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为雁奴死,不作鹤媒生,她至死坚守组织机密

 冬不拉拉 2023-08-31 发布于安徽

何小静(1921—1943),女,原名何雪晴,又名何筱静,广东省番禺县沙湾乡北村人,1921年出生在一医生家庭。

宁为雁奴死,不作鹤媒生,她至死坚守组织机密

何小静像

少年时期,何小静在家乡读小学。1934年就读于广州的职业中学。1936年底加入我地下党组织领导的广州艺术工作者协会戏剧少年组,演出抗战救亡剧目,宣传抗战。

1938年月,广州市少年抗战先锋队成立,酷爱文艺的何小静被任命为第1大队副大队长。她组织少年晨呼队,每天清晨高呼抗战口号;演唱抗战戏剧歌曲,推动抗战救亡献金活动;举办妇女夜校,宣传党的抗战政策。

由于出色的表现,1938年11月,17岁的何小静光荣入党。

1939年1月,何小静被派往第四战区动员委员会战时工作队147队,在西江带开展抗战动员。后赴粤北参加第12集团军军官补训团政工人员补训班集训。结业后分配在集团军政工总队,开展部队政工和驻地群众工作。

宁为雁奴死,不作鹤媒生,她至死坚守组织机密

国画《囹歌--何小静烈士》

1941年6月,政工总队部少校组地下党负责人廖锦涛被逮捕并被迫害致死。

为了何小静的安全,党组织安排她撤往广西桂林。

在赴桂途中的衡阳,由于叛徒出卖,何小静被敌军警逮捕,不久被转移到广东韶关芙蓉山监狱。


在狱中,她不畏酷刑拷打,严词驳斥反动派,同时她主动关心和鼓舞难友,坚持狱中斗争,还积极对看守士兵开展救国宣传。她以对革命无比坚定的信念和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在狱中写过很多诗歌,其中感人肺腑的长诗《囹歌》最具代表意义。

宁为雁奴死,不作鹤媒生,她至死坚守组织机密

她至死不暴露真正身份,对组织内的事守口如瓶,使敌人束手无策。1943年3月,何小静被国民党顽固派枪杀于粤北芙蓉山监狱。被杀害之际,她面不改色,高呼:“宁为雁奴死,不作鹤媒生!”她牺牲时年仅20岁。

重温烈士光辉事迹,缅怀志士先贤、赓续精神血脉,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