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早起是为了什么?

 四月的小屋丫 2023-09-01 发布于湖北

每晚七点,不见不散


🧡

🪶

张钧甯刚开始晨跑是以姐姐为榜样,她姐姐天天早起晨跑,她好奇姐姐为什么不多睡一会儿,天天早起跑步。带到好奇心她跑出了户外,听着欢快的鸟鸣,吸嗅着清新的空气,波光粼粼的水面,原来清晨的公园是这样的。

高中时,为了减肥,夏天的时候,五点半便出现在操场上,一圈又一圈,跑到太阳渐渐冒出山尖,汗水打湿了衣衫,一种轻松畅快的感觉。

上大学后,想要刻意培养早睡早起、运动泡脚的习惯,因此制定了非常严苛的计划。

计划是理想的,身体是诚实的。

暑假三个月的慵懒,早已经不住运动,跑了一圈就开始气喘吁吁,凭着意志又坚持了两圈。

于是,我调整了计划,第一周只跑三圈,第二周加两圈,结合身体适应的情况,逐渐加圈,一个月后,我可以一口气跑完十圈了。

那个时候,没有“跑步会伤膝盖”或者“小腿粗壮”的意识,不过跑了两年半,这两样潜在的隐患没有在我身上体现。

除了下雨天,夏天五点半,冬天六点,操场上有我挥洒汗水的剪影。

身边也有很多跑步的朋友,不过她们习惯在晚自习后。

晚上,闪烁着三两盏灯的草坪上,扎堆唱歌的,弹吉他的,玩游戏的,说不定你就会被输了游戏,开始大冒险的同学要联系方式,散步的,跑步的(很容易撞到人,不能集中思考)……

对比之下,我更喜欢清晨三两个人的操场。那时,没有疫情,所有的大学没有门禁,外面的人经常来学校打篮球,吃饭,和我一起迎接晨曦的,是他们。

有一种人的存在,和你同时同地做着同样的事情,但没有任何交集,即便如此,你也会觉得踏实。有时候想偷懒一下,转念一想,今天那些人也会偷懒吗?于是,不假思索地从床上立起来。

跑完步就去食堂买饭,阿姨一看我红彤彤的脸,就说“又跑步了。”我笑着点了点头,接过鸡蛋饼和豆浆。

从食堂到教学楼,会路过篮球场,明德阁,这条路上有座山,因此也会小小地爬个坡,相比于这条路,我更喜欢“小桥流水”那条小路。

沿着小山蜿蜒曲折的水流,清澈见底,苇草轻轻摆动,蝌蚪聚在一起开会,鸟鸣、花香,一个人的时候,我经常走路唱歌,自言自语,很享受这种慢下来和自己对话的时刻。

🪶

结束中考后的妹妹终于可以好好补觉了。

晚上十二点睡觉,早上五点四十的闹钟,这一届孩子的睡眠严重不足。可即便是假期,也不能避开妈妈的“铃声”服务。

在妈妈的认知里,早上的空气是新鲜的,要起来吸收天地精气,而不是躺在经过了一晚上二氧化碳循环的床上。

除了呼吸新鲜的空气,还能享受世界的朦胧片刻。洒水车在四点作业,环卫工人五点出现在街道上,遛狗的工薪族六点集中在湖边,蒸笼的雾气氤氲……

没有车水马龙的堵塞,没有鸣笛焦躁,没有行人与车辆争抢道路资源,没有四面八方的“交响乐”,没有……

或许,早起是为了享受一个人的食堂,为了“一日之计在于晨”,为了练好革命的本钱,对INFJ来说,早起是为了独自享受整个世界。

不用争抢资源,所有的东西都不需要等待,跟着太阳一起做操,吮着月光睡觉,这是最自然的生活模式,对都市人来说,也是最难的。

因此反衬出“早睡早起”是自律的表现。

在乡村生活,遵循着“马尔代夫”的作息。五六点起来,吃饭洗衣服锻炼,忙完一堆事情,也不过八点,上班的朋友这时候刚起来。

晚上七点躺床上,打开昏黄的台灯,播放一部电影,看到昏昏欲睡就关电。因为“睡得早”这件事事情被朋友吐槽了很多次(不是故意的)。

🪶

还有一点,和安全感有关。

高中的化学老师说,凡事都做在前面,比如提前十分钟到教室,提前写完作业。

当我六点出现在自习室的时候,早读两小时,自习两小时,十点回去的路上,看到很多抱着书过去的同学,心里有一丝丝小开心——今天的任务提前结束,可以自由活动啦。

没有安全感的人,多半喜欢提前规划,喜欢做足准备,习惯反复训练,直到在梦里开始肌肉记忆般地演练。

完成比完美重要。

即便有需要修改和增添,也有充足的时间,可以从容淡定地处理。

我记得一本书对习惯养成的描述:

前期是刻意训练,塑造大脑的基因,比如你要减肥,先开始一周的训练,让大脑熟悉你这个时间的活动;

中期是意识养成,你要感受到做这件事的益处,尝到了甜头,身体会不由自主地靠近。

最后是肌肉记忆。到了这一阶段,不要费脑子去想要做什么,潜意识地拿起了绳子。

因此,早起的习惯养成后,自然而然地成了每天的仪式,不会因为假期出现例外。

老舍在《万物静观皆自得》中写道,他喜欢早晨的时光,白天因为各种“会”扰乱思路,只有早上的时间完完全全属于自己,写几个字,在院子里看看花,又回去写几个字,如此反复。

或许,只有早起的两小时是现代人完全属于自己的奢侈时光。

🎁

谢谢你看到了这里。
明天同一时间,不见不散!
内 容:泥雾
排 版:泥雾
图 片:泥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