯,都因为“崭露头角”,导致人生的发展,困难重重。而这样的困难,表面上是外人制造的,其实是自己设置的。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企业家郭台铭说过这样一句话:“创业三条件:坚忍的毅力、向前冲的傻劲、智慧比聪明重要。”

当一个人的聪明被周围的人知道和防范之后,接下来就会设置障碍,从而要做任何事情,都会困难重重。

首先,你的聪明,会引起别人的嫉妒和忌惮。每个人都有自我保护意识,不希望被更厉害的人物,碾压自己。如果遇到聪明人,第一时间是远远地躲开,然后会想到一些暗中伤害对方的方法。

把聪明人摁下去了,不够聪明的人,才会活得更好。这样的想法,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也符合“枪打出头鸟”的社会规则。

然后,你的聪明,会让自己洋洋得意,导致人生不再踏实。你习惯了表现自己,那么你就会把自己提拔得太高,从而活得云里雾里。要知道,人要成功,就得踏踏实实走路,扎扎实实做事。盲目自信,是没有用的。

人在社会上混,要明白,聪明是一回事,显摆聪明是另一回事。你的聪明,被大家盯上了,成为了炫耀的资本,就变味了。

02

当你变笨了,人生就顺了。

思想家罗曼·罗兰说过:“不要急于知道什么才是成功,哪里才是巅峰。不管别人是否比你更聪明、更伟大、成就更高。只要你尽量发挥你自己的天赋专长,你自会有属于你自己的成就。”

当你变成笨笨的样子的时候,你会发现,周围的人比你聪明,从而他们都习惯性帮助你。这就是“守弱”的智慧。

晚清名臣左宗棠,有一段时间在研究农业。大家都认为,他是不务正业。

他怀疑“稀禾结大谷”的说法,是错误的,于是自己亲自做实验。对于军用地图,他也把自己关起来,慢慢琢磨。

也就是这些不合常理的行为,让他带兵去新疆时,有了更大的把握,他还让士兵,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东汉时,光武帝和大臣一起庆祝新年的到来,送羊给大家。因为羊有大小、肥瘦,因此谁都希望自己拿到一只大肥羊,闹得不可开交。

博士甄宇主动要了一只最瘦的羊。众人见状,不再争执了。

光武帝对甄宇的做法,非常赞赏,问道:“瘦羊博士安在?”从此,甄宇的仕途,非常顺利。

当一个人从聪明装笨之后,起码有三个好处。

第一,笨笨的人,不会被人盯着,从而能够从容地过好一生。外物没有拦住自己,那么走起来,就不会磕磕碰碰了。各种嫉妒都从自己身边消失了。

第二,装笨的人,不会和别人针锋相对,从而巧妙地躲过各种对抗,保全自己的实力。认怂,真的不怂,只是处理好了人际关系而已。认输,也没有关系,不是真的输了,只是笑着低头而已。

第三,变笨的人,是一种谦卑的状态,从而能够持续积累别人的智慧,让自己获得成功的方法和力量。

不管是爱情,还是事业、家庭、工作,你要有所作为,就得让自己“笨一点”,采用的方法,笨一点,就会更加稳一点。

如果你真正很笨,那就下足笨功夫,也会成功。

03

从造字的学问来说。“笨”的本意是“竹子”内表面的那一层,为“竹黄”。

徐锴系传里说:“笨,竹白也。”

我们要看到“笨”,就要非常认真地刮去竹子的外表层,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后来,通过演化,“笨”用来形容那些五大三粗的人,慢慢有了愚笨的意思。

当我们读懂了“笨”,就会发现,“笨”本来就是一种智慧,是寻找内在美和内在价值的过程。

就如古人说的:“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也。”

耍聪明的人,总是吃大亏,再多的智慧,也难以施展,更不要谈成功了。

愚笨的人,看起来什么都不会,却能走好运,得贵人相助。

经营好自己的“笨”,也是智慧无穷的。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