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门功夫茶探源

 金浦茶馆 2023-09-02 发布于福建

功夫茶习俗,以乌龙茶、紫砂壶(盖碗)、小茶杯为主要泡饮形式,历经数百年传承延续至今,将我国茗饮水平提高到崭新阶段。功夫茶诞生于民间,成熟于明末清初。追根溯源,闽南是源头,漳州是主要发源地,并流传于粤东、台湾等地区。

茶兴于唐、盛于宋,这是茶界的共识。闽南功夫茶研究会的研究成果认为:中国茶文化五千年,茗饮历史三千年,茶文化有三个高峰:唐、宋、明清。茶兴于唐、盛于宋,更风行于明清。唐代煮茶,宋代点茶,明清功夫茶,成为中华茶文化三座高峰的显著标志。

厦漳泉统称为闽南地区。毫无疑问,厦门功夫茶是闽南功夫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笔者与厦门市茶叶学会会长陈志雄进行了网络交流。他出生于制茶世家,茶叶科班出身,起步于生产车间,由一名审评加工检验员逐渐成长为中茶厦门公司的高管,并执掌帅印全面主持工作。他对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的研究卓有建树,十分赞同闽南功夫茶是厦漳泉公共文化品牌的论断。

陈志雄会长看了笔者赴马来西亚考察调研古紫砂壶有关文章后,发来信息说:“功夫茶文化渊源流长。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及南美等地华人华侨多有品饮功夫茶的习俗。历史上黄罐老枞水仙,红罐铁观音、大红袍,蓝罐敦煌水仙,黄盒铁观音,红盒乌龙、白盒水仙,茗香、武夷茗种、水仙种、武夷单枞奇种,铁罗汉、正溪茶、铁观音、黄金桂、乌龙、佛手、一枝春、留香,玉凤水仙、三印水仙、真枞水仙、精品水仙,甲仙、乙仙、丙仙、流香小种等等海堤牌及敦煌牌成为特定时期'侨销茶’的代表。值得一提的是500克(其中是50X10克)方罐装的铁观音,1986年在法国巴黎国际美食旅游博览会上荣获'金桂奖’。”

陈志雄会长还谈到:“厦门历史上有功夫茶、工夫茶,《鹭江志》《道光厦门志》均有记载当时饮茶成俗……”诚者斯言!正好我也对此略有研究,手头有不少资料。2018年初,笔者有幸被福建茶志编委会聘为撰稿人,接触到厦门茶志初稿。现将书中有关功夫茶的记载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清初时期,随着大量的漳州人来厦门经营茶叶生意,其饮用武夷茶之风也传到了厦门,乾隆《同安县志》记载:“邑不产茶,所用者武夷岩茶及安溪清水、留山诸种。”特别是工夫茶的风俗也传到了厦门地区,显示了当时厦门人对工夫茶的钟情。道光《厦门志》卷一五《俗尚》载:“俗好啜茶……茶叶重一两,价优贵至四五番钱者。文火煎之,如啜酒然。以饷客,客必辩其色香味而细啜之,否则相为嗤笑。名曰'工夫茶’,或曰君谟茶之讹。彼夸此竞,遂有斗茶之举。有其癖者,不能自己,甚有士子终岁课读,所入不足以供茶费。”斗茶必须具备“大彬罐”或“孟公壶”,以及其他精巧茶具,同时还讲究水质及煎水的火候。更重要的是讲究品饮茶叶的方法方式,“辨其色香味而细啜之”,必须是品质优异的茶叶。1845年梁章钜《归田琐记》“今城中州府官廨及富豪人家,兢尚武夷茶,最著者花香,其由花香而上者曰小种而已”。清时的“小种”、“工夫”都是武夷岩茶。

厦门功夫茶讲究茶具,多爱选用陶器茶具。据道光《厦门志》中记载:“器具精小,壶必曰孟公壶,杯必曰若深杯”。孟公壶即孟臣罐,是明天启至清康熙年间江苏宜兴著名艺人惠孟臣创制的紫砂茶具,造型典雅古朴,特别壶嘴弧度独特,多为赭石色,壶小如香橼,容水50100毫升,器底刻有“孟臣”钤记,小的如早桔,大的似香瓜。其标准是“小、浅、齐、老”,小指容量少;浅指壶小水浅能酿昧,能翻香,不蓄水,会翻泡;齐指壶嘴、口、把三点都平成一线,制作精细;老指器物古者为贵,使用时间越长越好。传世品极少,多为后人仿制。厦门人尊孟臣为茶具的祖师公,故称孟公壶。时至今日,多数人家仍喜用宜兴紫砂茶具,配备整套,更加千姿百态。

