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分享:卵巢库肯勃瘤

 小波H 2023-09-22

病例回顾


女性患者, 55 岁,以「 胃癌术后 1 年余,右下腹疼痛 20 余天」为主诉就诊,来我科行妇科超声检查。
既往史

患者胃低分化腺癌术后 1 年余。
查体

左附件区触及一 5cm 左右包块,质硬,固定,无压痛;右附件区触及一 6cm 左右包块,质硬,固定,无压痛。
超声所见

双侧卵巢显示不清,双附件区可见低回声团块,左侧大小 4.2cm×3.0cm ,右侧大小 4.7cm×3.7cm ,界清,内回声不均匀,内均可见无回声区,可见少许血流信号。(见图 1-2 )盆腔内可见少量无回声区,透声好。

图片
图 1 双附件区肿物二维声像图
图片
图 2 附件肿物彩色多普勒图
超声提示

双附件区低回声团块,结合病史考虑库肯勃瘤。
盆腔少量积液。
病理

(冰冻右附件)及(冰冻左附件)低分化癌,结合临床病史、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符合转移性低分化腺癌(Krukenberg 瘤),考虑为胃癌转移。

病例讨论

凡原发肿瘤的瘤细胞经淋巴管、血管或体腔侵入卵巢,形成与原发病类同的肿瘤,且两者间没有解剖部位关系,则称为卵巢转移性肿瘤。
卵巢转移性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 5%-10% ,可由胃肠道、乳腺、生殖器、肺、肾、胆道、 胰腺、淋巴瘤等癌肿转移到卵巢,其中来自胃肠道最多见,占卵巢转移性肿瘤的 67% ,占卵巢恶性肿瘤的 54% ,占卵巢全部肿瘤的 13% 。
其中把胃肠道、乳腺、胆囊等来源的转移性肿瘤称为库肯勃氏瘤(Krukenberg 瘤)。
病理学特征

大体标本呈肾形或扁椭圆形,表面光滑或结节状,切面为实性的半透明胶质样,部分肿瘤纤维间质呈纤维瘤样改变,可见大量弥漫性或聚集成团的印戒状腺癌细胞,散布于增殖的梭形 卵巢间质细胞之间。
库肯勃瘤的组织学诊断标准
1.肿瘤生长在卵巢内;
2.镜下见印戒黏液细胞;
3.卵巢间质伴有肉瘤样浸润。
临床表现

进展较迅速,病程较短,患者常有腹部包块、腹胀、腹痛、周围脏器压迫、恶病质等表现。
超声表现

1.多数为双侧卵巢受累;

2.肿块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

3.肿块有包膜;

4.肿块以实性为主的低回声肿物,肿块内部液化坏死时,内可见无回声区;

5.部分肿块内部可见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无回声区,壁薄,内透声好,为印戒细胞分泌粘液形成的潴留性囊肿或粘液池,此是卵巢库肯勃氏瘤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

6.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物内血流较丰富,位于瘤体中心向四周呈反射状分布,动脉血流为高速低阻型;

7.盆腔内可见游离积液。

鉴别诊断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单侧多见,边界清晰,内回声较均匀的低回声肿块,肿块后方回声轻度增强;部分卵泡膜细胞瘤可呈囊实性,实性部分可见少许血流信号,探及低速中等阻力血流频谱。
卵巢透明细胞肿瘤
好发于绝经前后,单侧多见;卵巢透明细胞肿瘤有三种类型,包块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良性多为混合性或囊性为主肿物,恶性多表现为以实性为主,内部血流也较丰富。
浆膜下肌瘤

当浆膜下肌瘤较大时,卵巢受压,难与卵巢转移瘤相鉴别。浆膜下肌瘤生长缓慢,超声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半环状血流信号,常为中等阻力动脉型血流。
在平时妇科检查中,发现附件区肿块时,应仔细辨别肿块与卵巢、子宫的关系。通过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了解肿块的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及血供情况,并观察肿块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关系。通过询问病史,对肿块是否为转移性做出一定的判断。
库肯勃瘤是消化道来源的卵巢转移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若能正确诊断、及时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同时为寻找原发灶提供依据,赢得治疗时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