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出土一块墓志,主人竟是瓦岗军首领李密,内容打脸不少电视剧

 三余字画 2023-09-06 发布于山东

史学界有一种说法:检验一个人到底懂不懂历史,只需要问问他对隋炀帝的评价即可。如果他给予了隋炀帝正面评价多于负面,那么可以断定他对历史的了解比较浅薄。杨广在位期间好大喜功、穷奢极欲,不仅大兴土木而且连年用兵,劳动力几乎全部被征发,致使田地荒芜、民不聊生。

眼看着自己的统治日渐崩溃,隋炀帝做起了“鸵鸟”,选择逃避,“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他索性前往扬州安心享乐去了。随着炀帝南下,四方烽烟骤起,隋末农民的起义爆发了。当时除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外,还存在三股势力,分别是河南瓦岗军、河北窦建德军和江淮杜伏威。

受小说、评书和电视剧的影响,瓦岗军的名气最大,人们常说“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这是因为刘关张三人义薄云天、情意真挚,而瓦岗寨的头领们却都是“表面兄弟”,个个心怀鬼胎、互相残杀,最终失败投降。

在很多电视剧里,瓦岗军头领李密都被描绘成一个见利忘义、口是心非的无能之人,即使在投降唐朝后,仍然背信弃义、反唐而去,落得被杀下场。但事实当真如此吗?李密果真一无是处?答案是否定的,一件文物可以证明。

1974年河南鹤壁进行卫河清淤时,意外发现了一处大墓,随即展开抢救性发掘。考古学家从墓中发现了一块墓志,墓盖上书《唐上柱国邢国公李君之墓志铭》,他们由此断定这座墓的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密。

《李密墓志铭》80厘米60厘米,共有碑文39行、1202个字,单字大小约2厘米,碑文是由唐代名相魏徵撰写,从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密绝非是有勇无谋的武夫,魏徵盛赞他:“雅善书剑,尤精文史,轻一夫之勇,学万人之敌……负纵横之才,遇风云之会……遂有囊括四海之志,并吞六合之心。”

在魏徵看来,李密不仅文武双全,而且风流倜傥、志向远大,完全就是“高配版”的项羽,这一点“打脸了”不少电视剧塑造的李密形象。不过,也有学者认为,魏徵曾是李密旧臣,对自己的“故主”肯定有吹捧之嫌。《李密墓志》以楷书镌成,用笔精秀细致,笔画锋芒外露,行笔瘦硬刚健,长横尖锋起笔、回锋收笔,书写时提按分明。笔画向四周舒展,转折笔画以方笔为主。

《李密墓志》结字端庄而略宽,承袭了《董美人墓志》《解方保墓志》的特点,还略有几分隶意。从这件文物中能看出初唐楷书的过渡性特征,而这些特征在欧阳询、颜真卿等人早期作品中也能发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