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古建筑-楼台亭塔(1)

 黄之中 2023-08-3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第一节楼阁
      楼阁是古代建筑的重要类型之一,代表了我国木结构建筑的最高发展水平,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体。楼阁建筑具有重要的标志性,如城池中的城门楼、市楼,庙宇中的戏楼、藏经阁、钟鼓楼,村落中的魁星阁、风水楼、门阁等,无不都成为建筑环境的视觉中心,寄托了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楼、阁建筑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楼”脱胎于我国早期的高台建筑,战国早期在高台上搭建狭长而屈曲的建筑,就称之为楼,但其自身结构不一定是多层的。故《尔雅》载:“四方而高者名台。修,长也。凡台上有屋,狭长而屈曲者,日楼”。秦汉时期,“楼”建筑逐渐多了起来,随着多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木结构的楼屋。楼的概念也发生了转变,从以前台上建屋的高台建筑,变成了“重屋”形式。如《说文解字》中就有“楼,重屋也,从木,娄声”的说法。说明此时的“楼”,至少有两层,拥有了上、下层的活动空间,已经被定义为多层建筑了(图10-1-1、图10-1一2)。
图片
图片
     “阁”的演变较为复杂,最早的“阁”是以长木的形式出现的,故《尔雅》载:“所以止扉,谓之阁”。同时,“阁”还指搁置物品的橱柜,《说文解字》载:“横者可以皮物,亦曰阁”。此外,“阁”还有阁道一说,即架空的栈道。无论是何种说法,底层架空上置长木的形式,成为“阁”的共性。“阁”作为一种建筑形式,出现在春秋时代。但此时的“阁”与“楼”在结构和形式上,并不相同。在当时是指底层用支柱架空,支柱上搭设木结构平台,故称之为“平坐”。
       这种结构形式和上面提到的“止扉”、“皮物”、“栈道”的结构形式十分相近。随着时间的推移,“楼”和“阁”的形式互相融合,楼与阁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故统称之为“楼阁”。如南北朝时期的《玉篇》就有“阁,楼也”的说法。到了宋代,楼和阁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统称为“楼阁”。一般而言,通常将底层空间围合的楼阁建筑,称之为“搂”;将底层架空、可通行的楼阁建筑称之为“阁”(图10-1-3)。
图片
一、绛州三楼
      所谓绛州三楼,是指位于新绛历史义化名城中的鼓楼、钟楼和乐楼。绛州鼓楼,位于新绛县龙兴镇居园池社区东南部,贡院巷西端衙坡上。坐西向东,整体东西长23.95米、南北宽17.65米,占地面积422.7平方米。创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崇祯五年(1632年),清康熙四年(1665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1994年屡次重修。现存主体建筑为明代遗构。坐东西向,下辟东一西向砖券门洞,门楣前后匾额,东:“涵远”,西:“振听”。楼身三层,面宽五间,进深四椽,三重檐歇山顶。周有回廊,鼓式柱础。一、二层檐下施斗,一层为一斗三升,二层为三踩单翘形制。券门两侧上方嵌石碣2方。与钟楼、乐楼并称“绛州三楼”。东门两侧嵌重修石碣2方。1996年11月20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1-4、图10-1-5)。
图片
图片
     绛州钟楼,位于新绛县城居园池社区内,贡院巷西端衙坡上。坐北向南,楼院南北长45米、东西宽17.33米,占地面积780平方米,据《新绛县志》载,创建于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元至元十三年(1294年)、明弘治元年(1488年)、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及清代均有修葺,1979年、1994年又作重修。现存梁架为明代遗构。楼体边长为9.45米,方形基座高1.74米。楼身砖砌,四向辟砖券拱门,柱头上施阑额、普柏枋,斗栱形制为三踩单翘,每面置平身科一攒、出45度斜。梁架为抹角梁上承井口枋,十字歇山顶,琉璃脊饰。楼内悬金天德二年(1150年)铁钟1口。1996年11月20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1-6、图10-1-7)。
图片
图片
       绛州乐楼,位于新绛县城居园池社区贡院巷西端,衙坡中段。坐南向北,整体东西长16.7米、南北宽8.87米,砖石砌台基高2.6米,占地面积14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为明代遗构,民国3年(1914年)及1983年均有维修、2008年落架大修。其面宽五间、进深四椽、重檐式建筑。下层为四坡顶,上层前檐歇山、后檐悬山顶,前出抱厦,二层梁架为三架梁通檐用二柱。檐下施三踩单翘斗栱。戏台前面对七星坡,坡南低北高,利于观赏演出,与绛州鼓楼、钟楼并称绛州三楼。1996年11月20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1-8~图10-1-10)。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代州边靖楼和钟楼
      边靖楼又称鼓楼、谯楼,位于代县上馆镇西北街村东南。创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成化十二年(1476年)重建,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历朝皆有修茸。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402平方米。由砖砌城台、木构楼阁和登台步道三部分组成。   通高40米,城台基宽49.9米、深40米、高13.3米,中设南北向券洞,洞高约9米。楼身面宽七间,进深五间,三层四檐歇山顶。四周围廊,二层设有勾栏,三层于勾栏下设平座,各层檐下均设斗栱,二层柱头科五踩双翘,三层、四层斗栱均五踩双昂。一层前后檐置板门,二、三层前后檐辟门,四周六抹隔扇窗。檐下悬“声闻四达”和“威镇三关”巨匾2方。廊下存明碑2通,清维修碑3通。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边请楼记碑,明代遗物。位于楼身回廊间。青石质,圆首,方座。通高2.02米,碑身高1.71米,宽0.81米,厚0.15米。碑座高0.31米,长0.87米,宽0.51米。碑阳额题篆书“边靖楼记”,正文楷书,记述边靖楼修缮经过及施工概况。周瑛撰文,李温书丹,赵文博、韩楚刻石。碑阴额题“碑阴题名”(图10-1-11、图10-1-12)。
图片
图片

        代县钟楼位于代县上馆镇东北街村东大街北侧。据《代县志》载,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清咸丰二年(1852年)多次维修,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64平方米。为二层三檐砖木构楼阁式建筑。楼身平面方形,建于一方形台基上,底边长17.5米、基高3.8米。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十字歇山顶。一层二重檐,四周围廊,正面中间辟门,一重檐下斗栱为三踩单翘,二重檐下斗栱为五踩单翘单昂;二层檐墙砖砌,四面设方窗,檐下斗栱为五踩单翘单昂。楼身西侧设有登楼步道。楼内现存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铁钟1口,清维修碑1通。2004年被公布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重修钟楼并武臣坊碑位于钟楼基座之上,清咸丰二年(1852年)立石。青石质,螭首,方座。通高2.31米、宽0.85米、厚0.18米。碑文楷书,记述代州设为重镇缘由及钟楼创建、维修年代和建造武臣坊等事宜。冯嘉诏撰文,程攀桂书丹(图10-1-13)。
图片

