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悼念恩师欧阳修,写下一首感怀词作,读来催人泪下、令人动容

 再见羊城 2023-09-01 发布于天津

今天我们来聊聊苏轼的一首经典词作《西江月·平山堂》。这首词是苏轼路过扬州的途中,偶然间来到平山堂,而引发深深思念恩师欧阳修的感慨而写的。在词中,不仅浓厚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还融入了苏轼多年来的生活洞察与深刻感悟,以及对往昔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的感叹。这首词让读者在感同身受中深受触动,呈现出极其深厚的人文情感和历史厚重感。

《西江月·平山堂》

[宋] 苏 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词的大意是:这次是我第三次路过平山堂,回想前半生已经在弹指中过去了。我十来年没见老师欧阳老仙翁了,只有墙上他的墨迹,还是那样气势雄浑,像龙蛇舞动。

我在堂前的“欧公柳”下 写下这首词,悼念文坛英杰,已故扬州太守,我的恩师欧阳修。别说人死后万事皆空,要我说,纵然是活在世上,也不过是一场大梦啊。

人生如梦,这样深沉的感慨源于苏轼的心底。然而,引发苏轼发出这样深情的叹息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平山堂与欧阳修有何独特的联系呢?

位于扬州西北郊的平山堂,是苏轼恩师欧阳修在庆历八年担任扬州太守期间主导修建的。因为堂所在之地地势较高,且坐堂之上可观江南群山,仿佛与堂同高,因此得名平山堂。此堂壮观至极,被誉为淮南之冠。

写作《西江月·平山堂》之前,苏轼共赴扬州两次:首次是自京城赴杭州担任通判,途径扬州;第二次则是由杭州赴密州任职,同样途经扬州。第三次他来到这里,是从徐州调任至湖州(今浙江吴兴)。

此刻的苏轼,距离他与欧阳修的最后一面已有九年之久,而欧阳修已经在世间安息八年。此时苏轼亦面临困境重重的政治状况,因此当他踏上恩师曾经任职的土地,回溯往昔之时,他深深地怀念起了欧阳修。

词篇的上片描绘了苏轼来到平山堂的情感体验。

“三过平山堂下”透露出苏轼此次乃是第三次来访此地。苏轼与欧阳修师长的情感深厚,此刻他身处欧阳修修建的平山堂之内,但欧阳修已然离世,他在空寂的堂内,感受到了人事已非,百感交集。

“半生弹指声中”,体现了一种抚今追昔的情绪。这种情绪类似于我们偶然回到一处故地,或是昔日的学校,或曾工作居住过的地方,突然会感叹,时光荏苒,自己竟已许久未来此地,生出一种如梦如幻、恍如隔世的感叹。

“十年不见老翁”,故地重游,最容易唤起的便是对曾经人和事的思念。十年前,苏轼曾与欧阳修欢聚一堂,却未料那次相聚竟成为永诀,次年恩师便辞世了。

“壁上龙蛇飞动”,是苏轼睹物思人,看到老师的墨宝仍然笔势矫健,静静地展示在平山堂之中。欧阳修留下的是何等千古名篇《朝中措·平山堂》。这首词虽有“晴空” “春风”等明媚词句,却隐含着挥之不去的悲哀和岁月沧桑。

现今的苏轼,望着老师遗留的文字,思考着他的墨迹,自己也已在仕途中磨砺多年,人到中年。此时的他和当年在扬州的欧阳修年纪相仿。此时的苏轼对老师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朝中的种种事物也有了更多角度的认识,对人生的感慨也更为深远。

欧阳修虽已逝世,但实际上他们之间的理解却更加深入。仿佛在平山堂中,他们再次展开了一场心灵的对话。这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词的下片,苏轼开始述说对恩师的深深怀念以及他个人的人生感悟。"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此处,他引用了欧阳修的一句诗。

昔日欧阳修所著的《文章太守》,本是为朋友刘敞送上的祝福,当时欧阳修刚离开扬州,而刘敞即将赴任扬州。欧阳修用此诗歌颂刘敞的才情,并祈祷他在扬州的日子能够顺利如愿。欧阳修的写作富有巧思,尽管其初衷是赞美朋友,但读者不禁会联想到他曾在扬州任职,思及他的政绩、在扬州的雅致生活,甚至将“文章太守”与欧阳修自身联系起来,因此,这句诗语充满双关之意,颇为妙趣。

然而,在苏轼的这首词中,“文章太守”无疑是指欧阳修。苏轼怀念恩师的文才风采,思及欧阳修曾在此地与志同道合的友人们举行的文人雅集,情感中不禁多了一份悲伤。仿佛是在和老师互相唱和,苏轼引用了这几个字,重塑了欧阳修当年的风貌。

堂外仍生欧阳修亲手栽植的杨柳,歌女依旧演唱欧阳修的词,所有的景物仍在,春风依旧,而人已去世。即便是如苏轼这般豁达的人,也不禁发出“转头空”的感叹。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此句是借鉴了白居易的"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无尽感慨:欧阳公虽已仙逝,所有皆为空,然而仍然在人世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境中度日呢?终至最后,一切都会化为虚无。

苏轼深感:欧阳修已然仙逝,诚然一切皆化为虚空,然而活在世间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在梦幻中度日呢?最终,所有的一切都将归于无有。

人到中年,经历过许多的人和事,常常会感到疲惫、无力和空虚。这种忧郁的情绪,无疑是真实存在的。然而,仔细思考,人生如梦这个观念确实合情合理,究竟谁能永远存在?我们所拥有的又有何物能长久呢?

有观点认为,从这首词可以看出当时苏轼的消极情绪,然而这并不全面。或许,正是这种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人生如梦的感慨,使得苏轼在之后的仕途和人生的种种挫折中,能够展现出更为坚韧和豁达的气度。确实,人生短暂如梦,仕途中的失败与挫折又有何大不了?即便是被贬谪至他乡,四处飘泊,又有何妨呢?

如果人生能拥有逍遥自在、宠辱不惊的心态,或许我们的生活会过得更加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