厦门人饮茶所用茶具,主要是茶炉、茶壶、瓯杯,另有茶匙、茶斗、茶夹、茶洗盘等工具与之相配。瓯杯也即茶杯,厦门人所用很小,高约三厘米,底平口阔,为薄瓷小杯,呈半透明状,也有绘山水人物或花鸟虫鱼者,容量约为5ml,民国时期用这种茶具泡出来的茶也叫“小掌茶”,一般,一套茶具只有4只杯子。此外,也有少许人家用的茶杯是“盖瓯”,即有杯盖和底碟,类似于盖碗茶的吃法。

若深杯,其白底蓝花,为瓷器小杯,其口沿设计有独到的外撇,使的杯中虽盛有滚烫茶水,口沿处都不烫手。后人对若深杯总结为: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薄则质薄如纸,说是不薄不能起香,故又称“卵(蛋)壳”杯;白则色洁如玉,隐约透出天光之色,以示不洁不能衬色。早为明嘉万年间景德镇瓷匠吴十九家传所制作,清康熙年间商贾李若深,所制茶具瓷器可媲美官窑,深得人们喜爱。因杯底有款“若深珍藏”,其混水青色,色阶丰富,或工笔,或写意,因此得名“若深杯”。后人仿制时厦门人把“深”讹为“琛”;把“杯”改为“瓯”,故又叫“若琛瓯”。

厦门人有喝早茶的习惯,认为清早空腹饮茶可以保健肠胃,提神醒脑。而午餐后饮茶也是必不可少,为了去腻助消化。晚间纳凉聊天也多围坐饮茶。厦门人称茶叶为“茶米”,称饮茶为“吃茶”,与吃饭摆在同等地位。清代以来,厦门饮茶成风,茶馆、茶室、茶园遍布,人们常去“茶桌仔”吃茶。《厦门志》载:“讲古……有说评话者,绿荫树下,古佛寺前,称说汉唐以来遗事,众人环听,敛钱为馈……”。所谓茶桌仔,多在小巷小店面摆几张桌子几条板凳泡茶供客。茶桌仔也往往是艺人“讲古”和唱“南音”的场所(闽南和厦门方言中把说书叫做“讲古”,说书的地方,叫“讲古场”,说书艺人,称为“讲古仙”)。一壶茶慢斟浅酌,听“讲古仙”讲《三国》、说《水浒》;还经常能听到不少奇闻怪事、民间传说、最新消息。当时厦门的“茶桌仔”规模比较大的有大王、二王讲古场和二舍庙、局口街、养真宫、五湖、曾姑娘巷、大井脚、厦港福海宫、鼓市场、江头街、开明戏院一带等等处所。有“讲古场”的茶馆分布在海后路、磁街、洪本部、大王( 厦禾路)、豆仔尾( 禾祥街)、美仁宫和厦门港的鱼行口、福海宫等处。抗战胜利后, 大王、二王( 开元路)、大井脚、关仔内( 大同路)、第五、第八码头、溪岸、关刀河和鼓浪屿市场等处, 都有“讲古场”的存在。这些“茶桌仔”泡用的茶叶,大部分是老丛水仙、三印水仙,饮用时配以俗称为“小种罐”的宜兴壶,加上茶博士娴熟自如的沏茶技艺,把武夷岩茶的幽香真味尽注于杯中。今日许多宾馆酒楼亦兼营早茶,还有午茶、晚茶。茶喝多了,有时会引起“茶醉”,为此茶桌仔吃早茶常有“茶配”(即配备的茶点),大致分为蜜饯、糖果和点心,以甜品为主。糖果有贡糖、花生糕。花生酥、蛋花酥、花生角糖、蒜绒糖等,点心有麻糍、米糍、黑痳方、绿豆糕、水晶饼、喙口醒、蒜绒支、叶仔粿等,而宾馆酒楼的早茶或午茶、晚茶还配备有糕点和地方风味小吃,如菜头果、炸麻枣、韭菜盒、花生汤、油条、炸枣、发粿等,闽粤台式都有,并成为一种新型的交际方式和民俗活动,是传统茶艺文化、饮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的产物。

以上引用的资料,生动具体,足见厦门功夫茶风俗浓郁,在闽南功夫茶中富有地方特色,很值得称道。当然,这仅为初稿,编撰者还会加工修改,以正式出版的内容为准,特为申明。在此,祝愿厦门茶志早日出版面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