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渡渡】大黄狗

 语文渡渡李亚平 2023-08-31 发布于山东

大黄狗

李亚平

大概世上没有孩子不喜欢小动物的。也许在孩子的眼里,小动物与人本没有什么分别,它们能感知,会观察,懂交流,知感恩,有智慧,甚至在品行上也不输人类。在所有被人喜爱的动物中,大概要属狗跟人的关系最铁了。
小的时候,我家养着一只大黄狗。身高约有六十公分左右,和一两岁岁的孩子差不多高吧。然而情商和智商都比小孩子要高得多。在它青春期的时候,特别喜欢跟在人屁股后头转。人到哪里,它就到哪里。人下地,它也下地。人进屋,它也进屋。人串门,它也串门。人赶集去,它也赶集去。随着它的个头越来越大,人对它也不知产生了厌烦还是畏惧,有一次,爸爸竟呵斥了卧在饭桌一边的大黄狗,让它出去。从那以后,它就再也没进过屋。弟弟可怜它,常常把好吃的东西比如蛋黄之类偷偷送给在门外等待的它吃。于是,它便非常关注弟弟的行踪。弟弟一出门,它必然站起来小跑着相送到大门外;弟弟一回家,它必然立起身子来拥抱他。幸亏几十年前人们的生活都很土,弟弟一点儿也不嫌弃大黄狗爪子上粘带的黄土。
那时候我们经常在农闲的时候全家一起去看姥姥。姥姥家离我们的家有十里多地。一路上,我们骑着自行车在前面谈笑,大黄狗就在后面乐颠颠地跟着跑。穿过两边排着大杨树的枣曹线,穿过绿柳婆娑的金司路,拐上被绿海包围的田间路,我们和大黄狗一起浩浩荡荡地开进姥姥家。
尚未嫁人的小姨总是一见了我们就哈哈笑着说:哟嗬,带着狗来走亲戚啦!把我们领进屋,给我们倒水喝,拿馓子或者炒花生招待我们。大黄狗便在院子里找个不碍事的角落卧下来休息,红布一样的长舌头一扇一扇,仿佛到了自己家里一样安心。
我们和姥姥说话,它卧着;我们一起吃饭,它卧着;直到我们离开姥姥家,如果弟弟不在就餐时偷偷溜出来给它送吃的,它会一直卧着等我们。
那时候的农业税叫“提留”,按人头交,我们家人口多,交的提留也多。有几年简直吃不饱。连馒头也不舍得多吃,盐也不舍得多放,咸菜几乎成了主菜。人不够吃的,大黄狗就更遭殃。于是,我们再到姥姥家走亲戚的时候,姥姥就会对我们说:想姥姥啦!大黄狗都比你们来得勤!我们来得勤有什么好处呢?不仅没有好吃的带给姥姥,临走还要带上姥姥的咸菜,甚至姥姥亲手蒸的馒头。每逢这时,大黄狗会站在一边歪着头观察这一切,它懂得,我们和它一样,都是来找姥姥要吃的来了。
后来日子总算达到了温饱。我们家不光养得其黄狗,还养了一只耕牛。是那种半大的牛犊。在我们的眼里,显得很高大壮硕,然而爸爸妈妈还不舍得让它下地干活,说它太小,还得长长个子呢。这时候,我们就会看看自己,感觉自己在爸爸妈妈眼里也许和小牛犊一样,需要再长长个子吧。然而大黄狗仿佛听得懂爸妈的话,冲着牛犊“汪哼汪哼”叫几声,意思好像说:它还需要长个子?!比我大到天上去啦!
当我们给黄牛弟弟铡草料,喂豆饼,喂水,大黄狗会跟着我们屋里院外的从头跑到尾,观察我们给黄牛的待遇,一点一滴都不放过,甚至立起身子用两只前爪扒住牛槽边缘往里看,似乎在衡量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时不时地叫两声,大概总是嫌给黄牛吃得多了些。想想也是,个子那么大,每天吃那么多,又不下地干活,也不会看家护院,这黄牛在大黄狗眼里实在不应该有那么高的家庭地位,享受着主人的精心伺候。大黄狗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啊。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那时候,每个农家院都是一座小型动物园。除了跟着孩子们跑来跑去的狗,每家还都会喂一两只猪,十来只芦花鸡,六七只鸭子,三两只鹅,四五只羊,我们家还喂过毛驴,喂过大叫驴,喂过小矮马。我们总能从爸爸妈妈对待家禽家畜的态度上观察到做人的原则。比如,下班晚了,妈妈会说:家里鸡饿了一天,上架也睡不好觉,人不吃也得喂喂它们。寒风刮起来,爸爸会说:,这个冷劲!我得给牛棚搭上塑料布去。妈妈会叮嘱他再覆上一层草苫子。春草长起来,妈妈会说:去地里薅点青草给羊吃,吃了一冬天麦秸了,也该换换样了。在爸爸妈妈眼里,家禽家畜都是家庭成员的一部分,不仅不能饿着,而且要呵护善待。这方面爸爸总是做得最差,他是个急性子,见不得猪挑食,羊乱蹦,常随手拿个东西教训它们一下,妈妈总会责怪他:小孩似的,跟个猪生气,跟个羊过不去,你还算个人吗?爸爸就会撒了脾气,干别的事情去了。
然而,管住猪鸡牛羊的非大黄狗莫属。猪跳出圈,大黄狗会把它咬回去,鸡不回家,羊不回家,大黄狗会把它们圈回家,和大黄狗配合的是白鹅,每当大黄狗旅履行管家职责的时候,鹅们会制造舆论攻势,嗡啊嗡啊”的叫声里充满了严厉的责备,与此同时,它们会展开洁白而长的翅膀裹扇那些在外面玩得晕了头的家伙,一直到把它们扇回院子为止。
大黄狗不止管着白天的秩序,也捍卫着夜晚的家园。每天早晨,不是妈妈起得早些,就是爸爸起得早些,而我们还躺在床上,享受睡眠余趣的时候,常听到爸爸或者妈妈惊叹一声:哟呵!门后头一个大死老鼠!准是大黄狗咬死的。爸爸会说拿铁锨把它铲出去妈妈一边铲死老鼠,一边感叹:咱的大黄狗真是仁义,白天看家,晚上逮老鼠,比人都强。如果这时我们起来找大黄狗,会找不到它,因为它早躲到狗窝里睡觉去了。早晨是大黄狗下班的时间。家园会自动按序运转,用不着它来操心。
大黄狗虽然聪明尽职,可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一次,大舅到我家来。大黄狗对亲戚从来不咬不叫的。可是那段时间大舅好几个月没来了,大黄狗大概忘记了大舅身上的气味。加上大舅进院子没有高喊一声打招呼,弟弟到姐姐家来,还用客气地招呼吗?可是大黄狗却把大舅当成是强闯民宅的不法之徒。油灯初亮的农家院里,大黄狗不知从哪个角落冒出来,悄悄潜行到大舅身后,冲着脚脖子就是一口,把大舅的腿咬出了血。这件事,是大黄狗一生当中无法抹去的污点。爸爸妈妈听到院子里响起“哎哟”的一声,赶紧开门出来看,只见黑暗中有个人蹲在地上,捂住了脚脖子痛得叫唤,忙问:谁呀大舅哼哼着说,二姐姐。妈妈吓了一跳叫大黄狗给咬着啦?!爸爸早不做一声拿起靠在院墙上的铁锨朝着不远处的大黄狗扔了过去————你咬!
铁锨没有砸到大黄狗,却刺伤了大黄狗的自尊心。一连几天,大黄狗都卧在墙根不吃东西。弟弟逗它,它也只微微用尾巴扫地面,强颜欢笑,不站起来拥抱弟弟了。
过了好一阵子,也不知道到底多少天,也不知道大黄狗如何过去了这一关,总之,它又开始围着我们转了,又站起来跟弟弟拥抱了。
连大黄狗都有伤心的日子,更不要说人生了。
我们家的黄牛是个没脑袋的家伙。有一次,它竟然挣断了拴它的绳子跑掉了。妈妈回到家,看不见牛,吓慌了神。一路唤着牛的乳名找出去。找啊找,从西街转到南街,又从南街转到东街,直转回到家来,没有找到,妈妈只好到邻村里去找,找了几个村,过了洪卫河,来到了郝古洞,听到有牛叫声,妈妈立刻听出了是自己家的牛,就到那家去索要。那户人家不给。说是自己家的牛。妈妈万般无奈,只好回来。第二天买了礼物复又到那家看望,人家才说牛踩坏了他们的庄稼,所以才不想给。见妈妈也是通情理的人,也就给了吧。妈妈牵了牛回来。一家人见牛失而复得,欢天喜地。却不见了大黄狗。妈妈叫起来:大黄狗跟着我出去找牛了。没回来吗?这都过去两天一夜了。到哪去了呢?不会走丢吧?于是,连大人带孩子,我们全家出动又去找大黄狗。大黄狗是我家的功臣。是能臣良将。是得力的管家。还是我们的情感伴侣。在我们几个孩子的眼里,牛可以找不到,大黄狗绝不能丢失。
妈妈复又穿过洪卫河上的桥,找到郝古洞村,可是没有见到大黄狗的踪影。半夜,妈妈精疲力尽的回家来,哀叹说:这回大黄狗是找不到了。多好的一只黄狗啊,丢了!都是这头牛的事。说着,哀怨地看了牛棚一眼。那头笨牛早无知无觉地睡着了。它不知道为了找它,我们的大黄狗也许将永远流浪,也许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都快恨死这蠢牛了。
 