三、万荣秋风楼和飞云楼
       秋风楼,位于万荣汾阴后土祠正殿之后,因汉武帝在此赋《秋风辞》而得名。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康熙元年(1662年)黄河决口毁坏后,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之构。下为砖砌台座,上为木构楼阁,地坪至楼脊檩高27.4米、台座高8.72米、楼高18.68米。台座南面辟门,入门东西砖券通道设台阶攀登台座;台上建三层三檐腰缠平座十字歇山顶楼阁,各层四面出歇山抱厦,一层十字歇山、二层歇山向外,平座上筒板瓦覆盖小檐。楼身面宽、进深均五间,主体永定柱造,构成井筒式构架,楼内二、三层分别置元刻汉武帝《秋风辞》碑和清刻石碣各一通(图10-1-14~图10-1-17)。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飞云楼坐落于万荣东岳庙内,咸丰八年《重修飞云楼碑记》载:“东岳庙午门前,建楼一座,名日飞云,不知创自何代,惟大元至元年间有重修碑记,大明万历年间至本朝乾隆年间亦有重修碑记。迄今历年久远,风雨飘摇,忽将西北绝顶一角倾塌。…由是修厥功,鸠厥材,不弥月而功成告竣”。楼三层四檐,腰缠平座,十字歇山顶,地坪至脊刹总高22.84米。平面方形,主干由檐柱与内柱两周合成。四根永定柱通达顶层,高15.35米。一层东西筑檐墙,南北贯通,西次间设楼梯;二层于方形平面各向出抱厦三间,平面呈十字形,抱厦屋顶十字歇山式;三层外檐四面明间凸出山花一间,顶覆十字形歇山屋面。二、三层下部设矮柱架额枋及斗栱制成平座,平座上置勾栏围护并设腰檐,各层均无门窗装修,各层间设有额枋、间枋、地板枋、穿插枋、平板枋等相互贯连、内外拉结,形成筒形构造。全楼设斗栱23种300攒,形制多样(图10-1-18~图10-1-21)。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太原藏经楼和唱经楼
       藏经楼,位于迎泽区迎泽街道办事处青年路二社区迎泽公园内。原名藏经阁,是太谷县资福寺主要建筑之一,1961年迁至今址。坐北朝南,通高18米,占地面积1142.4平方米。建于高1.2米的石砌台基上,面宽五间,进深四间,三层四檐歇山顶,黄绿琉璃瓦脊饰、剪边。一层四周围廊,柱头科三踩单昂,前后明间平身科二攒,余皆平身科一攒,檐柱间置花卉图案雀替,前后明间设四扇六抹隔扇门,次间为槛窗。二层重檐设平座,平座柱头科三踩单翘,座上设木制勾栏,柱头科五踩双昂。一、二层前后明次间均设四扇六抹隔扇门,次间为槛窗。额枋、檐檩、斗栱均施彩绘。三层为暗层。2000年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图10-1-22)。
图片
     唱经楼位于杏花岭区鼓楼街道办事处府东街社区鼓楼街33号。坐北朝南,清道光《阳曲县志》记载,唱经楼“在布政司前,明万历三十七年左布政刘鲁重修,相传前明秋榜揭晓,唱五经魁首于此,故名唱经楼”。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重修,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增建春秋楼;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楼二层二檐十字歇山顶。一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南向明间设卷棚抱厦;二层面宽一间,进深一间,周设孔雀蓝琉璃栏板,梁架结构为抹角梁上置枋墩承老角梁,之上承随檩枋、金檩;金檩兼三架梁,上立瓜柱承脊檩,四角设由戗脊檩。檐下设双翘五踩斗栱,各柱间设隔扇装修。封建社会秋榜揭晓时,太原府官员就在此高声宣唱“五经魁首”之名。2004年6月被公布为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1-23)。
图片
五、孝义中阳楼和魁星楼
       中阳楼,位于孝义市中阳楼街道楼西村中。三层四檐,十字跨街,过街楼形制。据碑记载建于汉魏时期,元大德七年(1303年)毁于地震,明代重建,清同治七年(1868年)又遭雷火冲击,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1957年、1983年又进行了修茸。楼内存碑六通,其中《建筑中阳楼并永安市场记》为民国5年所立,记载楼之沿革。楼平面正方形,总高19.48米,四层四檐十字歇山顶,琉璃瓦屋面。楼体构架为永定柱造,永定柱由首层直掼顶层平板枋之下,每根永定柱由四段墩接而成,均于额枋相接处施以巴掌榫隐蔽墩接。各层廊间以抱头梁联络,廊柱立于抱头梁之上,逐层内收,顶层梁架十字相交中设垂莲柱。各层檐下所设斗栱结构不一,用材相近。各层檐下均设斗栱:一层三踩单下昂计心,里转三踩单翘计心,二层三踩里外单翘计心,三踩五踩前后双翘计心,四层七踩三下昂计心,里转七踩三翘计心。二、三层四面于永定柱间设隔扇门装修。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1-24~图10-1-26)。
图片
图片
图片
       孝义魁星楼位于崇文街道办事处苏家庄村东南隅,是该村的标志性建筑。魁星楼共4层,一二层为正方形平面,三四层为六边形平面,攒尖顶。一二层楼梯设于墙体之内,三四层为木制楼梯。该楼结构形式独特,开窗方式新颖,彩绘精美(图10-1-27、图10-1-28)。
图片
图片
六、隰()县鼓楼
      隰县鼓楼,位于临汾市隰县龙泉镇城关村中心街,又名“大观楼”。据清康熙《隰州志》记载,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3年),清顺治十五年(1638年)、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六年(1865年)修葺。为过街楼,下为砖砌台座,上为二层三檐腰缠平座十字歇山顶楼阁,琉璃屋面。通高21米,台座平面呈方形,边长14米、高5.98米,四面券门洞,十字贯通。门额各嵌石匾1方,东“东屏姑射”,南“南临古慈”,西“西带黄河”,北“北拱晋阳”。楼身方形,面宽、进深各五间,二层三檐回廊式。以四根通柱为主干直达顶层平板枋,廊檐单步梁与主干通柱联结,顶层构架为斗栱承抹角梁,之上承老角梁、三架梁,立脊瓜柱承脊檩,脊檩中部设垂莲柱。一、二层廊檐斗栱三踩单翘,平座斗栱三踩单翘,三层檐下斗栱五踩单翘单下昂。四面正中悬额匾,东“龙泉古郡”,南“长寿遗封”,西“河东重镇”,北“三晋雄邦”。2013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1-29~图10-1-31)。
图片
图片
图片
七、襄汾汾城鼓楼
     汾城鼓楼,位于临汾市襄汾县汾城镇城内村村中,据碑文记载,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地震毁坏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建,1997年襄汾县老干部局曾组织重修。建筑面积197平方米。楼平面方形,三层砖木结构,底层砖砌台基,中辟十字形券洞,楼身2层,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四周围廊,十字歇山顶,琉璃脊饰,柱头斗栱七踩三翘。2006年国务院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属汾城古建筑群(图10-1-32)。
图片

