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你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啥结局

 历史探奇 2023-08-30 发布于河南

蜀汉灭亡时,后主刘禅投降,然而投降并未带来和平和安稳,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个个结局都很惨!

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便在后主刘禅的精心图治下一路走向衰弱,后来邓艾大军南下,刘禅更是放弃了抵抗。

将蜀汉的江山白白送给了别人,毫不顾忌祖上颜面,只为自保。然而投降之后的果子并不好吃,你看看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啥结局?

刘禅投降之后,他的儿子女儿到底经历了什么,以至于没有一个得以善终!

力排众议的刘禅

此时邓艾的大军一路南下,而蜀汉竟无一人可与之匹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和诸葛尚已经在绵竹一战中为国捐躯,国家已经岌岌可危了。

此时的刘禅召集各位大臣商议大事,众位大臣尽管意见不合,但此时团结一致,为保蜀汉基业商寻良策。

就在这时,后主刘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要不咱们投了吧,打又打不过,投了还能混个王侯之类的官爵,活着多好呀!

此言一出,一些主降的软骨头立刻冒了出来,说着什么战争会引起大量的伤亡的话,不得不说,那道貌岸然的样子,还真像是为了蜀汉的百姓和子民。

但毕竟刘关张的遗风犹在,大部分人还是主张决一死战,其中最坚定的当属刘禅的第五个儿子刘谌,他和众多主战派一样极力劝阻父亲刘禅,但丝毫动摇不了刘禅自保的决心。

毕竟“扶不起的阿斗”可不是盖的。最终,掌握着实权的阿斗,不顾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向邓艾大军投降,蜀汉彻底灭亡。

而那个不愿愧对祖宗先烈的5子刘谌,更是在祭祀刘备的昭烈庙里自杀殉国。

而阿斗在投降之后,便迁居洛阳,被司马昭所“监禁”,而他也被敌人封为了“安乐公”,此安乐便出自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之后,尽管刘禅向司马昭表示自己“乐不思蜀”,但安乐二字往往是灾难的开始。

敌军入城

首先受到灾难的便是蜀汉的老百姓。邓艾大军拿下成都之后,借着清剿残余势力为由,对成都的老百姓进行屠杀,一时之间整个成都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那个在和平时期,搜刮民脂民膏的刘禅政治集团为了保命投降了,战争来临之时,受到迫害的首先就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

大军入城之后,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民女,因为一个政治集团的无能所导致的结果,却需要半个天下的老百姓来承担,刘禅集团的昏庸无能在此刻尽显。

但刘禅投降之后,还是有人为了复国大业而努力,那便是大将军姜维和太子刘璿了。

太子刘璿曲线救国

此时的“安乐公”虽然已经被司马父子监禁在了洛阳,但太子刘璿不愿做亡国之臣,依旧四处奔走,为蜀汉的复兴尽绵薄之力,而蜀汉大将军姜维和太子坚定地站在了一起。

表面上,刘璿和大将军姜维是顺从了刘禅的命令向司马昭大军投降,但实际上两人所投靠的是钟会。

钟会是司马昭派来攻打蜀汉的另外一个将军,邓艾首先长驱直入让刘禅投降,如此功劳自然惹得邓艾的嫉妒,和邓艾属于竞争关系的钟会早早就想着如何陷害邓艾了。

况且钟会早有反叛之心,姜维和太子刘璿都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在二人的一顿奉承和挑拨之下,钟会开始出手了,他的首先的目标就是干掉自己的竞争对手邓艾。

首先,钟会在剑阁拦截了邓艾给司马昭的的奏章和书信,稍加修改之后,向司马昭发了过去,其间语句多有居功自傲之意,用以借此引起司马昭对于邓艾的不满。

然后,又将司马昭的回信拦截,修改之后送至邓艾之处,这样就成功地挑拨了司马昭和邓艾的君臣关系。

最终钟会更是派遣手下卫瓘去抓邓艾,邓艾手下都以为来人是奉了司马昭的命令,所有未曾阻拦。

就这样,在钟会的骚操作下,邓艾被他押送至京师,除去了大敌邓艾,钟会认为自己就再也没有对手了。

此时的司马昭也对钟会生疑,准备派遣大军前来缉拿钟会,这也正是太子刘璿所期待的,等司马昭和钟会拼得两败俱伤之际,自己召集人马一呼百应,则蜀汉的复兴便有希望了。

事情败露 太子惨死

此时的钟会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成为刘备,执掌蜀汉的景象了。

这天,钟会准备好铠甲和兵器交给姜维,这两个各怀鬼胎的同道中人这几年关系很亲密:“大将军,司马昭马上就要打来了,如若将司马昭击退,那么西南蜀地,将会是你我二人的了。”

