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上常用的安眠药及其特点,一文总结

 涂鸦吧 2023-08-30 发布于重庆
1、劳拉西泮:

属于短至中效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松弛骨骼肌、抗惊恐、抗震颤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尤其适用于睡眠浅、易醒和晨起需要保持头脑清醒的失眠症患者。

2、米氮平:

为抗抑郁药,属于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剂,可拮抗H1组胺受体,具有一定镇静催眠作用。适用于‬抑郁症的发作,对症状如快感缺乏,精神运动性抑制,睡眠欠佳,早醒,以及体重减轻均有疗效,尤其适用于重度抑郁和明显焦虑、激越及失眠的抑郁患者。

3、阿戈美拉汀:

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物,属于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和5-HT2C受体拮抗剂,可通过激活褪黑素1和褪黑素2受体, 可以提高睡眠质量,恢复生物节律,推荐作为伴有睡眠障碍抑郁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能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连续性。

4、右佐匹克隆:

为新型非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起效迅速,口服后慢波睡眠的比例增加,快速眼动相睡眠并不减少,从而有效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加深睡眠深度,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失眠。右佐匹克隆能够诱导睡眠始发,治疗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半衰期相对较短,次日残余效应被最大限度地降低,一般不产生日间困倦,产生药物依赖的风险低。

5、唑吡坦:

为新型非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起效迅速,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适用于短暂性、偶发性失眠症或慢性失眠的短期治疗。该药能明显缩短入睡所需时间,减少夜间醒来次数,增加总的睡眠持续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滥用风险、撤药反应和耐药性的发生风险低,推荐剂量下具有较低的日间镇静残留风险,不改变睡眠结构和睡眠时相,停药后很少产生失眠‬反弹。

6、阿普唑仑:

属于中效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可产生近似生理性睡眠,明显改善缩短入睡时间,延长总睡眠时间,减少夜间觉醒和早醒次数,改善睡眠质量,适用于失眠症和焦虑症,尤其适用于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或伴有焦虑的失眠症患者。

7、艾司唑仑:

属于中效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催眠作用温和,选择性高,安全范围大,对呼吸抑制小,不影响肝药酶活性,适用于‬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

8、多塞平:

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具有一定的抗焦虑和镇静作用,可用于镇静催眠,改善成年和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近年已作为治疗失眠的推荐药物之一,尤其‬适用于睡眠维持困难的失眠症患者。

9、雷美替胺:

属于褪黑激素受体激动剂,能增加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从而减少失眠,无药物成瘾和依赖性,是首个没有列为特殊管制的非成瘾失眠症治疗药物。

10、替马西泮:

属于中效的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具有镇静催眠作用,适用于睡眠习惯突然改变时预防或治疗失眠,也可用于手术前催眠,还可用于焦虑症。

11、苏沃雷生:

属于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可以促进睡眠,减少睡眠起始和睡眠后醒来的潜伏期,而不会破坏睡眠结构,适用于治疗以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的失眠。

12、扎来普隆:

属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适用于成人入睡困难的短期治疗。在所有安眠药物中,本药导致日间残留镇静作用的风险最低,对于记忆力以及精神活动的影响最小,不会造成认知方面的损害。

13、氟伏沙明:

是一种抗抑郁药,属于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通过CYP1A2影响褪黑素在肝脏的代谢,提高血清褪黑素浓度,改善睡眠和生物节律,尤其适用于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和强迫障碍的治疗。

14、曲唑酮:

是一种抗抑郁药,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能选择性拮抗组胺H1受体,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能够显著地延长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中的觉醒次数和时间,提高深度睡眠,改善整体睡眠效率。适用于抑郁障碍伴发失眠、抗抑郁药引起的失眠、广泛性焦虑障碍、焦虑障碍伴发失眠、失眠障碍等。

15、佐匹克隆:

属于非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作用迅速,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能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夜间觉醒和早醒次数,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次日残留作用的患者,是老年人首选镇静催眠药。

16、奥沙西泮:

是苯二氮䓬类催眠镇静药,属短、中效药,是氯氮䓬、地西泮的体内活性代谢产物,主要用于短期缓解焦虑紧张,激动,也可用于神经官能症、失眠、癫痫及焦虑伴抑郁的辅助治疗,并能缓解急性酒精
戒断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