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卵巢Krukenberg瘤与主导血管征

 呀呀学不停 2023-08-29 发布于上海
卵巢Krukenberg瘤是转移性卵巢肿瘤的一个亚型,其病理特征是富含黏蛋白的印戒细胞腺癌,故而也被称作黏膜细胞癌。

源于胃癌者,约占70%,源于胃癌和结直肠癌者合计占90%。少见的原发部位恶性肿瘤包括乳房、阑尾、小肠、胆囊、膀胱、胆道、胰腺、Vater壶腹、子宫子宫颈等部位。

Krukenberg瘤临床少见,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2%。患者得到诊断的中位年龄为35-45岁,但可见于所有年龄人群。文献报告,亚洲国家发病率较西方国家高。原发肿瘤的转移途径主要为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和腹腔种植。

Krukenberg瘤80%双侧卵巢受累,肿块通常小于10cm,受累卵巢无论瘤体多大总保持卵巢原来的形状,一般包膜完整无粘连,切面呈实性胶质样。肿瘤若有卵巢间质侵犯可在卵巢表面形成种植转移灶,并呈多结节性生长。镜下瘤体主要由多形印戒细胞和呈肉瘤样外观的梭形间质细胞组成。

其临床表现差异大无特异性。近期有文献报告,近一半的Krukenberg瘤与原发病灶同步发生,甚至Krukenberg瘤是原发肿瘤的首发表现;约一半患者腹膜受累伴腹水。腹水通常是腹膜转移的晚期特征。Krukenberg瘤可引起卵巢基质反应产生激素,导致阴道出血、月经改变、多毛症和男性化。因瘤体表面光滑无粘连活动度好可导致卵巢扭转而出现相应症状。

Krukenberg瘤典型超声表现:双侧附件区边界清晰、包膜完整的、类卵巢形状的、实性或实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肿块实性成分多为均质的等或稍高回声;偶尔出现缺血坏死时,可表现为复杂的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肿块内多富血供,超声常可显示一条自肿块外往内部延申的滋养血管,该血管在肿块内逐渐发出树枝样的各级分支,文献中称这条血管为主导血管(lead vessel),主导血管征是预测Krukenberg瘤的一个有价值的超声征象;患者腹膜受累时出现腹水。


图片


图片

▲胃癌卵巢转移Krukenberg瘤,附件区显示边界清晰包膜完整的、保持卵巢本来形态的实性为主的 囊实性肿块,内部可见血流信号


图片


图片

▲胃癌卵巢转移Krukenberg瘤,附件区显示边界清晰包膜完整的、保持卵巢本来形态的实性为主囊实性肿块,内部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


图片

Krukenberg瘤主导血管征:CDFI显示一条自肿块外往内部延申的滋养血管,该血管在肿块内逐渐发出树枝样的各级分支

图片

Krukenberg瘤主导血管征:CDFI显示一条自肿块外往内部延申的滋养血管,该血管在肿块内逐渐发出树枝样的各级分支,分支血管频谱多普勒可引出低阻动脉频谱信号

后记

超声显示卵巢囊实性肿块敏感性高,因原发性卵巢癌和转移性卵巢肿瘤治疗方式不同,两者的鉴别临床意义重大。但因两者声像表现有重叠,超声鉴别诊断具挑战性。

对于卵巢Krukenberg瘤患者,超声仅依据附件肿块的声像表现,不足以准确诊断。超声显示双侧附件区类卵巢形状的实性或实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且肿块内出现主导血管(主导血管征)时,超声医生必须要想到Krukenberg瘤,需对胃进行相应检查。


一旦超声显示附件肿块,超声医生在对肿块进行良恶性的风险分层时,必须首先评估肿块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了解转移性卵巢肿瘤的一些具有共性的超声表现,对超声医生很有帮助。Testa等人报道,源自胃癌、乳腺癌、淋巴瘤或子宫或宫颈恶性肿瘤的转移性卵巢肿瘤,几乎都是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实性或实性为主的囊实性病灶,且血管化程度高(富血供),而源自结肠、直肠、阑尾或胆道恶性肿瘤的转移性卵巢肿瘤,大多数为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的多房囊性或囊性为主的多房实性病灶,血管化程度低(乏血供)。


卵巢Krukenberg瘤患者预后差,多在确诊后2年内死亡。


参考文献:

1.Testa AC, Ferrandina G, Timmerman D, Savelli L, Ludovisi M, Van Holsbeke C, et al. Imaging in gynaecological disease, 1: Ultrasound features of metastases in the ovaries differ depending on the origin of primary tumour. Ultrasound Obstet Gynaecol. 2007;29:505–11.

2.Zulfiqar M, Koen J, Nougaret S, Bolan C, VanBuren W, McGettigan M, Menias C. Krukenberg Tumors: Update on Imaging and Clinical Features. AJR Am J Roentgenol. 2020 Oct;215(4):1020-1029.

3. Brown MH, Dustin ML. Steering CAR T Cells into Solid Tumors. N Engl J Med. 2019 Jan 17;380(3):289-29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