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来自河南的新能源商用车产业链的行业翘楚,多年来,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耦合协同下,宇通始终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吸引众多高精尖人才、技术和产业集聚河南,推动全省经济、工业制造业快速发展。 动作频频,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7月2日,上汽集团郑州新能源动力生产基地动力电池项目启动仪式在郑州经开区举行。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设30万台套动力电池,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将进一步完善河南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助力我省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7月10日9时,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第150万辆整车下线仪式举行。从2017年9月27日郑州基地首辆整车下线,到2021年12月18日第100万辆下线,如今不到70个月,郑州基地迎来第150万辆整车下线。2023年上半年,郑州基地累计生产整车近20万台,产值超170亿,同比增长84%,超额完成半年目标任务,正在不断刷新上汽速度、郑州速度。 郑州基地是上汽乘用车继上海临港与南京浦口之后的第三个整车生产基地,并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随着上汽集团郑州新能源动力生产基地动力电池项目落地,以及更多新能源智能化车型和出口车型导入,叠加发动机厂新机型的导入和产能的不断提升,郑州基地形成了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支撑体系,进一步占据新赛道优势,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政策发力,郑州积极打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条 汽车产业是郑州市确定的战略支撑产业之 一,汽车产量占全省的80%以上。 全市拥有宇通客车、东风日产郑州工厂、郑州日产、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海马汽车、少林客车、比亚迪等7家整车企业,已形成客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三大整车生产格局,涵盖客车、皮卡、SUV、MPV、轿车等系列化的产品体系。 目前,我市拥有宇通重工、郑州红宇、郑州宏达、佛光发电、郑州博歌、比克新能源汽车等专用车企业15家,产品覆盖环卫车、冷链运输车、水泥罐车、桥梁检测车、电源车、防爆器材运输车等多品类车型。拥有精益达、比克电池、泰新座椅、科林空调等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150余家。 数据显示,2022年郑州市汽车产量41.73万辆,同比增长2.5%,其中新能源汽车6.98万辆,同比增长36.7%。 我省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以郑州为中心发展整车产业,到2025年,河南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50万辆,建成3000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记者从郑州市工信局了解到,市委、市政府把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作为重大专项来推进,优化布局产业链和创新链,打造郑州都市圈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专业化、协作化、联动化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格局。 近年来,持续完善顶层设计,陆续出台了《郑州市动力电池产业培育专案》《郑州市关于加快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支持政策,突出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以整车龙头企业为带动、核心关联配套企业为支撑,打造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运维、用户体验”全链条的汽车产业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