八、宁武鼓楼
       宁武鼓楼位于宁武县城人民大街十字口,坐东朝西,东西17米,南北18米,占地面积约306平方米。创建于明代,现存为明代建筑。鼓楼为上下两层楼阁式,通高20米。一层为砖石结构台基,高约10米,内设十字拱券穿心洞,通东西南北四向。东西洞门额嵌石匾,西刻“凤仪”,东刻“含阳”,下题“光绪辛卯圜郡重建”,门楣上有仿木砖雕斗栱和仿木垂花。二层为楼阁式木结构建筑,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四周围廊,檐柱间设雀替,三重檐歇山顶,一重檐下东西设隔扇门,其余为墙体。二、三重檐下四面设隔扇门。二、三重檐下东西面悬匾,东为“楼烦重镇”“毓秀钟灵”,西为“奎光普照”“层霄耸翠”。楼上保留有清光绪年间石碑1通。据清《宁武府志》及清代碑记载,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1986年大修,2007年又修茸彩绘。1995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重修宁武府城鼓楼记碑,青石质,守佚,方座。高2.22米,宽0.71米,厚0.14米。光绪十七年(1891年)立石。碑文楷书,记述宁武沿革及鼓楼创建和是年知府率众捐资重建鼓楼一事。鸿恩、春海甫撰文(图10-1-33、图10-1-34)。
图片
图片
九、偏关鼓楼
        偏关鼓楼,位于偏关县新关镇中大街居委会中大街。坐北朝南。东西18.6米,南北18.7米,占地面积348平方米。据《偏关志》记载,创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嘉靖十七年(1538年)、崇祯五年(1632年),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均有维修。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砖木结构,台座砖砌,高7.3米,洞宽4.8米。中辟门洞,南北贯通,四周砖砌碟口,东设登楼台阶;台座上建二层二檐歇山顶木结构楼,楼一层面宽五间,四周围廊,二层面宽三间,进深四椽。
      一层内存有清道光三年(1823年)《重修鼓楼碑记》一通,民国12年(1923年)《高等学校建筑纪念碑记》一通。1985年被公布为偏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图10-1-35)。
图片
十、大同鼓楼
      东街鼓楼,位于大同市城区永泰街中心地段,又名“更鼓楼”。清乾隆《大同府志》记载:“鼓楼,在府治东南,永泰街,明时建。国朝顺治年修,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修”。2001年保护修缮。面阔五间、进深五间,三层三檐回廊楼阁式十字歇山顶,灰布筒板瓦屋面,局部琉璃装饰。高约20米,底层用青石砌成四角,明间为十字街门;二、三层设平座,二层廊柱间设栏板;三层擎檐柱间设栏板;顶承为七檩构架,一、二层檐下斗栱为一斗三升,顶层檐部斗栱为三踩单翘。一、二层明间辟门,三层各面均装隔扇门窗。一层廊下存清代碑刻9通。鼓楼已成为大同市中心一座地标性古建筑。1996年1月被公布为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10-1-36、图10-1-37)。

图片
图片

十一、霍州鼓楼
       霍州鼓楼,位于霍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西街居委会市区十字街中心。霍州鼓楼,亦称文昌阁,建于十字街中心,过街楼。创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清乾隆七年(1742年)、三十三年(1768年)、三十五年(1770年)、宣统元年(1909年)、1993年、2006年屡修。由台座及木楼阁组成,台座方形,边长9.54米、高6.47米;上为二层三檐腰缠平座四面抱厦十字歇山顶楼阁,琉璃瓦屋面。阁平面四面凸形,回廊式,自地面至脊檩高12米。台座砖砌,四面十字砖券门洞,券门上镶砌匾额,东“霍对”,西镇汾”,南“迎熏”,北“辰拱”,台上四周设砖砌矮墙护栏。楼各层设回廊,以四根金柱为主干,采用永定柱构造,廊部以单步梁与金柱联结,并明间向外出抱厦,一层抱厦柱落地,二层为垂莲柱,整体形制精巧、造型美观。顶层梁架以抹角梁承老角梁、三架梁,三架梁上立瓜柱承脊檩,脊檩中部设垂莲柱,由戗斜撑。所有斗栱为:一层廊檐及平座三踩单翘、二层三踩单下昂、三层五踩双下昂、里转双翘。一层明间四面隔扇门装修,二层四面满面隔扇门装修。楼一层廊下遗存维修碑5通。2004年6月被公布为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10-1-38~图10-1-41)。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十二、新平堡玉皇阁
         玉皇阁位于天镇县新平堡镇新平村内。据梁上墨书记载,创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1992年维修,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东西10.4米,南北14.3米,占地面积约148.7平方米。坐北朝南。楼身二层,建在高约5.55米的砖砌台基上,中部券洞可四面通行。楼身平面呈方形,面宽三间,进深六椽,第一层阁内残存道教神众壁画。二层设勾栏平座,柱头额枋垂直搭交,斗栱五踩重昂,廊柱直承撩檐坊,每间装六抹隔扇门,内部梁架为平綦遮挡,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覆盖,脊刹、吻兽俱全,各层设楼梯可攀爬。1994年7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图10-1-42~图10-1-44)。
图片
图片
图片

十三、忻州北城门楼
         北城门楼,位于忻府区南城办事处西街村。坐北向南,东西长60米,南北宽30米,面积1800平方米。创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同治七年(1868年)维修,1959年重新彩绘,1978年~1986年数次维修。现存建筑主体结构为明代,砖石基座高12米,中辟门洞,基本楼身为木构,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高17米,系三重檐歇山式建筑,四周围廊,每屋施廊柱22根,楼内无柱。2004年6月10日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10-1-45)。
图片
十四、祁县镇河楼
     镇河楼,位于祁县贾令镇贾令村南。据《祁县志》载,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明嘉靖年间(1556~1558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乾隆五十六年(1771年)重修。1984年又进行了加固维修。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坐北朝南,面宽五间、进深四间,二层四檐歇山顶,回廊楼阁式过街楼,琉璃筒板瓦屋面。顶层檐下斗栱五踩双下昂,三重檐斗栱三踩单下昂,二重檐斗栱三踩单翘,一层檐下斗栱三踩单下昂,顶层悬“川陕通衢”匾一方,下檐正面悬“永镇昌源”、背面“恩庇兆姓”匾各一方。下层明间设砖券门洞,南北贯通。2004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1-46)。
图片
十五、方山鼓楼
      方山鼓楼,位于方山县大武镇大武二村中,又称观音楼。二层三檐腰缠平座十字歇山顶过街楼。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观音楼记》碑(已失)记载,始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后又多次维修。1986年至1989年修缮时,将楼整体抬高1.5米。现存主体构架为明代遗构。通高18.5米,黑色琉璃瓦剪边。建在高1.2米的砖石砌台基上,一层面宽、进深各三间方形,二层设回廊各面五间。楼体构架以四根通天柱为主干直达顶层,廊部施以单步梁与通天柱结构。一层设十三踩斗栱叠收藻井,顶层由抹角梁、井字梁及垂莲柱叠抬形成八角形构架,上层井字梁立瓜柱承脊部。平座设三踩斗栱挑承廊柱。一层檐下设五踩重昂计心造斗栱,顶层檐下设三踩单昂计心造斗楼内现存彩塑6尊。1986年8月被公布为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10-1-47)。
图片
十六、榆次四明楼
        四明楼位于榆次区(开发区)郭家堡乡南六堡村中部,十字路口正中。据庙碑记载,始建于清咸丰八年。1993年重修。占地面积74.5平方米。单体二层楼阁式建筑,建于1.9米高台基上,一层面宽、进深均为三间,柱头直撑大额枋,斗栱密致,均五踩双下昂,顶施百寿图平綦。二层平面方形,挑出勾栏平座,斗栱三踩单昂。额枋、雀替遍施彩画,十字歇山顶,黄、绿琉璃瓦覆盖及黄琉璃吻兽、悬鱼装饰。内檐置隔扇。1981年被榆次区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图10-1-48、图10-1-49)。
图片图片
十七、文水石永市楼
      石永市楼位于文水县下曲镇石永村中心,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长8.27米,宽8.25米,占地面积68.22平方米,据市楼碑记载,明弘治十年(1497年)重修,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屡有修葺。市楼为二层三重檐十字歇山顶建筑,台基高0.4米,一层面宽,进深均为三间,二层出平座,面宽二间,进深三间,周设廊,十字歇山顶梁架。   一层斗栱三踩单翘,平座斗栱五踩双翘,二层檐斗栱三踩单昂,三层檐斗栱七踩单翘双昂,均蚂蚱耍头。一层顶部做平綦,上绘龙凤及八仙图案,一层南部有楼梯通向二层,二层四面各做四扇六抹隔扇门。大角梁均挂风铃,市楼顶覆绿色琉璃瓦。西侧有匾额三块分别为:“西竺王城”无年款,“便是西天”,落款是明弘治十年重修制匾,“白云堂”南侧有匾额两块分别为:“佛慈广大”(无年款)、“南阳楼”。东面有匾额两块分别为:“大慈大悲”,“永光楼”,北面有匾额两块分别为:“圆通圣境”,“极北斗”。这些牌匾均是1986年重修所制。一层有清代乾隆年间和光绪年间碑9通,二层曾供有佛像五尊,解放初遭毁坏。市楼体量较大,保存完整,结构精巧,是明代保留至今木质楼阁式建筑的又一实例,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图10-1-50)。
图片

