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壁画中的佛教故事

 华艺天天工作室 2023-08-29 发布于福建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天王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精神:坚守大漠 甘于奉献 勇于担当 开拓进取

鹿王本生图是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壁画的主要题材。本生故事画,表现“舍己救人”为题材的作品,在壁画上占有突出地位。本生故事是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生前所经历的许多事迹。释迦牟尼原是古代印度北部一个小国—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传说他因看到人世生、老、病、死很苦,便出家修行,以求解脱,后来成了“佛”。“鹿王本生”是说释迦牟尼前生是一只九色鹿王,他救了一个落水将要淹死的人反被此人出卖的故事。

鹿王本生图
莫高窟428窟中的梵志摘花、独角仙人本生故事
在古印度有一位家境富有的青年梵志,长大成人后,他顺利成家,娶到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一家人幸福美满。新婚不久的一天,梵志夫妻俩人来到一处花园赏花游玩,花园树木枝叶茂盛,鲜花怒放,犹如仙景一般,使人留恋往返。梵志的妻子非常喜欢鲜花,便请求丈夫为她摘花。梵志便一口答应,上树为心爱的妻子摘花。妻子得到鲜花后,爱不释手,越看越喜欢,就又央求丈夫再摘一枝,丈夫没有拒绝,又上树摘花,谁知树枝“咔”的一声,没经住梵志断掉了。青年梵志从树上掉下来,不幸坠地身亡。梵志的突然死亡,让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转眼间陷入悲痛中,梵志的父母伤心不已。梵志的父亲跑到佛前边哭诉边向佛请教,“为何我要遭受如此痛苦?为什么会这样?”

佛说,你和儿子在前世,帮助一个小孩射死了树上的一只山雀,所以,今世你的儿子是一定要遭受坠树身亡的恶报。这就是梵志摘花的故事,也正体现了佛教中的因果报应。这样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随意杀生,宣扬众生平等,善待生命。

梵志摘花
独角仙人本生(驾肩而还)印度波罗奈国深山里有一仙人,头长一角,双足似鹿,是鹿母所生,神通广大,人们称他为“独角仙人”。一天,独角仙人外出登山,正逢天降大雨,道路泥泞,独角仙人一不小心,滑倒在地,摔伤了脚,仙人十分怨恨雨天,便施展神通,念咒语令天十二年不准下雨。于是大地干旱,不生庄稼;人民饥饿,无法生存。国王忧愁苦恼,不知所措,最后向世人悬赏,“若能破仙人神通者与其分国而治”。该国有一位淫女,叫扇陀。扇陀美貌娇艳,举世无双,她应诏来见国王说:“我有办法破坏独角仙人的道行神通,并会骑在他的脖子上回来。”国王听后很高兴。立即就让扇陀率五百美女乘五百辆车带上淫药、美食来到独角仙人所在的山中,独角仙人外出归来,看到美貌女子,经不住女色诱惑,吃了淫女带来的美食淫药,便与美女寻欢作乐,失去了神通。这时天神就开始连降大雨。七天后,美食淫药消耗殆尽,独角仙人贪其味美,还向淫女索求,扇陀说,“我可以带仙人你到山下一同去拿”。独角仙人就一同下了山,途中,扇陀谎称自己实在走不动了,独角仙人毫不犹豫的让扇陀骑在自己的脖子上。于是扇陀便骑着独角仙人下山去见国王。本生故事是讲述释迦摩尼过去若干世为菩萨时,忍辱牺牲、救世救人的种种事迹与善行。在这里,独角仙人是释迦摩尼的前世,以有缺点的身份出现,是十分罕见的。这个事迹为了说明要想修行坐禅,必须去除五欲。

独角仙人本生故事
过去有一鸽子,居于雪山。时有一人迷路,饥寒交迫,频临死亡。鸽子见此人,弄来柴火,为此人点起来,然后又自身投火,施舍给此人当作食物。克孜尔17窟,火堆上熊熊烈火,一人伸手向火堆取暖,燃烧的火堆上立一鸽子。

克孜尔第17窟 鸽焚身救迷路人

《大唐西域记》中,便记载了许多佛教故事,下图为《大唐西域记》卷一书影,南宋绍兴二年刊本,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

真正的佛教故事,大多是以佛经为蓝本,结合佛陀的“亲身”经历而成的故事。

莫高窟320窟宫殿中的思维菩萨 佛陀前身

莫高窟第329窟 唐代 夜半逾城
出游四门 北凉,第275窟 图源:《灿烂佛宫》
佛陀说:成就白净法故,现似白象入于母胎。
我们都知道佛陀从一生补处菩萨降生到人间的时候,是示现六牙白象入于母胎之中的。
并且佛陀的因地也曾是一头六牙白象王。
传说有个国王想要用象牙做一张床,就命令猎人去捕杀白象。
象王为了不让同族惨遭到杀害,就自断六颗象牙给了猎人。
还发愿希望以此来折断所有众生心中的贪欲。
可以说白象王作为佛陀的前身,完美的展现了他的宏愿。

