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大学是否应该为胡适先生,树立铜像?

 兰博2000 2023-08-31 发布于湖南

我们追溯胡适先生的一生,可以看到他与北大之间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胡适曾在北京大学从事教育工作时间长达十八年之久,26岁时就担任了北京大学的教授,还担任过北京大学文学院长、北大校长等职务。并先后获得了36个荣誉博士的学位,他在中国20世纪语文教育史上无疑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胡适的学术水平不但在全国,而且在全世界也是广受认可的。胡适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北大。他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多成就,包括诗歌戏剧和小说,成为那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胡适不仅仅表现在他推动新文化运动,发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白话文运动,促进国文教学思想观念的革新,更表现在他直接参与了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国文、国语教学的课程建设工作,从各个方面对国文教学进行论述,对中国语文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正如顾黄初先生所言:“胡适是现代语文教育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人,他对语文形式和语文内容的更新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胡适先生的语文教育观在语文这个学科里面举足轻重的阅读和写作等内容的学科目标、内容以及教材的编写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胡适希望同学都能“'独立研究’,不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他人的信仰为信仰。”胡适还说:“自由研究是北大一贯的作风。'自由’是学校给予师生的。'独立’则为创造的。”胡适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继往开来的启蒙大师。

总而言之,胡适在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以及政治史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使他一直居于中心地位。而如果论他的人品、学识评价,胡适都堪称近代以来“第一流的知识分子”。

胡适与北大的历史渊源决定了他与北大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为提高北大教育与学术研究,他殚精竭虑,作出过杰出的贡献。胡适进北大伊始便有意识想把北大建成大学概念与管理观念均第一流的现代化大学。他积极提倡北大用全力攻钻高等学问与高等学术,竭诚“提高”与“创造”,他甚至几次设计让北大办成一个纯粹的研究院,如1924年他曾与李四光认真筹画过一个《北京大学大学院规章草案》,拟议了“大学院”即研究院建制的全部大纲细则。后来清华大学的“国学研究院”从组织体制到学术方向也正是出自于胡适的精心筹划与设计。这就是全面规划和着力构建他的发展北大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宏伟蓝图。

1948年12月15日,在胡适飞离北平前,曾匆匆给汤用彤、郑天挺等北大负责人留下便条,表示“我虽在远,决不忘掉北大”。从中可见胡适总是牵挂着北大的内心深处是何等崇高,使人难忘。

基于以上胡适对建设和发展北大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我想在北京大学为胡适先生树立一尊铜像也属情理之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北京大学是否应该为胡适先生,树立铜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