钟会虽然和姜维志趣相投,但他对姜维还不是很信任,正好司马昭要打来了,姜维作为曾经的蜀汉大将军,不立个军令状怎么都说不过去。

接受了钟会的铠甲和兵器后,姜维也作揖表示:大业不远矣!此时的太子刘璿也仿佛看到了复国曙光一样,内心虽然喜悦,但他不敢有丝毫外漏。

忽然,城墙外面传来一阵骚乱,一群士兵在魏将的带领下冲了进来。原来,钟会谋反的消息被亲近之人泄露了,被钟会所囚禁的魏将胡烈之子胡渊更是率领士兵杀了过来。

在一阵阵刀光剑影中,钟会很快就被乱兵砍死了,而所依附钟会的姜维和太子刘璿也被乱兵所杀,刘璿的妻子儿女无一幸免。

安乐公的安乐而去

随着安乐公前往洛阳投降的还有刘禅的四个儿子,这其中最得志的便是六儿子刘恂了。

公元259年,刘恂被册封为新兴王,那时蜀汉虽然衰弱,但还没灭亡,刘恂的生活质量自然高的离谱,蜀汉灭亡后,他和父亲一样,被迫迁往洛阳,接受司马父子的监禁。

而“安乐公”刘禅,尽管乐不思蜀,但身份依旧尊贵,荣华富贵不差以往。

公元271年,在父亲刘禅安乐而死之后,刘恂更是继承了父亲“安乐公”的地位,成为迁往洛阳的几位兄弟之中混得最好的一人。

但上天是有因果的,刘禅自己的昏庸无能导致了那么多蜀汉百姓的悲惨遭遇,难道百姓就活该吗?

当然不会,刘禅那几位投降的儿子最后也是死于安乐。

永嘉之乱的到来

作为安乐公的四个儿子,即便被司马父子所看管,但保住性命并非难事,可为何会安乐而去呢?

没有多久,历史上著名的永嘉之乱便来临了,在这场匈奴的入侵之下,刘禅的四个儿子及其子孙全部死于战乱,此时,刘禅一脉全断了。

他们分别是安乐公刘恂,曾经的安定王刘瑶、上党王刘虔、以及新平王刘瓒。唯一没有经历蜀汉灭亡的儿子叫刘瓒,虽被刘禅封作西河王,但去世较早。

或许是上天看不下去了,一个不负责任而投降的亡国之君,为何可以活的这么幸福,后半生安享晚年不说,连其子孙也能快乐幸福。

所以上天出手了,派遣匈奴之手让刘禅一家绝后。那刘禅的2个女儿又得到怎样的处境呢?

刘禅的女儿大多都是政治婚姻的工具,一个女儿嫁给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而诸葛瞻在和邓艾大战的时候便战死为国捐躯了。

另外一个女儿也嫁给了关羽的孙子—关统,但关统不知为何没有自己的儿子,这就让人不了解其中的原因了。

刘禅一家死的不冤

刘禅不顾祖宗颜面和成都百姓的死活,投降邓艾,只为自保。

但往往为自己的人,上天都不会帮他的忙,尽管自己安享晚年,但却被史书喷了几千年,其子嗣也在后续的战乱中,一个个丧失性命。

司马昭在攻打蜀汉之时便对蜀汉大将军姜维进行了调侃:“连诸葛亮都没带得动刘禅这头猪,你一个姜维凭什么?

但让姜维想不到的是,刘禅连一个自己失败的机会都不给自己。人越处于高位,就能量越强,地处高位的人无有所作为,就连上天都是看不下去的。

为刘禅的昏庸无能承担代价的并不全是刘禅,还有那些无辜惨死在邓艾大军刀剑下的老百姓,更多的是被邓艾大军所掠夺的牛羊、财富和女人。

那些无辜死去的生命,刘禅就不应该负责吗?他用什么去见九泉之下的老父亲,还有那个客死他乡的诸葛丞相,有对得起哪个为了蜀汉失去生命的将士。

吃着老百姓的,住着老百姓的,敌人一来立马投降,这样的政府要它有啥用,刘禅一家死的不冤,只能说是上天有眼。

从天道轮回的角度来看,或许那匈奴就是天降的神兵吧,他们是来为成都无辜死去的老百姓复仇的。

无论天下兴亡多少事儿,最终苦的都是百姓罢了,生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应当庆幸,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开心快乐就好。

发布于:广东省
首赞
+1

 阅读 (1.2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