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环境中不宜使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后者的 C3A 含量很低,而混凝土中的C3A 却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抗氯盐的能力。海水中的氯化物能够减轻硫酸盐的作用,这时采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的效果不良。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条文说明7.2.1、 硫酸盐对混凝土的化学腐蚀是两种化学反应的结果:一是混凝土中的水化铝酸钙起反应形成钙矾石;二是与混凝土中氢氧化钙结合形成硫酸钙(石膏) ,两种反应均会造成体积膨胀,使混凝土开裂。当含有镁离子时,同时还能和 Ca(OH)2 反应,生成疏松而无胶凝性的 Mg(OH)2 ,这会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并加剧腐蚀。硫酸盐对混凝土的化学腐蚀过程很慢,通常要持续很多年,开始时混凝土表面泛白,随后开裂、剥落破坏。当土中构件暴露于流动的地下水中时,硫酸盐得以不断补充,腐蚀的产物也被带走,材料的损坏程度就会非常严重 相反,在渗透性很低的黏土中,当表面浅层混凝土遭硫酸盐腐蚀后,由于硫酸盐得不到补充,腐蚀反应就很难进行 条文说明:当结构所处环境中含有多种化学腐蚀物质时,一般会加重腐蚀的程度。Mg2+ 和 SO42-同时存在时能引起双重腐蚀。但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有时也可能产生相互抑制的作用。例如,海水环境中的氯盐就可能减弱硫酸盐的危害。 《GBT 50476-2019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 《GB/T 748-2023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在硫酸根离子、氯离子介质腐蚀条件下,提出桩身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的措施是个治本的办法,当已能满足防腐蚀性能要求时,可以不再考虑其他防护措施,。 ①在硫酸根离子介质腐蚀条件下,桩身可采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混 凝土或掺入抗硫酸盐的外加剂、矿物掺和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制作。 ②在氯离子介质腐蚀条件下,可在混凝土内掺入钢筋阻锈剂、矿物掺和料。 硫酸根离子和酸性介质(pH值)对混凝土的腐蚀,本标准采用了增加混凝土腐蚀裕量的措施;而氯离子是对钢筋的腐蚀,不推荐采用增加混凝土腐蚀裕量的措施。 《GB/T50046-201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 1. Cl-介质:Cl-的渗透能力很强,在有电解质(水)的情况下,它可与铁发生电化学作用生成氯化亚铁,之后在有氧与水的情况下,电化学作用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无粘结性能的氢氧化铁,Cl-可被置换出来,而后又会去腐蚀钢铁,生成氯化亚铁,如此不断腐蚀。所以有Cl-的含氧水的腐蚀性很强:如果水中缺氧,则只能生成氯化亚铁,附在钢铁的表面上,腐蚀性减弱。 2. SO42-介质:硫酸盐对混凝土的腐蚀主要是石膏结晶腐蚀和钙矾石结晶腐蚀:①SO42-与水泥中的Ca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钙,进而形成二水石膏(CaSO4·2H2O)结晶,体积膨胀1倍多;②硫酸钙与水泥石中的铝酸三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铝酸钙(钙矾石),结晶膨胀力达20MPa。除了上述两种腐蚀机理外,还有碳硫硅钙石型腐蚀,混凝土破坏的形式不是胀裂,而是酥化,这与混凝土所用的碳酸盐骨料和粉料以及水泥中的碳酸盐含量有关。 3. pH值介质:混凝土是碱性材料,理论上是不耐酸的,即使掺入某些外加剂可能提高一点耐酸性能,但也不能认为它是耐酸的。虽然可以采用增加混凝土腐蚀裕量的措施,但碱性的混凝土在未硬化之前便与酸性溶液接触,产生酸碱中和作用,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4 .CO₂介质:碳酸(及CO₂)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碳酸钙,其体积比氢氧化钙体积增大12%,使混凝土表面比较密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混凝土的碱性下降了。侵蚀性CO₂可将混凝土表面难溶的碳酸钙作用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使混凝土深层内的氢氧化钙裸露,又会与碳酸(及CO₂)作用生成碳酸钙薄层,这一薄层又会被侵蚀性CO₂作用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如此反复不断进行,直至使混凝土完全破坏。 《DBJ∕T13-200-2014 桩基础与地下室结构防腐技术规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