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召文化瑰宝——大调曲子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8-31 发布于河南

二〇二三年八月十日,南召民间艺术家协会,开展了一次“走进南召 读懂中国“采风活动。一行十余人来到小店乡朱庄村,对该村的大调曲子传承人朱广玮进行了实地采访,并现场欣赏了朱村大调曲子的演唱。深感震撼收获良多。

图片

首先,是对大调曲这块文化瑰宝有了更深刻的接触和了解,可谓是收获满满。大调曲子是中国众多戏曲中的一个旁支,她产生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我们知道,文化艺术都根植于民间。大调曲子就是从民歌小调中逐渐融汇揉和、演变、纯化而成。她当时的名字叫“鼓子曲”,清末盛行于河南开封,后于1880年由南召游子李玉甫从开封回家,将“鼓子曲”带的了南召,从此在南召落地生根,不绝如缕,传承至今。

南召人善于学习,也善于创新,在曲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探索适和当地民众品味的艺术形式。河南有豫剧、曲剧,越调,也有内乡宛梆。受这些优秀剧目的影响,大调曲子传入南召后,民间艺人将这些传统剧目的唱法、调门、技巧等融入到大调曲中,使南召大调曲子源于“鼓子曲”而又脱胎于“鼓子曲”,形成了独具特色深受民众喜爱的曲目。

图片

南召大调曲子,是俗雅共赏的曲艺。说她“俗”,是因她接地气,深受乡间俚人的喜爱,广大民众听得懂,品得透,能与心中的乐感产生共鸣。另一个原因是大调曲的演唱不需要豪华的舞台,繁多的道具布景,只需三五人即可演唱,但同样能达到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就算是大调曲的艺人进行商业运作,一般民众家庭都请得起,消费得起。说她“雅”,是因为从人文地位上说,在旧中国哪怕你的剧种再高大上,但从业的艺人身份都被定格在下九流,难于获得与自然人同等的社会地位。然大调曲子则被定性为高雅的音乐,可以登堂入室,达官贵人也可参与习唱,况且大调曲子的伴奏中有古筝,这种乐器更是中华雅乐的代表。

南召大调曲之所以让人喜爱,在于她音色甜美,悦耳动听。她曲调繁多,有一百多种。这就像做菜一样,食材多,则饭菜的品种就丰富。曲牌多,便于在演唱中根据剧情变化,剧中人物性格的差异而选择不同曲调来表达。从而使演唱婉转多变。表情达意更贴切感人。所以听大调曲子就是一种美的享受。相传孔子听了师襄演奏的乐曲。听后感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老夫子竟因此而仨月不知肉味。这也许有点儿夸张。但这充分说明了音乐的魅力扣人心弦,摄人魂魄能使人达到忘我的境界。笔者对音乐曲艺是门外汉,但听了朱村大调曲,也深为其美妙隽永而折服。大调曲中曲牌众多,而我了解的十分有限,我只知道“阳调”最好唱,曲调平员,普调变化斗折不大,可以放开嗓子唱,不用捏腔。这个曲调有利于表达剧中中性的情绪。而“银钮丝儿”则适用于表达女性欢快的情感!也适当于在舞台上边走场边唱。其曲调正如其名,婉转清丽,最能调动人心。曲牌的繁多,能使唱腔变化丰富多彩,便于驾驭感情,使剧情与表达有机结合,始终紧紧抓住听众的心。

图片

南召大调曲,曲牌众多,唱腔优美,而其伴奏的乐器之美也不遑多让。采访那天见到的伴奏乐器有古第、琵琶、三弦、板胡、响板等。古等发声清越悠扬,有穿越时空之感;琵琶发音清亮如珠落云盘。三弦看似简单,但音色浑厚,铿锵振奋,板胡则柔顺绵长,如经如缕。而拿在演唱者手中的响板,看起来只有两块木片,却是界定节奏之器,与架子鼓中脚鼓类同,使曲调唱腔节奏鲜明,有板有眼。在我看来,不说演唱者的腔调如何,光这一组乐器演奏起都音同天籁,让人听的如痴如醉。这大概也是大调由子惹人喜爱的原因之一吧!  

说了南召大调曲,不能不提朱村大调曲子的传承人朱广玮先生。朱先生南召县小店乡朱庄村人,生于一九五七年,一九七四年高中毕业。现为河南省楹联学会会员,南阳市曲艺学会会员,南阳市书法学会会员,南召县曲杂学会秘书,南召县诗词学会会员。从他这一大串头街中就可以看出,朱先生是一个多才多艺、勤学奋进的人。

图片

朱广玮世居朱庄村,其祖父精通音律,是一个大调曲名家。近水楼台先得月。朱先生自幼受其祖父艺术熏陶,不足十岁时就能有板眼地演唱多个大调曲唱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朱先生对大调曲的热爱之情有增无减。到二十岁时,他已经全盘接受了爷爷的衣钵。成了朱村大调曲的正宗传人。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朱广玮先生爱这一行,就重视对这一行的学习探讨,研究创新。无论是动乱年代还是改革开放的岁月,他都凭着一份执著,从未放弃对大调曲子的研讨。尤其是近十年来,由于他的教导和支持,三个儿女都成家立业。闲下来的朱先生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朱村大调曲的传承与发展的事业中来。

图片

面对有点拜金风气的当下,朱先生看到传统曲艺后继乏人青黄不接,这使他忧心如焚。于是他开始奔走呼号,力求得到政府和国家的重视,让南召大调曲的传承与发展提上领导们的议事日程。他不惜自掏腰包,四处搜集资料,拜访与大调曲有关的艺人和知情者,最终以翔实的素材,编写了《南召大调曲子浅探》一书,旨在唤醒外界有志之士,重视南召大调曲子这一传统曲艺的现状及未来。从而群策群力,上下一心,积极参与其中,使这一古老而优秀的曲种得以发扬光大。

图片

如今他的这一壮举已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应。受到了媒体的关注。有志者,事竟成。朱广玮先生的大调曲有关申遗请求及传承建议必将获得圆满结果。而南召大调曲这朵曲吃之花必将因此而更加灿烂绚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