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子双双确诊,1人去世!已有多人中招!呼市人注意!

 书中淘乐 2023-08-31 发布于内蒙古

近日

老人干农活后突发疾病离世

照顾母亲生活起居的儿子
也出现同样症状
经诊断母子俩得的都是
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幕后元凶
居然是小小的蜱虫

母亲干农活不幸感染

发现不及时去世



近日,江苏一名老人在干农活后,突发疾病离世。然而,离奇的事再次发生,在老人病重期间,儿子一直负责照料母亲的生活起居,不久后,儿子也倒下,出现发烧、血小板减少。

家人将其送到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最终被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与其母亲一致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蜱虫叮咬是幕后元凶。


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主任池云介绍,去世的这位患者,因为被蜱虫叮咬发现不及时,送到医院时,血小板减少,鼻腔、牙龈出血,已经处于意识欠清状态。


好在老人的儿子由于年轻、身体抵抗力好,加之病毒载量低,经过一周治疗便康复出院。

专家表示,蜱虫叮咬带来的疾病,对于医院感染病科的医生们来说,其实不是新毛病,只是今年来到医院的人相对比较集中,但是大部分还是散发的。


蜱虫伤人已发生多起

近期已有多人中招


近年来

全国各地都曾出现过

被蜱虫叮咬的病患

近期已有多人中招

👇


01


不久前,上海的王先生陪家人去国内某山林景区游玩。返回上海后一周,他开始出现发热、浑身酸痛等情况。王先生第一时间测了新冠抗原是阴性,自以为感冒,但吃了药不见好转,体温倒是越来越高,精神日渐变差。经检查血小板数值低于正常值,却始终不能明确病因。

王先生前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就诊,科主任黄琴询问病史后,认真查体,发现患者腿窝有一处高度疑似蜱虫叮咬痕迹。相关标本经市区疾控中心检测,确认王先生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

图片


好在经过及时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王先生一周后康复出院。


02

今年4月7日,浙江宁波69岁的王阿姨因反复发热、全身乏力持续了4天后,被送至医院急诊科。通过检查,医生初步诊断为感染性发热,后被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对于病因,经过详细询问,家属想到事发一周前王阿姨曾上山采茶,医生判断可能是这期间被蜱虫叮咬过

03

2020年5月中旬的一天,山东青岛72岁的朱先生现自己的右腿内侧有两个疤痕好像被蚊子叮咬过,又疼又痒。

朱先生没有在意,结果几天后,他开始发烧,甚至器官衰竭,医生当时就下了病危通知。原来引发病情的始作俑者就是小小的蜱虫。

图片



什么是新型布尼亚病毒?


新型布尼亚病毒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也叫“蜱咬热”“蜱虫病”,每年4月至10月多发,以青壮年居多。

新型布尼亚病毒是2010年中国疾控中心分离并确认的一种新病毒,主要通过携带该病毒的蜱虫叮咬传播。该病在蜱虫活跃的丘陵、山区和林地频发。近年来也发现,病人的血液、血性分泌物也含有大量病毒,因此,密切接触病人也有很大感染风险。


图片


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严重可致死


北京疾控介绍,感染这种病毒后,一般要经过1周至2周的潜伏期,然后突然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血常规检测可以发现白细胞和/或血小板进行性下降。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如何治疗和预防?



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治疗主要为支持治疗,尚无特异性的抗病毒治疗。

如被蜱虫叮咬,建议立即就医。若无法及时赶到医院,可采取以下步骤自行处理:


▶ 仔细观察,找到蜱的头部区域。一般蜱虫的口部会嵌入皮肤,躯干部分留在皮肤外。

▶ 用镊子夹住蜱最靠近皮肤的位置。切记不要夹蜱虫的腹部,会导致它将唾液或血液注入你的皮肤内,更不要尝试用手指来捏住蜱虫,因为手指接触面太大,容易挤压到蜱虫的腹部,增加感染风险。

▶ 用比较恒定的力度缓慢向外拔。拉动镊子时不要扭动、猛拉或摆动,不然蜱虫的口部容易被扯断遗留在皮肤中。如果没能避免口部被扯断,可尝试用镊子将其移除,若有少量残体遗留在皮肤深处无法清除,可先行暂时包扎伤口后前往医院处理。

▶ 拔除蜱虫后用酒精或碘伏等进行清洗消毒。若无消毒物品也可用温水和肥皂进行清洗代替,清洗时要将咬伤处和手同时清洗干净。


专家提醒,蜱虫生活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方,以及动物体表,尤其在春、夏季比较活跃,这一时期在户外遛狗、露营、园艺、采茶、耕种或打猎都可能增加被蜱虫叮咬机会。

近几年,露营、野营十分流行,野外游玩时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地长时间坐卧、玩耍出行时最好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不穿凉鞋被叮咬后注意观察体温及一般情况,有不舒服及时就医。接触患者血性分泌物要严格消毒,减少人际间传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