一个多月后,就在我们已经开始将大黄狗淡忘的时候,一天夜里,妈妈听到院门处仿佛有狗的哼唧声,躺着说了句:不会大黄狗回来了吧?我怎么听着有狗的动静呢?爸爸说快睡吧,一个多月了,哪还能回来?你的幻觉吧。又过了一会儿,妈妈终是不放心,她悄悄披衣起来,打开了房门,走进漆黑的院子,听到哼唧声又响起来,便三步并两步地去开大门,果然见一只狗卧在地上哆嗦,不是我家的大黄狗还能是谁家的狗呢?妈妈回屋拿了手电筒照向已经站不起来的大黄狗,只见它浑身湿淋淋的,大概刚才洪卫河里游上来,深秋的风已经很冷,狗身子拼命地哆嗦,爸爸也起来了,赶忙把狗抱到屋子里,吩咐我们起来抱柴火给狗烧火取暖,惊呆又惊喜的我们早就下了床,站在旁边看,听到命令,也不怕黑了,大着胆子冲到院子外面抱来棒子秸,放到堂屋地上,爸爸便擦燃一支火柴,点燃——
空荡荡的堂屋里顿时绽放出光明的火焰,暖气涌向屋的四角,包裹着火堆旁瑟瑟发抖的大黄狗。
我们陪伴着大黄狗烤火,一直到凌晨。几乎烧掉了半个月的柴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