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中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用药规律

 经方人生 2023-09-01 发布于四川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发生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常发生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后,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且腹痛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临床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多予抗菌消炎、解痉、止痛等对症治疗为主,虽能控制症状,但病情易反复。 
近年来,中医药因不良作用较小、疗效明显的优点,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例如中药贴敷、推拿、中药内服等。中药内服能有效地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远期疗效较好。为进一步探寻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用药规律,笔者检索了相关文献,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收集数据 

收集建库至2020年10月发表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WanFangData)的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相关文献,页面为高级检索,以中医、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等为检索词,筛选出中药内服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研究文献,导出检索到的全部题录, 利用NoteExpress软件筛选相关文献并获取全文。 

1.2 文献筛选 

1.2.1 纳入标准 

①明确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②临床研究;③名医经验;④具有明确的处方;⑤药名在《中药学》或《中药大词典》中能够查询到。 

1.2.2 排除标准 

①文献来源不明者;②只有方名无具体方药或药物不全者;③方剂采用注射剂、外用等形式;④动物实验研究;⑤相似度极高或重复的方剂。 

1.3 研究方法 

1.3.1 中药名称规范 

搜索并下载全文后对文献进行编号,提取文献中的相关数据,利用excel表录入文献编号、文献名称、中医证候、方剂名称、中药组成等数据,同时按照《中药学》对中药名称进行规范、统一后再录入系统,如法半夏转化为半夏,炙甘草转化为甘草,苡仁转化为薏苡仁,生地转化为生地黄,大贝母、象贝转化为浙贝母,苏子转化为紫苏子等。 

1.3.2 数据录入与分析 

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提供的“古今医案云平台(V2.1)”软件作为分析工具。数据的录入以及审核均由双人负责, 以保证最终数据录入的准确性,以excel格式储存,然后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1)”软件中的医案数据采集模块,并建立关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医案数据库。为避免数据录入过程中出现失误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在录入完成后,由2名研究者负责数据审核。然后进行医案标准化,加入分析池管理。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2.1)”软件中的“医案统计分析”中的数据挖掘模块,进行包括用药频次统计、中药属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的统计分析与用药规律挖掘。用药频次统计是对中药使用频次的分析,中药属性分析是指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的分析,关联规则则是指对中药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用药频次及性味归经分析 

154个处方中包含172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30的中药有15味,分别为甘草、白芍、延胡索、陈皮、木香、半夏、茯苓、山楂、白术、连翘、柴胡、夏枯草、枳壳、浙贝母、香附。用药频次统计见表1。中药四气属性前3位的分别是温、平、微寒,而五味属性前3位的分别是苦、辛、甘。药物四气五味分布见表2。以脾、胃、肺经位于前3。药物归经分布统计见图1

图片

2.2 基于关联规则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设置支持度≥0.2,置信度≥0.6,提升度≥1,对中药配伍的关联规则进行分析,获得“茯苓-甘草”“白芍-甘草”等常用药物组合,共现度≥30次的中药配伍药对见表3。

图片

2.3 系统聚类分析 

以层次聚类方式将频次≥30次的15味中药进行欧几里得、最长距离聚类分析,以横向聚类图进行显示。以距离≥8进行分组,可分为4组:第1组:白芍、甘草;第2组:延胡索、木香;第3组: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第4组:香附、柴胡、枳壳、夏枯草、浙贝母、山楂、连翘。见图2。

图片

3 讨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以腹痛为主要表现,故可从 中医“腹痛”来进行研究。《素问· 举痛论》中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指出寒凝气滞于肠胃而引起腹痛。《景岳全书》记载“痛有虚实,惟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提出腹痛有虚实。小儿肺常不足, 寒暖不知自调, 若调护失当,易受寒邪侵袭;小儿脾常虚,饮食不知自节, 嗜食生冷瓜果、食肥甘厚味、煎炸甜腻,而致使寒凝中焦, 饮食结于胃肠,中焦气滞,气血运行不畅, 经络不通而发为腹痛。因此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生为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脏腑虚损常为其内因,外感 寒、湿、暑为其外因。由于小儿肺常不足、脾常虚的生理特征,当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时,邪气壅滞中焦,脾胃运化失司,湿浊内生,聚而为痰,湿、痰、积滞阻碍气机,气滞血瘀,结于腹部,不通则痛。由此可见,此病的发生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较为常见的病因为脾胃薄弱,运化无力,中焦气机紊乱致腑气不通,不通则痛,并且可出现湿、痰、滞、瘀等病理产物,而表现虚实夹杂象。故临证针对此病多以运脾化湿、 化痰散结、行气止痛为主要治疗方法。

3.1 用药频次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所收集的154首处方中,共涉及172味中药,使用频率率≥30次的共有15味,使用频率前10位的药物包括甘草、白芍、 延胡索、陈皮、木香、半夏、茯苓、山楂、白术、连翘。15味中药中白芍、甘草具有缓急止痛的功效,延胡索、木香、柴胡、枳壳、香附能够行气止痛,陈皮、茯苓、白术能够健脾祛湿,半夏、浙贝母、夏枯草、连翘能够化痰散结,山楂具有消食化积的功效。

