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晚清颇有建树的草书大家,多件精品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老孙766 2023-09-01 发布于北京

导读

清代书法受明代“台阁体”的影响,加之清朝皇帝的推崇和文人墨客的追求,“馆阁体”盛行,很大程度上禁锢了书法风格的丰富、创新与发展。本文将要介绍的这位主人公则是清代在行草书体上有很高建树的书家。

张鲁臣(1766年-1833年),字鲁臣,号鲁斋,江苏常州人,嘉庆五年进士,官至杭州布政史。清代著名书法家。

张鲁臣是清代晚期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独特,兼收并蓄,融汇了前人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擅长行书和草书,尤以草书见长,被时人誉为“草书宗匠”。

张鲁臣的书法作品,笔力雄健有力,气势磅礴,字体饱满圆润,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多以诗文、碑刻等为题材,内容丰富多样,表现了他对文学和历史的深刻理解。

张鲁臣的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使他成为清代书法界的重要人物,被后人尊称为“鲁斋先生”。

张鲁臣一生致力于书法创作和研究,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被视为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多件精品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清代书法家张鲁臣草书《杜少陵诗六条屏》欣赏

张鲁臣草书《杜少陵诗六条屏》,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他是晚清颇有建树的草书大家,多件精品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他是晚清颇有建树的草书大家,多件精品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他是晚清颇有建树的草书大家,多件精品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他是晚清颇有建树的草书大家,多件精品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他是晚清颇有建树的草书大家,多件精品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他是晚清颇有建树的草书大家,多件精品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关注雅缘书画,品读文化经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