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故事 | 执行,始于认知

 中外管理传媒 2023-08-30 发布于北京

不管是改变想法或者行为,其实都是为了促成改变认知。只改变外在行为,并不是真改。只有改变行为背后的认知,才是从根本上改变。所以执行,始于认知,终于标准。

 

文:中外管理传媒 任慧媛 杨光

来源:摘编自中外管理出品《太平洋精锻的故事与哲理》

哲理的故事:

2011年下半年,太平洋精锻成立质量奖申报团队,开始申报江苏泰州姜堰区“区长质量奖”,结果经过两次申报才算通过。到了2014年,申报江苏泰州“市长质量奖”,却又落选了。2015年,再一次申报,再一次落选。这让他们在不甘心之余,不得不开始反思起自己之前的做法。

精锻精品,精益求精,质量一直是太平洋精锻追求的根本。既然政府质量奖是质量领域的最高奖项,《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质量奖的评审准则,而太平洋精锻早在2004年就导入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怎么会通不过呢?!

还别说,在起初的几年时间里,公司的管理者,特别是中层管理者对卓越绩效标准和质量奖的认识确实是模糊的,以为树立卓越绩效标准就是为了申报质量奖,只要符合各类体系认证就能通过审核,而申报质量奖能不能成,那是质量部门自己的事。所以,他们还停留在“就事论事”“各自为战”的阶段。于是,屡报屡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各类体系认证只是符合性的审核,而质量奖重在绩效体现,体系认证好不一定绩效好,而绩效卓越则一定是体系有效。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有了质量,没有市场可以创造市场,没有质量,已有市场也会失去。”董事长夏汉关非常明确地指出了问题。

也就是说,当初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只是种下了种子,却没有开出花结出果来。

于是,全公司上下这才开始系统地推进卓越绩效管理。一方面学习卓越绩效标准、世界一流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并根据卓越标准逐条与公司的现状进行对比。然后请外部的卓越绩效管理团队、专家对公司的现状进行诊断和提升。另一方面向历年来获得国家质量奖和省长质量奖的一流企业学习与对标。

很快,效果开始显现。太平洋精锻不仅在2016年获得了泰州市“市长质量奖”,而且紧接着就在2018年获得了江苏省“省长质量奖优秀奖”,2019年成功获得了江苏省“省长质量奖”。

“创建质量奖不是目的,关键是创建过程的探索求是,对质量工程的感悟求真,对品牌建设的持久追求,对质量理念的初心传承。”夏汉关总结说道。

好事多磨,正是10多年的申报质量奖的历程,推动了太平洋精锻的质量建设与管理走向了卓越。追求品质、追求卓越绩效、铸锻品牌永远在路上。未来太平洋精锻还将继续登高望远,追求“中国质量奖”。





故事的哲理:

不管是改变想法或者行为,其实都是为了促成改变认知。只改变外在行为,并不是真改。只有改变行为背后的认知,才是从根本上改变。所以执行,始于认知,终于标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