3.2 药物属性分析 

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中,温性药使用最多,使用频次为559次,其次是平、微寒、寒。五味中以苦、辛、甘为主,苦者能燥,具有燥 湿之效;辛者行也,具有发散、行气之功;甘者和也,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的作用。在药物的归经方面, 通过统计分析可见,药物归经主要为脾、胃、肺经,其次为肝经。临床可知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病位为脾胃经,然小儿肺常不足,易受外邪气侵袭,肺与大肠相表里,邪气入里壅滞于大肠,导致腑气不通,不通则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症状为腹痛,且在经络理论当中,足厥阴肝经行走于两侧少腹,肝经气机不利可致腹部疼痛。故而在临床辨证施治时不仅当注重脾胃, 还应顾及肝肺。

3.3 关联规则分析 

关联规则分析可得出临床上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常用药物组合有茯苓-甘草、白芍-甘草、白芍-延胡索-甘草、陈皮-甘草、白术-甘草、半夏-甘草等。其中茯苓和甘草是临床上常用药对。茯苓药性甘淡平,归心、脾、肾经,淡能渗湿,甘能补脾,且药性平和,有健脾祛湿之功效。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等作用。甘草与茯苓配伍,甘草能协同甘淡的茯苓,共奏补中益气、健脾祛湿作用, 两者同用也更增强了补益的作用。甘草有补脾益气、 调和药性之功效,茯苓、甘草配伍可以协同补益健脾功效,如二陈汤、四君子汤等。现代医家运用二陈汤、四君子汤等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吴才敏等认为小儿脾常不足,易酿生痰湿,并运用加味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香附、浙贝母、玄参、甘草、乌梅)治疗小儿肠系膜炎60例,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各项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王多祥等运用四君子汤加减以健脾温通、缓急止痛治疗本病72例,效果明显。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常用药物组合可得知,临床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大多是在茯苓和甘草药对的基础上加行气止痛、软坚散结、消食化积等药物而成。

3.4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结果可知,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常用中药可分为4组。第1组药物是白芍、甘草,白芍和甘草是临床上常用的经典药对,甘草、 白芍配伍即芍药甘草汤,用于腹部挛急作痛。结合文献遣方组药,可见各医家运用自拟方、经方和经验方治疗本病随症加减时,常用芍药甘草汤控制腹部挛急作痛,正如《医学心悟》指出芍药甘草汤“止腹痛如神”,《建殊录》提出:“腹皮挛急,按之不驰,为芍药甘草汤饮之,一服痛即已”。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白芍、甘草均具有良好抗炎、镇痛的效果,且二者配伍能有效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从而起到缓急止痛之效,能够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起到良好的症状控制作用。第2组药物为延胡索、木香,延胡索具有行气止痛之效,正如《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能行血中气滞, 气中血滞, 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木香味辛苦性温,入脾、三焦、大肠经,具有行气止痛之效,《药性本草》谓:“木香治九种心痛”,故木香配伍延胡索能增强行气止痛之效果。第3组药物为陈皮、半夏、茯苓、白术,此组实为二陈汤加减而成,具有理气化痰之功。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痰饮所致消化系统疾病疗效确切,是历代公认的祛痰剂祖方 。二陈汤作为治疗痰湿证的基础方,被历代医家运用,各医家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论思想结合临床需要,形成了藿香正气散、保和丸等,均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第4组药物为香附、柴胡、枳壳、夏枯草、浙贝母、山楂、连翘, 此组是在柴胡疏肝散的基础上加软坚散结、消食化积药物而成。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 有疏肝理气、行气活血等功效。组方中香附、柴胡、枳壳有行气止痛之效果,可以显著缓解腹部疼痛。现代药理学对柴胡疏肝散的成分进行了研究,其中柴胡、香附均可起到有效的抗炎、抗菌、镇痛作用。枳壳主要含 有挥发油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和生物碱4类成分,可有效调节胃肠道功能。临床上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时常配伍软坚散结的药物。软坚散结属于“八法”中消法的范畴,是中医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正如 《素问· 至真要大论》指出:“坚者软之” “坚者削之,结者散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常表现为痰核结于腹部而致腹痛,故而在治疗中应重视兼有软坚散结功效药物的应用,如夏枯草、浙贝母、连翘等。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小儿脾胃功能紊乱, 运化失常,可致饮食积滞,因此在该病的治疗过程中常配伍山楂等消食化积之品,如林季文认为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过程中消食导滞为必要之举,自创 “楂麦平胃方”,临证加减,治疗效果显著。
本文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对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处方进行数据分析,从中药属性即四气五味、归经理论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多从苦温燥湿立足,而且治疗药物归经多从脾胃、肺、肝出发。根据药物频次、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等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多从运脾化湿、化痰散结、行气止痛角度出发,并且注重软坚散结类药物的运用。本研究通过对现代临床文献数据进行挖掘,为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颜佳佳,阮为勇.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中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用药规律[J].光明中医,2021,36(19):3250-325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