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公开审判 | 宇帆·早茶夜读

 早茶夜读 2023-08-31 发布于北京

 

第1355夜


时间:1933年4月14日
地点:南京

一场公开审判

 文 / 宇帆

手中的怀表指向9时,没等黄包车停稳,我便起身往下跨,险些踩空。这日南京城大雨瓢泼,我看着眼前江宁法院的大门,深吸一口气,将胸前的相机遮掩在怀里。

“老天,你总算到了!

是《大公报》的记者,此次拐弯抹角托同学帮忙,最后找到他,让我扮作他的助手一起进去。不然,我这样的普通学生可没机会见证“清共以来第一起巨案”的审判现场。

“抱歉抱歉,路上实在堵。开庭了吗?

“马上开始了,咱们赶紧进去。

法庭旁听席只能容纳百余人,可一进审判庭,过道上、窗户外,都挤满了来旁听的人。

“这回可是聚齐了,尤其是镇江、苏州、无锡、上海的各大小报,估计全部出动,谁不想亲眼看看这位当年五四运动旗手的风采。

9时10分,审判长、推事、检察官以及被告律师等人就座。其他几人我都不认识,可那被告首席律师席上坐的可是章士钊先生,我在报上见过的,他旁边还坐着4位律师。我赶紧拿起相机对准被告律师席按下快门。

9时20分,仲甫先生由两名法警带上法庭。因仲甫先生有旧病,审判长准许让他坐在椅子上回答问题。

距离仲甫先生在上海租界被抓捕、后转押南京已过去6个月。他穿着灰色棉袍、棕色裤子,留有一寸长胡须,神态镇定自若。

“看着精神还不错,应该没在狱中受苦刑……”我低声自言自语道。

“小兄弟你不知道吧,”旁边一位拿着纸笔正奋笔疾书的记者似乎听见了我的低语,转头看了我两眼,“仲甫先生暂押上海公安局侦缉队的时候,何部长周围的青年军人可都慕名涌去,请他签名题字呢,那场面……啧啧。用刑?国内外全社会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没承想有人搭话,我怕被人发现给《大公报》记者招惹麻烦,本不欲接话,可看他那样子,仿佛亲眼见到了一般,我没忍住问了句:“真的吗?

“那还能有假?”他仿佛怕我不信,“就连何部长也要了一幅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据说何部长满意得很,这字就挂在他办公室里。何况仲甫先生在狱中是被允许接受探监的,我们有同事都去探访过了,态度安闲,看着像跟住在学校宿舍没大差别。欸小兄弟,你哪个报社的,咋都不知……”

没等他问完,正好9时30分,书记官宣布开庭,全场寂静。我赶紧悄悄往旁边挪了挪。

检察官先宣告各被告人逮捕过程,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第六条及第二条第二款”提起公诉,然后审判长逐一审问。仲甫先生是第一个被传讯的,每个回答都是极短的词句,他背挺得笔直,坐在那里,不卑不亢,毫无惧色与犹疑。

但当审判长问到“你何以要打倒国民政府”时,仲甫先生直言理由为“一是人民不自由,二为贪官污吏横行,三是政府不能彻底抗日”。他承认自己欲推翻国民政府,但不承认危害民国,否认公诉状对其危害民国罪的指控。

待仲甫先生答辩完,有人忍不住发声赞叹:“好一个陈独秀,仍不减当年'拖二十四门大炮轰炸美国总统威尔逊’的英雄气概”。

旁听席上议论纷纷,审判长只好摇铃让庭内保持肃静,然后匆忙结束了此次开庭。

出了法庭,外面仍是小雨霏霏,《大公报》记者问我明日还来不来。

“明天能出结果吗?”因明日可能无法再来,我有些失望,“您瞧着仲甫先生能被无罪释放吗?

“哈哈哈,”他似乎听到什么好笑的事,“想什么呢,涉共案件哪有这么简单,何况,”他正了正声,“何况此案能够转交普通法庭,公开审判,按照法律处置,便已是公允。仲甫先生是一个领袖,自有他的信仰和风格,所以只须给予他机会,叫他堂堂正正地把主张意见,向公众公开申述,这就是尊重他爱护他的道理。倒是蔡公等人为了救他奔走呼号,实是多此一举!这种哀恳式的乞怜、感情式的缓颊,法律以外的营救,反倒是辱没了这位有骨头有意识的老革命家。

他将手向外伸出,细雨轻柔地落到他的手上,他转头看着我笑了笑,声音畅然:“中国的社会,实在太寂寞了,什么领袖,能够有真诚信念,不变节,不改话,言行始终一致的,能找得出几个?难道不应当成全仲甫先生吗?而且,这要是搁五年前,守常先生从被捕到被军事法庭送上绞刑架,前后仅用时22天。你哪儿还有这机会来看公开审判?

“为何?”

“此案之意义,一是司法程序,二是舆论监督。这可是第一例交由普通法庭审判的国内公民涉共案件。”没等我理出头绪,他说完便脱下外套撑在头顶往外跑去,“雨小了,赶紧回家吧。

“欸,您等等,那我明天还来!


 

本期编辑:白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