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欧森林生活大量辐射野猪!其体内铯元素居高不下,为何会这样?

 狸猫之一爱科普 2023-09-02 发布于福建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对中欧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辐射范围内的所有动物和动物都受到了高放射性污染,导致那个区域几乎成为了生命的禁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为的控制,大部分野生动物身体中的放射性水平都有所下降,但野猪肉中的放射性水平都还是一样的高,甚至某些野猪的放射性水平仍然大幅超出限值。

这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未解之谜,为什么偏偏野猪这么能堆积放射性物质呢?

辐射量水平超标

堆积在动物体内的放射性元素主要是铯137,这种物质的半衰期约为30年。因此30年之后,一半的铯137会自行衰退,理论上是这样,但实际上衰退的可能更快,毕竟当时的很多放射性物质很快就被雨水冲走,跟矿物质结合或者是渗入土壤的深处,这让它们很难被动物和植物摄入,因此一个半衰期之后,大部分的动物植物体内的铯137的浓度都比一开始的浓度的一半还要低得多。

但野猪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它们体内检测出的辐射水平几乎保持不变,这违背了铯的自然放射性衰变所预期速度,感觉上是完全违背物理学的。

直到今天,中欧森林的野猪肉仍然被认为不适合食用,毕竟它的辐射水平远高于允许的限度。

寻找谜题

为了解答这以谜题,维也纳工业大学和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的研究团队对此展开了调查。

比起以往的简单检测水平,他们更想去确定这些放射性元素的起源。因为野猪的这种情况让人怀疑它们体内的铯137元素似乎另有来源。

在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和维也纳工业大学 TRIGA 原子研究所进行研究的冯斌博士发现,核污染不但释放了铯137,还释放铯135,这种物质的半衰期更长。而每次核污染释放出来的这两种物质的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去检测这两种物质的比例,能提供有关放射性物质来源的信息。

但想要准确定量铯135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的半衰期很长并且很少衰变,所以不能仅仅用辐射探测器来检测它,而是必须使用质谱方法,并付出相对较大的努力才能将其与其他原子精确地区分开来。

通过检测,该团队发现虽然中欧森林中90%的铯137来自切尔诺贝利,但野猪体内的铯137和铯135的比例显示,野猪体内的大部分铯来自于冷战时期的核武器试验,而不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为什么会这样?

研究团队推测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是野猪的特殊食物偏好:它们非常喜欢从地里挖出鹿松露吃,而放射性铯在这些地下菌类中长时间积聚。

铯在土壤中向下迁移的速度非常缓慢,有时每年仅迁移约一毫米,因此地下20-40米深处的鹿松露可能才刚要接触到切尔诺贝利事故中释放的铯,而冷战时期核武器试验中留下的铯早已抵达那里。

因此野猪的这个情况是由于不同时期的核污染导致的相互作用,冷战时期的核武器试验产生的铯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产生的铯都向着土壤深处扩散,在鹿松茸接收到核武器试验的铯的时候,切尔诺贝利的铯也在朝着鹿松茸不断前进,而铯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变。

简而言之就是,野猪虽然跟其他动物一样,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产生的铯在不断衰退,但它们的食性让它们不断的摄入来自冷战核武器试验的铯,因此它们体内的放射性水平总是很高。

但即使知道了这个情况,未来几年内,野猪们体内的放射性水平还是会很高,因为等到吸收了冷战核武器试验的铯的鹿松茸被吃光,吸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产生的铯的鹿松茸又准备好了。

后记

核污染让世界陷入了恐慌,这种所有人尽力避而不谈的话题,却被日本以政治目的或者是纯粹的反人类态度给大肆宣扬了。

真的难以理解日本这个恐怖的国家,但也庆幸我不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