十八、交城奎星楼和吕祖阁
        奎星楼位于交城县天宁镇东街居委会东正街西段北侧,坐北朝南,东西长10米,南北宽7.99米,占地面积80平方米。创建于明代万历十一年(1583年),天启五年(1625年)移建于现址,为文昌祠外门,并由原两层增建为三层。崇祯九年(1636年)重修,清代顺治十八年(1662年)重建,同治五年(1865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重修,公元2004年挑顶大修。奎星楼高三层,一层整体砖砌台基,纵向开碹洞,墙体收分明显,西侧有转梯上下通行。二层面宽一间,额枋之上施一斗二升斗栱,山墙砖砌,前后檐金柱间木栅栏装修,四周设廊,孔雀蓝瓦顶。三层面宽一间,进深四椽,施五踩斗栱,坐斗雕饰人物、花草图案,四角柱间全为六抹隔扇装修,窗心棂条为“码三箭”式样,四周围廊,外置巡杖式栏杆,单檐歇山顶,孔雀蓝琉璃瓦顶,正脊设鸱吻及脊刹。1982年9月3日,交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保单位名单,2005年被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图10-1-51)。
图片
       吕祖阁位于交城县天宁镇东街居委会永宁路中段路东约8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10.94米,南北宽6.95米,占地面积76.03平方米。清康熙三年(1664年)创建,雍正二年(1724年)、乾隆六十年(1795年)、道光十六年(1836年)重修,2004年简略修缮、彩画。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高三层,两层檐,一层砖券枕头式窑洞,面宽三孔,明间开门,次间设窗。二层面宽三间,山墙、后墙砖砌,前檐明间开门,次间设窗,四周围廊,砖砌花栏围护;三层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架梁式梁架,歇山顶,山墙、后墙砖砌,前檐金柱间六抹隔扇装修,窗心棂条为“码三箭”式样,周有廊,边置巡杖式木栏杆。1982年9月3日,交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图10-1-52)。
图片
第二节  亭塔
       塔是佛教建筑中的一种类型,由印度传入中国后与楼阁式建筑相结合,形成中国式塔的艺术形象。山西现存自北魏至清代的历代古塔计412座,其类型有佛塔、经塔、墓塔、舍利塔以及文峰塔、风水塔等。建筑形制有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花塔式、金刚宝座式、覆钵式(喇嘛式)。塔的平面形式丰富,有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和方圆结合的喇嘛式塔。建筑用材广泛,石、木、砖、琉璃塔等,应有尽有(图10一2-1)。
图片
     北朝时期的塔,可以从大同云风石窟和太原天龙山石窟中的塔形石雕中窥见一斑,另有五台佛光寺祖师塔和北齐的太原天龙山童子寺燃灯石塔,可作为实例(图10-2-2、图10-2-3)。
图片
图片
       唐至五代时期的塔,在山西境内保存有39座,多为楼阁式和单层砖石塔。如平顺县海会院明惠大师塔(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运城泛舟禅师塔(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砖砌墓塔。五代沿袭唐制,在佛塔的造型上竭力模仿唐代,雕刻华丽。宋代的砖石塔,山西保存有57座。其平面上多采用八角形,在塔的外形上,刻意模仿木构建筑外檐的形式。元代时,虽然传统的楼阁式和密檐式的佛塔仍在建造,但在结构和造型上都较少创新和突破,而喇麻式塔得以盛行。塔基为方形或折角的须弥座,塔身为圆形呈钵状,塔刹由十三天和宝盖等组成。山西保存明代楼阁式砖塔,以九层至十三层为多。塔身多采用砖砌外壁,中央筑有塔心,两者之间用楼板和梯道相接,在结构和构造方面,其技术与艺术水平业已炉火纯青(图10-2-4)。
图片
      亭在成为一种建筑类型的历程中,其演变的历史十分漫长,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最早的亭,如同《说文解字》所言“停也”,是指设在边防要塞上的防御设施。到了秦汉时期,亭是以地方基层组织的面孔出现的,各地设置“亭长”,与之相适应的建筑称之为亭。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驿”代“亭”,成为一种制度。在各地的交通要道上,修筑驿亭,作为歇脚处或驻马地。每十里或五里设“亭”一个,十里为长亭,五里为短亭,故有“长亭连短亭”的说法。隋唐时期,园苑建设兴盛,“亭”作为景观与观景建筑,具有双重功能,大量被应用于园林建筑中。及至宋代,这种建筑已经定型,在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中,就详细记录了“亭”作为一种建筑类型的形式和营造技术。亭的功能十分丰富,边防设施中有“亭燧”,庙宇中有“碑亭”、“乐亭”,园林中有“流杯亭”、“凉亭”,村落中有“井亭”、“茶亭”,城市中有“街亭”、“市亭”、“旗亭”,交通要道上有“驿亭”、“邮亭”、“桥亭”等,足见其用途之广(图10-2-5、图10-2-6)。
图片
图片
一、五台山佛光寺祖师塔
       祖师塔,北朝遗构。为六角二层砖塔,通高5.60米。塔平面六边形,叠涩台基六层,上砌束腰基座,方形间柱,砝雕壶门,门内素平无饰。塔身二层,下层中空,西向辟拱券门,门上饰有火焰形券面,塔室六角形,叠涩收束,塔外壁无柱,塔檐设砖雕斗栱,每面九朵,上承仰莲和叠涩构成一层塔檐。檐上以反叠涩收回承托束腰须弥式平座。平座上每面饰有壸门,转角处雕成束莲瓶形矮柱,束腰上下刻有仰覆莲瓣承上层塔身。二层塔身各转角处砌有倚柱,柱身饰有束莲三道,塔身西向辟假券门,门上饰以火焰形券面,门外两壁雕假破子棂窗。塔檐由叠涩一道、仰莲三层构成。塔刹设仰莲基座两层,上覆以覆钵、宝珠。塔外形轮廓近于敦煌北魏壁画中古塔(图10-2-7)。
图片
二、太原童子寺燃灯塔
       童子寺燃灯塔位于晋源区晋祠镇西镇村西约2.5公里琉璜沟内。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占地面积15.21平方米。据清道光《太原县志》记载“童子寺在县西十里龙山上,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宏礼禅师建,时有二童子见于山,有大石似世尊,遂镌佛像,高一百七十尺,因名童子寺,前建燃灯石塔,高一丈六尺…”。六角单层石塔,通高4.12米,塔基平面呈六边形,座下部周围雕6力士,上部内收作束腰,腰上所刻雕饰已风化不清。其上为六角形平盘,上建塔身,内设六角形灯室,中空。灯室三面辟门,外壁和门额上均刻有装饰物,其中两尊佛像头部虽已风化,但佛像姿态、衣纹仍依稀可辨,为北齐雕造手法。灯室上为六角形塔顶,檐头微上翘,顶中央收做六角形小顶,顶部镂空,燃灯烟火从上排出。童子寺燃灯塔塔身比例适度,造型秀美,是我国已知最古的燃灯石塔。1996年11月龙山石窟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包含童子寺燃灯塔(图10-2-8)。
图片
三、平顺明惠大师塔
       明惠大师塔,位于长治市平顺县虹梯关乡虹霓村,东西4.79米、南北4.79米,占地面积30平方米。方形单层亭阁式石塔,通高9米。塔基石砌方形,上置须弥座,束腰部分每面各雕四个壶门,内雕石狮,上枋四角各雕螭首,现仅存东南角1尊。      塔身方形,中空,壁面无装饰,覆斗顶,八角形莲花藻井。塔身正面辟门,门左右各雕天神一尊,门上方饰半圆形券面,雕刻有乐伎。塔身东西隐起破子棂窗。塔背面嵌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海会院明惠大师塔碣1方。塔檐石雕屋檐,塔刹由基座、山花蕉叶、仰覆莲瓣和宝珠组成。此塔纪年确切,雕造精美,为研究平顺县石雕及寺院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9~图10-2-12)。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运城泛舟禅师塔
       泛舟禅师塔,位于盐湖区大渠街道办事处寺北村东南50米。坐北向南,圆形单层,通体砖砌。据塔铭载建造于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塔总高1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每部分高度约占三分之一。塔基圆形,由下而上略有收分。塔身下部为须弥座,束腰立砖间隔内雕门,上枭素雕交叉式仰俯莲瓣,下为弧形叠涩砖内收。塔身周设方形砖柱八根将塔身分作八间。东、西、南、北面辟门,隔门砖雕破子直棂窗,北门嵌高1米、宽0.73米碑碣1方,内容为当地人曲环为皇族出身的泛舟禅师好友建塔经过。塔身内室为六边形,顶部作叠涩砖藻井。塔檐叠涩砖砌筑,上两层雕成仿木结构的椽和沟头滴水。塔檐屋面反叠涩内收。塔刹4层,一、二层山花蕉叶下设束腰,三、四层仰莲,上施宝珠。该塔为我国唐代单层圆形砖塔中的孤例,被载入《中国古代建筑史》教科书,有十分珍贵的学术研究价值。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13、图10-2-14)。
图片
图片

