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陇上行(93) | 会师之城

 新用户6003EQaZ 2023-08-29 发布于甘肃

这片土地 红星闪耀


秋天是生命最饱满的时节

秋天的气息一直都在古诗文里面

秋所蕴含的幽怨或者豪情

可以上溯到亘古

要说我热爱哪个季节

丰收的秋天最令人踏实

我出生在八月

秋天是我一生最值得纪念的日子

八月秋日

从三十多岁开始,我频繁来往于平凉和兰州,“古道名城”会宁是必经之地。每每路过会宁县,有时是傍晚时分,有时是星空之下。远眺会宁城外的桃花山,擦边而过的祖厉河,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敬仰之情。

这里是红军长征三大主力会师之城,又因为这里的老百姓发扬“三苦”精神,让他们的子女们以高考优异的成绩走出穷山僻壤,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所以,会宁县举世闻名。我身边的会宁籍同事朋友,都非常优秀,他们身上有一股精神力量。

无论如何艰苦,会宁的不屈精神如同几近干涸的祖厉河一样,仍在哺育着生生不息的勤苦乡民。



在这个秋阳明媚的早晨,我走进了会师塔景区。我在想,红军将士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信念,从江西瑞金一步步冲过千难万险,走到了这个小小的县城?我想:一定是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希望和对人的爱。长征能够取得胜利、革命能够取得胜利,都是因为信心而得胜。

我们眼中所见的、心中仰望的、口中歌颂的长征,到此就基本结束,从此开启新的征程,就像毛主席说的:“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还有很长……”

今后我们个体漫长的人生和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有些东西,一定要传承,发扬,那就是信心、希望和爱。人不能丧失信心、希望和爱,不能让它们黯然无光,否则,艰难的人生会更无意义,那我们活着,跟不活,都是一样的没有意义。

会宁好地方,好地方啊!

党旗在飘扬,鲜艳的红色在朝阳下熠熠生辉。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四杆旗帜排列有序,显示出对人民的坚强保卫,是党的坚强后盾。旗帜上有毛主席的话,他说:“会宁好地方,好地方啊!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会宁的名称从何而来?我从会宁县人民政府网站看到:祖厉县是会宁县之古称,有西汉安定郡与东汉武威郡属祖厉县之别。最早见诸史册记载的是《汉书·地理志》,在安定郡之条目有“祖厉,莽曰乡礼”的记载。《后汉书·郡国志》武威郡条目下有:“祖厉故属安定”的记载。可见祖厉建县悠久。北魏先祖拓跋焘曾在这里说过“从此天下就会安宁了”的话,北魏大将宇文泰下令于鹯【zhān】阴县地(今靖远县境)置会宁县,企求天下从此会永久安宁。这是会宁县名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唐宋时期,曾改为西会州、新会州之称。



细瘦的祖厉河,是干旱的会宁常态。现在的滨河路和东山、西山都栽植了树木,采用喷灌或者滴灌的方式,养活了绿色的希望。公园已经成了小县城人们散步休闲的去处。

而“会师之城”四个字在夜空中俯瞰更是抢眼。

这里有一个西岩山牌坊。

会宁县北城开发了许多楼盘,缓解了城区居民的住房压力。

长征胜利景园

      会师塔建于会师50周年的1986年,旨在缅怀长征途中壮烈牺牲的数十万红军将士。塔高达28.78米,三塔合抱象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师塔共11层,寓意红军长征时途经11个省、自治区。

      会师塔的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
      会师塔内还悬有甘肃楹联学会会长安维翰撰写的对联:
      会一二四方面红军,忆井冈举旗,遵义筹策,大渡桥横,金沙水拍,过草地,爬雪山,除腐恶,斩荆棘,长征途中三军明良遇,将相和,肝胆相照,风云际会;
       宁千万亿倒悬黔首,顾祖厉激浪,香林放彩,关川穗硕,青江风徐,去郭城,穿韩砭,越沟岔,翻坡寨,枝阳镇上全民箪壶迎,袍泽与,诗文传捷,酒看犒师。

苍松翠柏掩映中的会师塔

红军长征到达会宁县境内,经过两次较大的战斗:大墩梁战斗和慢牛坡战斗

大墩梁战斗遗址位于会宁县中川镇,距县城40公里。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后卫部队5军由通渭向会宁北进。22日,军长董振堂命令部队在华家岭一带阻击国民党毛炳文37军9个团,双方激烈战斗。23日,红5军37、39、43、45团从华家岭退到会宁县中川乡大墩梁地带,毛炳文部占据大墩梁南山向红军进攻,红军先后打退毛部5次冲锋后,突遭7架敌机狂轰滥炸,迫使红军沿杜家梁、毛牛川向会宁县城方向撒退,这次战斗红军伤亡887人,副军长罗南辉壮烈牺牲,在当地埋葬。
      慢牛坡战斗遗址位于会宁县白草塬乡四百户村,距县城70公里。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第31军91师、93师和红4军1个师在河畔镇慢牛坡设伏,阻击关麟征部,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北渡黄河。
     

新大桥的设计别有寓意。



将帅碑林

将帅碑林建于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60周年之际,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36幅,上将题词35幅,中将题词38幅,少将题词75幅,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老红军战士、社会知名人士题词130幅,共300多幅,勒刻成碑,镶嵌成林。

会师楼原为修建于明洪武五年的会宁西城门,始称西津门。红军骑兵千里奔袭会宁时,首先攻开此门,打开了胜利通道。为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解放后改称会师门。

会师楼内的展览,主要是夏云飞的遗物。

文图:张玉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