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碱性磷酸酶(ALP或AKP)知识介绍

 宝囊 2023-09-02 发布于北京

ALP/AKP通指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属于同源二聚体蛋白,分子量为56KDa。每个单体由449个氨基酸组成,完整的ALP分子呈现典型的α/β的拓扑结构,同时每个单体均具有一个活性中心,活性中心区域由Asp101-Ser102-Ala103三连体、Arg166、水分子、三个金属离子及其配体氨基酸组成。ALP被phoA 基因编码,与很多分泌蛋白一样,在细胞质内合成氨基末端带有信号肽的单体前体,信号肽引导前体跨内膜运输后被切除,同源二聚体形成。

图片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碱性磷酸酶是一种能够将对应底物去磷酸化的酶,即通过水解磷酸单酯将底物分子上的磷酸基团除去,并生成磷酸根离子和自由的羟基,这类底物包括核酸、蛋白、生物碱等。而该脱去磷酸基团的过程被称为去磷酸化或脱磷酸化。碱性磷酸酶是磷酸酶的一种,磷酸酶的作用与激酶的作用正相反,激酶是磷酸化酶,可以利用能量分子,如ATP,将磷酸基团加到对应底物分子上。碱性磷酸酶在碱性环境有最大活力,对来源于细菌中的ALP来说,其最适pH是8.0,而对来源于牛的ALP则是8.5。

碱性磷酸酶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这种酶能催化核酸分子脱掉5’磷酸基团,从而使DNA或RNA片段的5’-P末端转换成5’-OH末端。但它不是单一的酶,而是一组同功酶。已发现有 ALP1 、 ALP2 、 ALP3 、 ALP4 、 ALP5 与 ALP6 六种同功酶。其中第 1 、 2 、 6 种均来自肝脏,第 3 种来自骨细胞,第 4 种产生于胎盘及癌细胞,而第 5 种则来自小肠绒毛上皮与成纤维细胞。

碱性磷酸酶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

1检查介绍

碱性磷酸酶(ALP或AKP)是一种磷酸单酯酶,血清中ALP来源于不同的组织(肝、骨、肾、小肠、胎盘等),主要以游离形式存在,极少量与脂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结合。正常情况下,体内ALP是来源于肝(肝ALP)和骨(骨ALP )各半。

临床意义

某些病理原因(如各种肝、骨等疾病)和生理性原因(如儿童生长发育期、妊娠2个月后等)均可引起血清ALP水平改变,临床主要为肝胆和骨骼疾病所引起。

2碱性磷酸酶检查偏高怎么回事

代谢异常原因

碱性磷酸酶 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都会使碱性磷酸酶偏高。

胆道排泄异常

碱性磷酸酶是需要经过肝脏,然后由胆汁排出,当排泄过程中出现异常,那就会引起碱性磷酸酶偏高。

骨骼组织原因

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等血清碱性磷酸酶会升高。

增高:

肝胆疾病:血清总ALP病理性升高,机会60%是由肝脏和胆道疾病引起的。ALP是胆汁淤积性疾病的敏感指标。

(1)肝外胆管阻塞:早期ALP即升高,临床常见:1.胰头癌、胆管癌等恶性梗阻。ALP显著增高。2.胆道结石和炎症所致良性梗阻,其增高程度低于恶性梗阻。3.胆囊炎、胆石症、硬化性胆管炎时,ALP可升高。

(2)肝内胆汁淤积:胆汁淤积性肝炎及药物和乙醇引起的肝内胆汁淤积,ALP增高程度往往低于肝外恶性胆道梗阻。

(3)肝内占位性病变:原发性肝细胞癌时ALP升高比转氨酶升高明显;转移性肝细胞癌时可出现大分子量的ALP。

(4)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实质性病变:如无胆管系统阻塞和胆汁淤积,ALP一般正常或轻微增高。如果同时有胆管淤积和胆汁淤积发生,则黄疸的同时有ALP明显升高。

其他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卵巢癌、骨细胞瘤、骨肉瘤等,碱性磷酸酶增高时,提示可能有肝脏转移。

变形性骨炎、成骨细胞癌、佝偻病、骨软化、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性酸中毒、遗传性磷酸酶过多症

很多药物可使碱性磷酸酶增高,如巴比妥类、抗生素(红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等)。

减低:常见于重症慢性肾炎、乳糜泻、贫血、恶病质、儿童甲状腺功能不全或减退、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营养不良、呆小症、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

碱性磷酸酶偏低

儿童ALP活性降低会影响骨骼发育,甚至骨骼发育停止,成为临床上的呆小症、软骨发育不全及恶质病;妇女中以老年妇女ALP活性降低者为多见,可能与老年妇女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影响骨质的再吸收,骨质疏松使血清ALP活性低下有关。综上所述,血清ALP活性降低主要见于重症慢性肾炎并伴有肾衰、营养不良和甲状腺功能不全、镁缺乏、乳糜泻、严重贫血等。还有一种遗传性低ALP症,此种婴儿血清ALP缺乏,成骨细胞中也缺乏此酶,引起骨中的矿物质严重缺乏,易发生骨折。

3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

当肝脏受到损伤或者障碍时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具体讨论如下:

1、生理性原因 儿童骨骼发育期、孕妇、骨折愈合期,这些情况下骨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很活跃,所以检测时值会偏高。

2、病理性原因 当人体患有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时,肝细胞过度制造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引起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偏高。

3、骨骼有病时,例如佝偻病、骨上肿瘤、软骨病等。

4、其他不是很常见的疾病,例如肾病、严重性贫血、甲状腺机能不全、白血病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