五、太原连理塔
       开化寺遗址及连理塔位于晋源区罗城街道办事处寺底村西400米。创建年代不详,因寺后有大石,故称大石寺。遗址上现存大佛身躯,开凿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连理塔又称开化寺双塔,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322平方米。建于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南塔为“化身佛舍利塔”,北塔为“定光舍利塔”。二塔形制相同,间隔1.7米。塔身砖砌,方形、单层,两塔基座相连,俗称“连理塔”。二塔形制、体量相同。基座、塔身保存较完整,残高约11米。塔身正面设小室,其他三面辟假门、假直棱窗。属典型的唐宋过渡时期风格,全国现存仅此一例。2004年6月12日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15)。
图片
六、运城太平兴国寺塔
       太平兴国寺塔,位于盐湖区安邑街道办事处北街。原为太平兴国寺内存塔,现寺已被毁,仅存塔1座。《安邑县志》载,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40年)建;《山西通志》载,建于宋嘉祐八年(1063年);清顺治十八年《太平兴国诸寺并古☐☐》碑载,隋仁寿年间(公元601~604年)所建。民国30年(1941年)补修。结合当地宋代砖塔结构及风格、做法分析断定,该塔为宋代遗构。坐北向南,平面八边形,十三级,中空仿木楼阁式砖塔。历经明嘉靖乙卯、明万历年、民国9年、2008年四次地震,现状塔身通体开裂,塔顶及第十二、十三层塌落,仅存十一级,残高59米。塔北面内壁设登塔入口,塔身砖砌,一层四面券门,南门通塔室,塔内为八角空筒结构。塔外壁一至四层腰缠平座,塔檐及平座均设仿木构砖雕铺作,五层以上叠涩出檐、塔檐屋面反叠涩内收。檐下及平座铺作双杪五铺作偷心造,泥道栱隐刻。一层南侧洞门西侧嵌石碣一方,记载民国30年((1941年)补修该塔下层过程。2013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16)。
图片
七、临猗妙道寺双塔
       妙道寺双塔,位于临猗县猗氏镇兴教坊村内,原为妙道寺内建筑,寺已毁,唯存东、西两塔。据西塔地宫出土《大宋河中府猗氏县妙道寺双塔创建安葬舍利塔地宫记》碑记载,西塔创建于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两塔相距约457米,形制相近,均方形楼阁式砖塔。东塔坐东向西,现状七级,总高23.07米,底层边长4.95米。一层西向辟拱券门,内设塔室置佛龛,二层以上砖砌实体。一、二层塔檐施仿木砖雕五铺作双杪斗栱,三层以上叠涩出檐;三、四层西边砖券掩门,五至七层塔身砌倚柱,西面中部砖券门洞,两侧为破子棂窗:塔刹残损。西塔坐西向东,方形六级楼阁式,残高21.98米,塔内中空一、二层设阶梯壁内折上。一层塔檐仿木砖雕五铺作双杪斗栱,东向砖券拱门,门上部嵌半圆形门楣,楣部线刻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像。二层设平座由四铺作斗栱跌出,以上叠涩出檐,塔身砌倚柱、阑额置把头绞项作铺作,每层中部辟拱门,两次间施破子棂窗。1995年对西塔地宫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宫室长、宽均1.68米,宫底至地面1.73米,地面铺方砖。宫顶叠涩内收,室壁每面以方柱分为三间,明间砖砌板门、次间设破子棂窗,柱头置把头绞项作铺作,柱间以阑额连贯,不设普拍枋。西塔地宫内出土文物(藏于县博物馆):石函1件、银棺1座、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大宋河中府猗氏县妙道寺创建安葬舍利塔地宫记》碑1通、舍利瓶3个、木椁1套、木棺3件、铜镜4枚、瓷碗1只、舍利子数十枚及木塔、“佛骨”和古钱币等。2006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17、图10-2-18)。
图片

