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促

 FyssqzhOk 2023-09-02 发布于湖南

诸位无恙,我是白发渔

继续评点《经方实验录》,葛根黄芩黄连汤,门人医案。

翻译文:

姓李的小孩,疹发得不透彻,拉肚子,很臭,一天拉二十多次,舌质绛红,舌苔白腻,嘴唇干,眼睛红,脉数,睡不安稳。应该用葛根芩连汤加味:

粉葛根(六钱) 细川连(一钱) 淮山药(五钱) 生甘草(三钱) 淡黄芩(二钱) 天花粉(六钱) 升麻(钱半)

姜佐景解说:

病人服药后,拉肚子逐渐变少,透发得更多了,慢慢调理,病就好了。有师兄在红十字会医院,每次遇到小孩发麻疹同时有拉肚子的,也会用本方,效果很好。另有疹发完后出现拉肚子的,也可以用。

麻疹伴随的拉肚子,热性的占了百分之七八十,寒性的不过百分之二三十,所以用葛根芩连汤的百分之七八十,用理中汤或者桂枝人参汤的百分之二三十。一不小心,用错了汤药,祸马上到,必须敬畏。

现在都说葛根芩连汤治的下利是“协热利”,实际上葛根芩连汤的下利虽然属于热性,但仲景并没有称之为协热利;反而桂枝人参汤治的寒性下利,被称为“协热而利”。因为这里的协热,指的是挟表热,这点不可不知。

太阳病,应当用汗解,如果没有去解表,反而用了下法,那么症状就会变化。可能往寒方向变化,也可能往热方向变化,不一定的。正气强大的多半热化,正气衰微的多半寒化。仲景说的“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这是寒化的下利。又说“太阳病,桂枝证,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这是热化的下利。这条条文其实还有隐藏意思,有省略的文字。可以在“表未解也”后面加“宜葛根汤,若利不止”等字,那么仲景意思就明了。意思就是桂枝汤证的病人,因为被攻下而伤了津液,下利不止也是伤了津液,而脉促接近脉浮,表示表未解,所以应该用葛根汤,解表同时养津液。如果表解了以后,内热得厉害,肺受热灼烧而喘,汗蒸蒸而出得话,那么就应该用葛根芩连汤了。

我之前说过,桂枝汤证化热就是白虎汤证,麻黄汤证化热就是麻杏石甘汤证。现在可以继续延续,葛根汤化热就是葛根芩连汤证。这些都脱胎于临床,扎根于条文,十分确定。

曹颖甫评语:

表不解,必汗出,因为下利不止且脉促是表不解的症状。那么表不解的话,应该用葛根汤。下利不止且喘而汗出,表示表病入里了,则应该用葛根芩连汤。脉促是脉紧的“变文”,我在伤寒发微中已经说过了,所以很容易知道葛根芩连汤是已经化热的症状。只说化热,而不是热利,是因为还有舌苔白腻,唇干目等其它症状。

点评:

一、姜佐景又开始想象了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2条的葛根汤伴随着表证的是下利,而不是利遂不止,下利就是便,下利不止是反复拉肚子,怎么会一样呢?所以姜佐景就是在忽悠。

二、脉促

之前达生给我看了个汉方家医案,三黄泻心汤治疗胸闷,当时我就想难道黄芩黄连能治喘,也能治胸闷?今天温故34条条文,发现脉促两个字:

大冢敬节|胸闷不安案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1条是经典的胸闷条文,也有脉促。看来葛根黄芩黄连汤离开胸闷挺近的。

更多伤寒论观点,可参见伤寒论开蒙书籍:《我在东汉末年学中医的日子——另辟蹊径读伤寒》

 《我在东汉末年学中医的日子——另辟蹊径读伤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