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错与误判] “颅椎交界区损伤”的相关临床知识、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忘仔忘仔 2023-08-31 发布于山西

颅椎交界区损伤

影像表现

颅椎交界区损伤(CVJ)较其他颈椎外伤罕见,但其病死率和致残率更高。当颅椎交界区损伤伴有相应枕髁、斜坡或C1椎体骨折时,易通过CT发现,而平片诊断困难。一些CVJ损伤只表现为韧带中断而骨质完整,这就使那些不熟悉枕骨和C1间正常间距的医师难以诊断(图1)。

两种可能只表现为韧带断裂的颅椎交界区损伤为寰枕关节脱位(atlanto-occipital dissoc-iations AOD)和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sociations AAD)(图23)。AODA AD是一种牵拉型损伤伴有顶盖膜、翼状韧带、寰枕膜和枕骨-C1C1C2关节囊韧带的破裂。AODAAD常见于遭遇高速机动车伤的儿童,多伴有身体其他部位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CT征象可间接怀疑该病,MRI可确诊。

CVJ的许多测量方式已被用于诊断,但最实用的是测量正中线上斜坡下缘(颅底)和齿突上缘间的距离(颅底-齿突间距,BOI)。正中矢状位CTBOI测量大于10 mm应高度怀疑AOD

BOI与年龄和性别无明显关系,其10mm的界定值对发现CVJ损伤有很高的准确性。只是对于齿突发育未全的较小儿童特异性较低。

Power比是指颅底-寰椎后弓间距与枕后点寰椎前弓间距的比值,异常时比值大于1Power比特异性高,敏感性低,不能用于排除CVJ损伤的诊断。在中线上,寰枕关节枕髁和C1上缘间的距离不应大于2mmC1侧块和C2关节面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5mm。这后两种测量值取决于患者的年龄,且并不适用于较小儿童。

重点提示

虽然颅椎交界区损伤较少见,但未能及时发现及治疗AODAAD将导致灾难性的神经功能恶化。

典型临床表现

AODADD的病死率高。幸存的患者会表现出一系列神经系统改变,包括四肢轻瘫和孤立的脑神经麻痹。伴随的脑损伤和其他损伤也较常见。

鉴别诊断

在急性外伤情况下,这一病变无须鉴别诊断。先天性颅椎交界区异常与上述损伤的部分表现可相似并伴有测量值的改变。

教学要点

颅椎交界区损伤可不伴有骨折,BOI值大于10mm时几乎可以肯定为AOD

图片

图片

1ABOI:CT上斜坡尖(颅底)到齿突的距离(黑线)应小于10mm,儿童可达到12mm;(BPower比:颅底和C1后弓前缘的距离(黑线)与颅后点(枕骨尖)和C1弓后缘皮质的距离(白线)的比值应小于1

图片

2无骨折的AODAAD;注意:BOI大于14mm,提示异常;(A)箭所指处枕后点和C1间距增宽,(B-C)冠状位和中线旁图像示枕髁和C1间距、C1C2间距明显增宽(实线)

图片

3另一例ADD伴轻微AOD患者,(AC)箭指示C1侧块与C2间关节间隙增宽,寰枕关节轻度增宽(AC.短箭);注意:椎前血肿(B.黑点)及寰枕膜后部断裂(B-C.黑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