图片
八、安泽郎寨塔
        郎寨塔,位于临汾市安泽县马壁乡郎寨村东。创建年代不详,据塔形制观察,为宋代建筑。坐北向南,平面呈八边形,边长7.7米,占地面积59.29平方米。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通高约8米,现存八级。塔基石砌须弥座式,高0.85米,宽1.95米,一层中空,正面辟拱门,东、北面隐起板门,西面嵌清嘉庆八年(1803年)石碣1块,其余四面皆隐起破子棂窗、八角倚柱,上施额枋、斗栱、檐椽,檐椽下方叠置仰莲两层,二层以上四面均辟壶门,每层塔檐叠涩出檐。塔身五层以下收分甚小,五层以上逐渐收缩。塔顶残,塔刹不存。塔侧存1960年立保护标志碑1通,2004年保护标志碑1通。2004年6月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19~图10-2-21)。
图片
图片
图片
九、汾阳文峰塔
        汾阳文峰塔,俗称建昌塔。位于汾阳市文峰街道办事处建昌村东。明末施建,清初完工。砖石结构,平面八角,13层楼阁式塔。座底宽(深)15.75米,通高84.93米,其高度位居全国古塔前列。从下至上由青石须弥座式塔座、塔身及宝顶构成;通体线条斜直向上,收分显著,出檐甚短。层南面设石券圆拱门;二层东、南、西、北四面设窗,三层以上每面设窗1孔,全塔共设圆拱券塔窗92孔。塔檐为仿木砖雕结构,具体由砖雕额枋、垂莲柱、平板枋、斗栱、椽、飞、滴水、勾头、角梁等组成。六层以下每层设斗48攒,七层以上每层设32攒,通体共设仿木砖雕斗栱512攒。斗栱外观尺寸一致,形制统一,均为正心重栱出单翘,外拽厢拱交麻叶耍头。塔体内部为“双层套筒式”结构,中心部位为塔室,外围塔壁间夹以踏道,逐层折上,可至十三层。塔室及塔道顶部皆为砖券结构。塔室内设新塑观音及十二生肖,每层1尊。有关文献记载,该塔的发起和主要督建者是汾阳当时最有名望的封建士大夫朱之俊。朱之俊,汾阳人,明天启元年举人、二年进士,曾任国子监司业,清翰林秘书院侍读。他“喜表扬名迹、点缀乡帮”,主持了汾阳多处文化建筑和宗教建筑的营造。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22)。
图片
十、晋源阿育王塔
       晋源阿育王塔位于晋源区晋源街道办事处古城营村东。原为惠明寺附属建筑。寺毁,仅存砖塔。单层砖砌喇嘛塔,通高约25米。据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太原府志》记载,始建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宋灭北汉时圯,咸平六年(1003年)重建,元末毁。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将原9层砖塔改建成喇嘛式。塔基方形,上部砖砌叠涩呈方锥台,高1.65米,边长14米。占地面积196平方米。塔身为圆形覆钵状,上承相轮十三层。圆形攒尖顶,上置琉璃露盘塔刹。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23)。

图片
十一、阳曲帖木儿塔
        帖木儿塔位于阳曲县杨兴乡坪里村史家庄自然村东200米。共由三座塔组成,分布面积约85平方米,中为石塔,东西为砖塔,平面布局呈三角形,东西塔相距14米,石塔距东西塔约9米,均为元代建筑。中塔为史公仲显墓塔,是元大德九年(1305年)也先帖木儿为纪念其父史仲显所建,为五层八棱墓志铭石塔,高3米,塔基由八边形石座与圆形仰莲台组成,塔身平面八边形,每面镌刻先祖姓名及《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八角攒尖顶,上承仰莲座及宝瓶式塔刹;东塔为武德将军云南腾冲路、达鲁花赤也先帖木儿墓塔,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西塔为也先帖木儿其弟拜延帖木儿墓塔,建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东、西塔形制相同,均为三级楼阁,平面八边形,高约6.5米,塔身各层设塔檐,檐下设砖雕仿木斗栱,为四铺作单抄,二层均设平座,二层正面嵌建塔石碣,载墓主人及建塔题记,八角攒尖顶,上施山花蕉叶及宝瓶塔刹。也先帖木儿,生卒年月不详,汉名史彦昌,史家庄人,官至武德将军云南腾冲达冲路、达鲁花赤(图10-2-24)。
图片
2004年6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代县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位于代县上馆镇东北街村东大街北县政府后院。据《代县志》载,原为圆果寺内主要建筑,1937年日军拆毁寺院,仅存砖塔。阿育王塔创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初为木结构,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灭法”时被毁,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宋元丰三年(1080年)、崇宁元年(1102年)重建,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建为砖塔。为覆钵式塔,平面圆形,砖石台基,通高40米,底径20米。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构成,塔座高1.5米,须弥座形制,束腰周雕仰覆莲瓣及缠枝花纹,塔身为圆形覆钵式,塔刹由刹座、相轮、伞盖和宝珠组成,刹座须弥形制,座中心矗立1铁质刹杆,砌相轮十三层,上置圆形华盖盘,顶置宝珠,上下叠置。2001年6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25~图10-2-27)。

图片
图片

图片

十三、芮城寿圣寺塔
     寿圣寺塔位于芮城县古魏镇庙底村巷口自然村西侧,坐北朝南,宋熙宁八年(1075年)建,宋元符二年(1099年)、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弘治五年(1492年)均有重修,2003年芮城县政府对塔基进行加固维修。砖塔平面呈八角形,边长3.1米,占地面积约55.36平方米。寺内南北中轴线上,原有建筑从南至北依次为大鹏鸟雕像、三清殿、佛塔、全身殿,两侧建有东西配殿及法堂,现仅存砖塔一座。砖塔为仿木构形制楼阁式砖塔,内部中空,平面呈八角形,十三级,高约47米。下层塔身比较高大,塔内直径4.05米,南面开门,2~13层四面设假门,向上分层逐收,成一锥状轮廓。下三层塔檐用砖作斗栱,一层檐下施五铺作双抄斗栱五朵,二至三层均三朵,四层以上各层叠涩出檐,完全仿木结构形制,保持唐塔遗风;最上为铁钵履顶,铁钵铭为:“大宋熙宁八季(1075年)三月二十八日铸造…”;塔内原设有木楼梯,抗日战争中被毁。塔内壁保存有宋代壁画,内容为佛、菩萨、供养人等,面形秀润,敷色典雅,虽经香火熏染,色泽陈旧,但其宋代画风清晰可辨,可惜部分壁画被盗揭。此外内壁上还有元、明历代名人题记。此塔形制为楼阁式与密檐式之间,又为空筒式唐塔过渡到藏梯于壁体式塔心的宋塔之间的形式,十分可贵。1996年1月12日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28~图10-2-30)
图片
图片
图片

