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密墓志铭》

 家有学子 2023-09-29 发布于甘肃

历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要检验一个人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只需询问他对隋炀帝的评价。如果他对隋炀帝的正面评价多于负面评价,那么可以推断他对历史的了解相对较浅。隋炀帝在位期间好大喜功,奢侈无度,不仅大规模修建工程,还频繁发动战争,导致劳动力被征用殆尽,田地荒芜,民不聊生。

图片

隋炀帝眼见自己的统治逐渐崩溃,选择了逃避现实,前往扬州安享生活。随着他南下,各地纷纷爆发起义。当时除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外,还有三股势力,分别是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和江淮的杜伏威。

图片

受小说、评书和电视剧的影响,瓦岗军的名声最大。人们常说“宁愿学桃园三结义,也不愿学瓦岗军一炉香”。这是因为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义薄云天,情意真挚,而瓦岗寨的头领们却都是“表面兄弟”,个个心怀鬼胎,互相残杀,最终失败投降。

图片

在许多电视剧中,瓦岗军的头领李密被描绘成一个见利忘义、口是心非的无能之人。即使在投降唐朝后,他仍然背信弃义,反唐而去,最终被杀。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李密真的一无是处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件文物可以证明这一点。

图片

1974年,在河南鹤壁进行卫河清淤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大墓,随即展开了抢救性发掘。考古学家从墓中发现了一块墓志,墓盖上刻着《唐上柱国邢国公李君之墓志铭》。他们由此断定这座墓的主人就是李密。

图片

《李密墓志铭》长80厘米,宽60厘米,共有39行、1202个字。单字大小约为2厘米。碑文是由唐代名相魏徵撰写的。从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密绝非是一个只有勇气而缺乏智谋的武夫。魏徵盛赞他:“雅善书剑,尤精文史,不仅勇于一夫之勇,而且学识博大,胸怀壮志……他拥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征服敌人的智慧。”

图片

在魏徵看来,李密不仅文武双全,而且风流倜傥,志向远大,完全可以与项羽相媲美。这一点与许多电视剧中描绘的李密形象相悖。然而,也有学者认为,魏徵曾是李密的旧部,对自己的“故主”可能存在吹捧之嫌。

图片

《李密墓志铭》以楷书镌刻,用笔精致细腻,笔画锋芒毕露,行笔瘦硬有力,长横尖锋起笔,回锋收笔,书写时提按分明。笔画向四周舒展,转折笔画以方笔为主。

图片

《李密墓志铭》的字体庄重而稍宽,承袭了《董美人墓志》和《解方保墓志》的特点,还带有一些隶书的风格。从这件文物中可以看出初唐楷书的过渡性特征,这些特征在欧阳询、颜真卿等早期作品中也能找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