乘象入胎 初唐,第57窟 图源:《灿烂佛宫》

夜半逾城 初唐,第57窟 图源:《灿烂佛宫》

印度 白象入胎 (大象上面没有乘菩萨) 图源:寒鲲

摩耶夫人之梦与佛陀诞生,公元200年左右,大理石雕,大英博物馆藏,图源:昂纳、弗莱明著《世界艺术史》
敦煌壁画《树下诞生-五代》、《树下观耕-北周》、《六年苦行-宋代》、《降魔成道-北魏》、《释迦说法图-隋》、《佛陀涅槃-隋》记录了在敦煌艺术中有所体现的,佛祖释迦牟尼佛一生中有很多重要时光是在大自然的森林树木中安详渡过。

树下诞生-五代

树下观耕-北周

六年苦行-宋代

降魔成道-北魏

释迦说法图-隋

佛陀涅槃
壁画中完整的佛传故事画不多,大量的佛传故事画是以佛传故事的主要情节绘制的。把释迦牟尼生平的每一主要情节称为一相,因而故事画有四相、八相、十二相乃至更多的画法。

敦煌莫高窟290窟

燃灯佛(梵语Dīpaṃkara,音译提和竭罗、提洹竭),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一。因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名燃灯佛。又名锭光佛、定光佛、锭光如来、定光如来、普光如来。

燃灯佛是纵三世佛之一的过去佛,与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并称。燃灯古佛在过去时为释迦牟尼佛授记,预言他未来将成佛,《金刚经》云:“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约2-3世纪 燃灯佛授记本生故事雕塑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萨埵太子本生故事讲的是:宝典国国王的三个太子,一天去山里打猎,看见一只快要饿死的母虎正准备吃掉她的幼虎。三太子摩诃萨埵想用自己的生命来救这几只饿虎,他来到虎群旁边,躺了下来,但是饿虎已经没有力气来吃他。于是,萨埵又爬上山岗,将身体刺破,流出血后,跳下山崖,饿虎舐食他的血后,有了力气来吃他的肉。二个哥哥半天没看见萨埵,便一起沿路寻找,终于找到了萨埵的尸体,慌忙回宫禀告。国王和夫人赶至山林,抱尸痛哭。随后埋葬了萨陲的遗骨,并建塔供养。

萨埵太子本生(舍身饲虎) 北周,第428窟
《尸毗王本生》,一故事画,是莫高窟壁画著名本生故事画,即尸毗王割肉饲鹰救鸽,而“尸毗”是古印度阎浮提洲国王。

尸毗王本生(割肉救鸽) 北魏,第254窟 图源:《灿烂佛宫》
莫高窟299窟,故事描写睒子和盲父母在山中修行时,迦夷国王到山上打猎,误射披鹿皮衣在溪边汲水的睒子。睒子中箭,临终念父母无人供养,国王表示愿意代替他,并引盲父母到睒子身边。天神为睒子孝心所感,施药救睒子。

睒子本生局部 北周,第299窟顶
佛前世为猴王。
猴王与猴群入御园食果,国王令猎人捕杀。众猴逃至一深涧边,无法得渡,猴王即一身作桥,群猴得以逃生,猴王力疲坠涧而亡。

猴王舍身救群猴本生 克孜尔石窟38窟主室券顶左侧
下画的是猴子奉蜜于佛,佛云有虫,猴去虫又奉之,又曰太浓,猴就加泉水以稀之,再奉,佛和众弟子饮了,猴很开心,一高兴跌入水坑淹死了,因前身奉过佛,来生生于富贵人家做了富人......此类因缘故事在克孜尔石窟中有100多幅。

克孜尔石窟第8窟的菱格因缘图

须摩提女因缘故事,大意为:须摩提女笃信佛教,而她父亲却把她嫁给了外道家。过门以后,她很不礼貌,甚至于关上门睡大觉,谁都不见,得罪前来贺喜的客人和家人。公公满财长者把一腔忧愁告诉给自己的知心朋友。当这位朋友知道新媳妇就是须摩提女时,着实大吃一惊——因为她是佛弟子,于是就把有关佛的神威告诉给满财长者。满财长者让须摩提女把她的师父——佛请来相见,须摩提女欣然应诺,立即上高楼焚香请佛,佛即刻“遥知其意”,并吩咐弟子们准备第二天赴宴。

当他们一个个从天而降的时候,满财长者都要问须摩提女:“这是你的师父吗?”回答都不是。最后,释迦在众弟子的前呼后拥下出场。外道被佛的威力所降服,统统皈依佛教。

莫高窟第257窟-西壁北侧-须摩提女因缘局部

佛陀赴会

因缘故事的核心内容是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佛教常以事物相关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它们产生和变化的现象。其中事物产生或毁灭的主要条件叫作因,而外部的辅助条件叫作缘。合称为因缘。佛教认为每人都受自己善恶行为招致的二重因果,即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中,现在之果必有过去之因,现在之因必有来生之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