十四、万荣稷王山塔
      稷王山塔坐落于万荣县汉薛镇柳林庄村东2000米的稷王山顶峰,据塔铭载,塔创建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北宋元祐时,一妇人笃信佛教,云游四方,终未见归,其二子在稷王山建七级浮屠,以表思母之情,以示向善之心。该塔基现与地平,塔身为砖砌八角形,七级密檐式,通高23米;一级塔檐为仿木结构,砖雕普拍枋,交互出头,斗栱为一斗三升,卷云式耍头,补间二朵、转角二朵;其上为叠涩出檐,其余各级皆叠涩飞檐。1991年塔基被盗开,现已封堵。2004年6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稷王山塔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31)。
图片
十五、文水梵安寺塔
     梵安寺塔,又称上贤塔,位于文水县城西南8公里的上贤村。原为梵安寺重要建筑,寺毁塔存。《山西通志》及明天启五年、清康熙十二年、光绪九年《文水县志》记载:“梵安寺在县南上贤村,内有塔砖一座,高十余丈,崇宁二年(1103年)建”。塔六层木梁遗有“崇宁五年(1106年)建造”记载,明隆庆五年(1071年),由住持僧永澄与师弟永阳主持修缮。塔平面八边,砖砌七层腰缠平座仿木楼阁式砖塔,通高40米,一层直径16.6米。塔身跑砖砌筑,兼有丁砖,塔身上部砖雕普拍枋,普拍枋上砖雕铺作及砖雕叠涩出檐,各层平座均施砖雕铺作,塔基内方形地宫、宫顶设铺作及叠涩砖收口,塔体中空,层层设门,塔中设木梯上攀,塔刹已毁无存。       塔内木楼板、楼梯在公元1947年解放战争中被国民军全部拆除。2013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32)。
图片
十六、万荣八龙寺塔
       八龙寺塔位于万荣县荣河镇中里庄村东约2公里的丘陵台地上。八龙寺创建于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毁于1960年,坐东向西,东西约160米,南北约80米,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建筑布局不详,现存砖塔1幢,铁钟1口。地表散落有琉璃瓦、筒瓦、板瓦和砖等。八龙寺塔坐落于八龙寺中遗址内,建于宋熙宁七年(1074年),为七级方形楼阁式砖塔,通高约23米,塔基平面为正方形,实心。底座高0.62米,边长3.65米。一至六层仿木砖雕塔檐,施斗栱,一至五层正面辟拱门,三、四层侧面设假门。塔身呈抛物线造型,塔刹为葫芦形,方形攒尖刹座。山西省人民政府2004年6月10日公布八龙寺塔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龙寺铁钟,现悬挂于八龙寺钟亭之上,通高1.5米,直径0.63米,厚0.05米,重约2.5吨。原属八龙寺附属物,八龙寺早已损毁。该钟龙形纽,四周饰八唇,絢文一周,记载铸造铁钟事宜及捐资人姓名,金正隆元年(1156年)铸造。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33、图10-2-34)。
图片图片
十七、襄汾灵光寺琉璃塔
       灵光寺琉璃塔,位于临汾市襄汾县邓庄镇上北梁村西约1000米处,民国版的《襄陵县志》记载:“灵光寺在县东南北梁村,金皇统中(1141-1149年)重建,…有碑,内有宝塔,高十三级,后有藏经楼”,清光绪《太平县志》载,灵光寺始建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金皇统年间重建,历代均有修葺。1948年寺院毁坏,遗址已被覆盖于黄土下,布局不清。仅存琉璃塔一座,坐北朝南,平面八边高残七层三踩腰缠平座楼阁式砖塔,塔檐施以琉璃制品,塔刹已毁,残高为22.44米。塔基砖砌,高0.9米,边长4.5米。塔内中空,塔内扶壁折上式结构,各层铺设木制楼板,各层塔身南面券砌拱形门,其他各面券砌拱虚掩门,各层塔檐施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仿木琉璃铺作及檐槫,椽、飞砖雕,塔檐砖雕筒板瓦覆盖。三层塔身上设琉璃阑额、普拍枋,之上为仰莲雕佛像承檐榑、椽、飞砖雕,塔檐砖雕筒板瓦覆盖;上置平座,平座铺作为双杪五铺作。一层塔身嵌石碣6方,其中北侧拱门西侧石碣记载有“皇明永固”等字。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曾有国民党官兵在砖塔一层内,盗掘出元至元年间经书数十卷,现藏襄汾县博物馆。2013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35、图10-2-36)。
图片
图片

十八、临猗永兴寺塔
       永兴寺塔,俗称“闾原头塔”,位于临猗县猗氏镇杨原头村闾原头自然村东北约200米。据清康熙《猗氏县志》载,原为永兴寺附属建筑,现寺毁仅存塔。     坐北向南,寺院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记载,宋代修复,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毁于大地震,清康熙年间原址重建,20世纪40年代初毁于战火,仅存宋塔一座。塔方形九级楼阁式实心砖塔,一层边长2.93米、塔体残高15米,叠涩砖出檐;二至五层塔身砖砌方柱,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二层柱头设把头交项作铺作,四至五层柱头置栌斗,六层之上跑砖砌筑塔身。2013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37)。
图片
十九、临猗圣庵寺塔
       圣庵寺塔位于临猗县北景乡张村中部。宋代建筑,为六边形砖塔,塔基占地面积约26平方米,塔边长约1.5米,七层,高约11.62米。第一层塔檐下有仿木结构斗栱装饰,为斗口出耍头把头交项作形制。一层正面辟洞门,券门以上各层皆为实心。二层以上叠涩出檐。三层正面辟洞门,侧面辟假直棂窗,第三、四层每面皆辟仿木结构直棂窗。塔身收分不大,显得稳重。2004年6月被公布为山西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38)。
图片

二十、万荣旱泉塔
     槛泉寺塔位于万荣县高村乡卓里村东2.5公里孤峰山西麓,俗称“旱泉塔”。原为孤山槛泉寺建筑之一,寺庙创建于宋宣和二年(1120年),塔为金代建筑,现寺毁塔存。塔为方形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30米,11级。塔基呈正方形,一层为须弥座式,每边长4.35米,高1.4米。塔身一层南向辟砖券拱龛,一至四层施仿木构砖雕斗栱檐,一层至三层每面施斗栱三朵,四层每面施斗栱一朵,五层以上叠涩出檐,塔顶部已坍毁。2004年6月1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槛泉寺塔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39)。
图片
二十一、万荣南阳寿圣寺塔
       南阳寿圣寺塔,俗称南阳塔,位于万荣县里望乡南阳村学校内,原为寿圣寺内主要建筑,寺院已毁不详,仅存宋塔一座。创建年代不详,结合本区域宋、金砖塔特点及塔身铺作、砖烧制特征分析断定寿圣寺塔为宋代遗物。塔十一级八边楼阁式砖塔。塔残高30米,一层边长2.8米、直径6.6米。一层的塔檐砖雕仿木五铺作双杪斗栱,二层以上叠涩砖出檐。除九和十一层,其他各层正南面均有砖券拱门。各层高度由下至上逐渐内收,塔刹近年补修。塔身每面留存架眼两孔,且局部遗有白灰抹面。塔旁遗有金代铁钟1口,金大定十二年铸,高2.35米,直径1.65米,厚0.05米,四周铸有铭文,为原圣寿寺遗物。2013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月公布为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40)。
图片

二十二、代县洪济寺砖塔
        浮屠塔,又称洪济寺砖塔,位于代县上磨坊乡东若院村北约500米处。创建年代不详。原为洪济寺内建筑,现寺毁仅存塔,为宋代风格。该塔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85平方米。六边形单层砖塔,通高4米。平面呈六边形,底边长1.5米。塔基束腰须弥座,塔身六面向内略弧,南北向雕有板门,其余四面雕有菱花窗,叠涩出仰莲塔檐,上承束腰须弥座,塔刹已毁。2004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41)
图片
二十三、稷山北阳城砖塔
        北阳城砖塔位于稷山县清河镇北阳城村中部,村委会北侧。据塔身底部佛龛题记载,创建于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塔坐北向南,为一座方形七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约8.1米。方形砖砌塔基,现高0.25米,长宽皆1.88米,占地面积约3.5平方米。塔身底部南北辟佛龛,内设圆雕砂石坐佛1尊,头部已毁,残高0.75米,宽0.43米,座高0.26米。塔身方形,塔壁素面,一至六级叠涩出檐,塔刹已毁。2004年6月10日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42)。
图片
二十四、浑源圆觉寺塔
     圆觉寺,俗称小寺。位于大同市浑源县永安镇永安社区石桥北巷路北,坐北朝南,东西长42.8米、南北宽122米,占地面积约5221平方米。据清顺治《浑源州志》记载,创建于金代,明清时期均有修缮。现存为一进院布局,中轴线建有山门、释迦舍利塔、正殿,正殿两侧原建有配殿已毁。释迦舍利塔为金代遗构,又名小寺塔。位于圆觉寺内中轴线中心点处。创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明成化五年(1469年)、明万历四年(1576年)、清咸丰九年(1859年)均有维修,1988年县政府维修山门、释迦舍利塔和正殿。现存为八角形九级密檐砖塔,全仿木结构,通高30米。塔分为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础八边形,双层束腰须弥座,高4米,上层束腰壶门内雕乐伎、戏佣、力士和动植物图案,基座檐下施斗栱,四铺作单抄,单栱计心造,转角柱雕金刚、力士承托,其上为平座,完全仿木构建筑雕刻,斗栱五铺作双抄,重栱计心造,南北两面置拱券门,余辟直棂窗。平座以上各级为密檐叠涩。塔刹由圆形刹座、伞盖、宝珠、凤鸟和刹杆组成,与应县木塔塔刹形制如出一辙。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43~图10-2-46)。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二十五、长子法兴寺石舍利塔
       长子法兴寺石舍利塔为方形二层楼阁式石塔,高10.70米,又称石殿,创建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平面呈回字形。燃灯塔俗称长明灯、灯幢、石灯台。单层石塔,通高2.58米,创建于唐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塔平面八角形,基座下设有底盘,每面均雕有瑞兽,上承二层基座,为中国现存燃灯塔中最华丽的一座,反映了唐代石雕建筑的工艺水平。法兴寺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47、图10-2-48)。
图片
图片

