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宋史丨金国人为什么选中了刘豫做伪皇帝?

 人文之光 2023-08-31 发布于辽宁

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群体里,存在一个伪皇帝群体。伪皇帝群体大约分两种:一种是皇帝尊号不被后来的统治者承认但实际上合法的群体。比如汉惠帝的两个儿子,西汉的前少帝和后少帝就是例子。诸吕之乱后,西汉的军功集团为了让汉文帝的皇位合法,所以宣布前后少帝都不是汉惠帝的儿子,都是伪皇帝。另一种则是胡人入侵中原册立的傀儡皇帝,代表人物莫过于伪齐皇帝刘豫。

不过,金国人为什么选中刘豫做伪皇帝?这个话题其实很多读者关心。所以小编觉得有必要探究一番。

1、乱世

宋钦宗在位第二年,北宋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北宋的徽钦二帝被金人俘虏。金人在俘虏徽钦二帝的同时,还废掉了徽钦二帝的皇帝尊号。不过,此时的金廷和当年耶律德光时候的辽廷有个本质不同:耶律德光考虑统治中原,做中国的皇帝,而金廷则觉得中原治理难度系数太大,工程量也不是金廷的“算力”也能运载开的。于是金廷选择胁迫北宋大臣张邦昌做皇帝,还给制定了一个“楚”的国号。

不过,张邦昌顶多算个奸臣,还真没有太大的野心。因此金人撤走以后,张邦昌就宣布退位,并把皇位还给赵构。赵构则在宋朝残余势力的支持下,建立了南宋。而刘豫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和金人产生了交集,并一步步成了金人支持下的伪齐皇帝。

2、刘豫的称帝之路

刘豫是一个有天赋的人。根据史书记载,刘豫出身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然后通过科举中了进士。其实古代科举的难度系数很大,尤其是出身普通的家庭和士大夫家庭出身的士子在科举领域较量,普通家庭的士子能够熬出头的,往往都是天赋很好的群体。所以很多人在提到历史上的寒门贵子的时候,往往津津乐道寒门贵子能力超强,却忽略了一个幸存者偏差的问题:因为但凡天赋一般的平民子弟,很难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南宋初年,宋廷安排刘豫到山东担任济南知府。当时北方处于双重战乱状态下:一方面,北宋后期社会矛盾严重,所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另一方面,金兵不断南下,山东也可能成为战区。所以刘豫当然不愿意去做济南知府。为此刘豫向宋廷申请去别的区域做官。但是朝廷的委任哪里轮到刘豫个人喜好选择?所以宋廷拒绝了刘豫的请求,而刘豫也为此对宋廷有了仇恨心理。

一般来说,官员对朝廷的仇恨,如果放在太平岁月,顶多大脑自嗨一下也就罢了。但此时刘豫偏偏遭逢金宋交战的乱世。因此,当金廷派人劝降刘豫的时候,刘豫宣布投降金廷。

当时金朝大将完颜宗弼(也就是戏曲里说的金兀术)对刘豫较为重视,并让刘豫负责管理黄河以南的金占区。

其实金兵南下虽然占领了宋朝大片土地,但是同时也承接了处于酝酿状态下的农民起义。所以金兵在和南宋军交战的同时,还要和农民军交战。为了降低掠夺成本,金廷需要考虑再度在中原找代理人,来维持对中原的掠夺。而刘豫的才干让金人颇为满意,所以,金廷在金朝天会八年(西元1130年)宣布册封刘豫为齐国皇帝。就这样,刘豫成了伪齐皇帝。

和张邦昌这个伪楚皇帝不同,张邦昌做伪皇帝是被迫的,而刘豫,则是主动的。

3、皇位的由来

而金廷之所以选择刘豫做伪皇帝,一方面是前文说过的,金廷需要一个代理人来缓冲中原百姓对胡人的仇恨,另一方面则在于刘豫确实有一定才干,同时还擅长钻营,为此太好了部分金朝权贵。因此在金朝权贵才会在选择傀儡皇帝的时候,优先考虑刘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