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学仪式感要有“教育味” | 人民微评

 乡村路1968 2023-09-01 发布于天津

民小编说

开学季,关于“开学仪式感”的话题引发网络热议。这些“仪式感”通常是在班级教室用气球、彩带、拉花、彩印KT版等一次性用品进行装饰,再搭配一些小零食,把教室装扮得像派对现场。开学是否需要仪式感?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又是怎样的一种仪式感?一起来看这篇文章的观点——

近日正值开学季,关于“开学仪式感”的话题引发网络热议。这些“仪式感”通常是在班级教室里用气球、彩带、拉花、彩印KT版等一次性用品装饰,再搭配一些小零食、小礼品。孩子开学第一天来到教室就像来到派对现场一样,注意力都被花里胡哨的仪式感布置所吸引,把新课本、新知识冷落在了一旁。

开学季,究竟需不需要仪式感呢?我以为,开学仪式感对学生来说,重要且必要。毕竟学生在家里玩了一个假期,生物钟乱了,心也“野”了,开学时搞一个温馨、郑重的欢迎仪式,可以让学生感觉又站在了成长的新起点,重新燃起学习的热情。

只是,我反对那种“家委代替、老师包办、铺张浪费”的仪式感。这样的开学仪式感,不惜耗费财力、物力、人力,搞得家长焦虑、老师疲惫,真正的主角学生反而成了形式主义的工具人,白白丧失了开学教育的契机。真正有效、有意义,能被学生铭记的开学仪式感,应该是充满“教育味”,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生动场景,比如扫扫教室、谈谈趣事、翻翻书本、做做规划……让学生在开学第一课上有参与感、获得感,重新建立起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校、学生与学习的熟悉感,最终实现育人的本质,而大可不必“为仪式而仪式”,在形式上出尽“花招”。

开学的仪式感,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创造。为办好开学活动,一般家委会成员会和老师提前进行讨论,做出相关策划书,确立主题和细节后,便各司其职,有的网购材料,有的前往教室布置,有的当好后勤……于是,开学前一周,家长成了最忙碌的人,学生反而置身事外。开学仪式感应该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创造的,而不应该由家长代办,甚至成为家长的负担。经历两个月的假期后,学生回归校园,亟需重新建立与老师的联系。这种联系,与其用所谓的惊喜来制造快感上的一时满足,不如老师切切实实地与学生一起设计、布置、劳作,在过程中一边笑,一边干,分享假期的趣事,畅聊新学期的期望。这样的互动,既让老师在学生中树立了榜样和威信,也让学生看到老师的真诚用心、真挚情感和真切付出,由此,学生对老师就会亲之,重之,信之。这样建立起来的亲密感和信任感,岂不是更加牢固?

开学的仪式感,朴素或许更显真诚。孩子们穿过拱门,敲击准备的鼓,寓意为“一鸣惊人”;桌子上放着寓意“心想事成”的橙子,“平平安安”的苹果,以及“聪明伶俐”的大葱;再从老师手中领取寓意“越来越棒”的棒棒糖……这些仪式,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总感觉在讨好学生,暗示学生运气大于努力的不切实际感。与收到花样的礼物形成对比的,是一群学生将假期里布满灰尘的教室收拾干净。劳动,一项传统而朴素的开学活动,但朴素反而更显真诚。学生重返校园,拿起扫帚,拎起抹布,提起水桶,拿起拖把,把自己的教室打扫得窗明桌净。学生亲自参与劳动,亲身体验劳动,亲眼看到通过劳动创造的美好,心中自会生出“劳动创造美”的劳动观。让学生用实际劳动打开新学期的序幕,岂不是开学仪式感中一种更好的寓意和寄托?

开学的仪式感,也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长大”。低年级的孩子可能对仪式感的注重强一些,但孩子到了高年级,对仪式感的重视程度往往就会降低,他们的心智更加成熟,也慢慢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思考,曾有一个初中生告诉我:觉得绑气球、放苹果、扎彩带的装扮稍显幼稚,而且浪费。因此,低年级强调仪式感的形式,体现童真童趣,尚且情有可原,但到了高年级,开学的仪式感也应该学会“长大”。“仪式教育”不在于布置教室、拉横幅、放气球,而是要给学生们上好“开学第一课”,借助开学第一课注重对学生的精神品格、能力素养进行引导。比如,教室谁来扫?学生能大声地说出“我来”“交给我”“我可以做好”,这是责任担当;如何设计欢迎新同学?分发新课本如何更有效率?学生主动提出些金点子,这是创新思考;这学期要在哪些方面努力?给自己树立目标,做好规划,这是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开学的事,本身就属于学生自己的事。学生长大了,从小时候由家长带着报到,到自己独立报到,学生也应该在开学中学会承担责任、主动作为,自己给自己制造庄重的仪式感,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级的仪式感?

新学年开启,新生活值得期待和展望,适当的仪式感是需要的。只要开学仪式感合情、合理、合度,最重要的对学生的成长有所帮助,那这样有“教育味”的仪式感,才会真正点亮孩子们新学期的希望与火光。

(作者单位系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

文章作者|钟杰
微信编辑|陶玉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