二十六、安泽麻衣寺砖塔
         麻衣寺砖塔,位于安泽县城北13公里岭南村西南山岭上,坐北面南,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塔表跑砖砌筑中空。现状通高约21.6米、首层边长2.45米。创建年代不详。塔身镶嵌石碣共十二方,其中“佛顶尊胜陀罗弥经”,记有“大定十七年六月维那史德妻李氏…”。结合塔之结构特点,确定为金代建筑。一层塔身南向券拱门,塔室券神龛;塔身外壁各面雕砌佛像三排17尊,共计136尊;塔檐砖雕五铺作单杪单直昂计心造铺作及椽、飞,塔檐屋面反叠涩内收。二至九层为叠涩砖出檐,屋面反叠涩内收,塔身外壁镶砌砖雕佛像;二层四个面嵌佛像11尊,三层四个面镶石碣、四个面嵌佛像36尊;五、六、七级四个面各嵌佛像3尊,另四个面石碣上各嵌2尊;八级每面嵌佛2尊,九级无佛。全塔可看到的砖雕佛像336尊、毁坏21尊、尚存315尊。塔刹毁坏无存。2013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49)。
图片

二十七、太原晋祠舍利生生塔
       晋祠舍利生生塔为清代遗构,位于晋祠奉圣寺北浮屠院中央。创建于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一说创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宋宝元三年(1040年)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重修。20世纪90年代初重修地宫时,在地宫内发现一石函,内贮银匣。银匣中金瓶里藏有舍利。石函上刻有宋宝元三年(1040年)重建塔的铭文。据佛法,取名“舍利生生塔”。塔为砖砌,高38米,平面八角形,七级。四面设拱门,并绕矮栏。门额均有题字。第一层中塑菩萨像,北壁嵌邑人杨廷璿书“舍利生生塔”大字石刻。内设台阶,盘旋可至塔顶。塔身外部为仿木结构,砖制斗拱飞椽,塔檐上施琉璃瓦,塔顶置巨大琉璃宝珠塔刹。“宝塔披霞”为晋祠外八景之一(图10-2-50)。
图片
二十八、太原晋祠三亭
        这里所谓的晋祠三亭,是指位于太原晋祠的难老泉亭、真趣亭和不系舟亭(图10-2-51~图10-2-53)。
图片
图片
图片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部,坐落在悬瓮山脚下,是晋水的源头。晋祠是一处以儒、道、释文化为内涵的奉祀祠庙,同时也是一处融山光水色和文物古迹为一体的古建园林群。晋祠有三泉,即善利、圣母、难老三泉。这三股清泉为晋祠增添了小桥流水的情趣,曲径通幽的意境。泉上有亭,其中难老泉亭为明代遗构。位于圣母殿南侧,水母楼前。晋水发源于悬瓮山下,经难老泉流出。据《水经注》载:“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又载:“东南出城注于汾水”。宋嘉祐五年(1060年),又将晋水分为海清北河、鸿雁南河、鸳鸯中河、陆堡河四段,以利灌溉。难老泉,位于水母楼前,是晋水的主要出水处。泉水从地平线下约5米的断岩中涌出,盛时平均每秒流量为1.8立方米。古人以《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佳句命名为“难老泉”。泉水出口处砌石,深7米,径52米,周建栏栅。泉水涌入智伯渠,清澈晶莹。“难老泉声”为晋祠内八景之一。难老泉亭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60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重修。亭为八角攒尖顶,三踩单翘斗栱,平身科二攒,中悬龙首状雷公柱,绕以两周垂莲吊柱。亭内悬有傅山所书“难老”立匾等(图10-2-54~图10-2-56)。
图片
图片图片

     真趣亭也在晋祠南老泉旁,亭为长方形平面,歇山顶,建于泉池岸边的洗耳洞上,穿洞可至难老泉池。其构造做法古朴,阑额雕制精细,登临亭上,倚栏跳望,可见一对联,上书:“此地绕山中兴趣,到处皆水面文章”。晋祠不系舟亭在难老泉的出水口处。所谓不系舟,为一小型石舫,上建有长方形凉亭,屋顶为六檩卷棚歇山顶,不做封山。亭旁立有一小石人,手托平盘,承接从石壁上伸出的龙口中吐出的泉水,四周景色美不胜收。登亭四望,水波或隐或现地反射出五色斑斓的光彩,互相交织,蔚成奇景。

二十九、洪洞大槐树碑亭
       洪洞大槐树碑亭,地处山西洪洞县城西北的广济寺遗址旁。这里有一株古槐树,相传为汉代时栽种。据史料记载,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四年(1416年),曾先后七次在古槐树下办理移民手续。为纪念此事,于宣统三年建亭立碑。此亭为半亭,与后面高台上的元代经幢组成一个整体。亭位于原古汉槐处,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筒板布瓦覆盖。亭内有碑一通,高3.5米,宽0.8米,厚0.3米,碑首作盘龙雕饰,中刻“纪念”二字。碑阳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书大宇,碑阴所刻碑文概述明初迁民始末。碑亭后窑顶上立有金承安五年(1200年)石经幢,为广济寺仅存的遗物。该亭具有典型的山西地方特色。斗栱为如意斗栱,昂为小鼻子昂,檐檩由斗栱桃出,飞子带杀,并设有叉手,古朴凝重(图10-2-57~图10-2-6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十、汾阳杏花村古井亭
       古井亭,位于汾阳杏花村镇东堡村卢家街。据《北齐书》记载,杏花村的酿造史自北齐河清年间(公元561~564年)始,历经唐、宋、元、明、清至今1500年没有间断。酿酒遗址为宋代“甘露堂”原址,现存作坊遗址为堡墙式院落。该院落由南北两组建筑组成,总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北院为酿酒作坊原址,有五个院落,面积约7000平方米。现存清代酿酒作坊,遗存有埋入地下的发酵地缸。院内有一古井,为元代修建。古井上建亭,名曰“古井亭”,亭依墙建构,墙上嵌有傅山手书“得造花香”碑一块,此井至民国间一直是汾酒酿造专用水源。院内还保存明代酿酒所用的甑筒一个。该造酒遗址保存完整,反映了汾酒文化的传承,是一处十分珍贵的酿酒业实物遗址。2006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0-2-61)。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