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你需要了解哪些

 wangzh311 2023-09-02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在群里经常会有一些小学一年级或者学前的家长出没,他们对于孩子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如何学,应该学什么比较茫然,今天就从一些理念开始,简单聊聊这个话题。

数学学习中第一条需要注意的就是:培养兴趣、培养习惯、培养能力,最重要!

一般在小初阶段的家长,在孩子数学学习中往往容易犯的错误有:

过于追求细节、过于追求进度、过于追求难度。

尤其是妈妈们,很容易焦虑——别的孩子都在刷大白本了,我家还在十以内加减法,怎么办?别的孩子都学到四、五年级了,我家一年级还没有学完,怎么办?一百道口算题限时练习总是要错一两个,达不到全对,怎么办?

首先学习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事情,每个孩子都不同,不能单纯的去进行比较;

其次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现在落后不代表之后落后。

小初数学学习还是应该以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孩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为主,多鼓励、多做有意思的数学游戏——比如在计算练习中引入二十四点、多点妙算等游戏,不要单纯的把数学学习变成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任务安排,而是尽量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有了兴趣,孩子就愿意去学习。

另外一个自学的习惯也是要着重培养的,现在回忆起来,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也没有给他什么洋葱、什么天天练,就是把课本甩给他自己做吧,基本上一个假期,下学期的课本题目就做完了,一年级的时候还做了做举一反三,也都是他自己做。

这个过程其实是培养了他的自学习惯(注意,我说的是自学习惯而不是能力),对他来说,不依赖老师,自己自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也可以学好。

能够自学,对数学学习有兴趣,他自然就可以往下继续学习,那么相应的在课内学习中也能占有一定的优势,这反过来又增添了他的自信,培养了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化和过程。

因为数学学习不可能一直田园牧歌式的这样下去,年级越高,接触的内容就越难,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遇到难题就放弃了,有的孩子遇到难题则可以坚持着克服,也许根源就出在小低年级上。

有了这个过程,一时的进度落后、难度不够不算什么,只要孩子走在正确的路上,总是会越走越快的。

数学学习中第二条需要注意的是:你不是孩子,不要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刚刚接触数学学习,各方面能力还不成熟的孩子。

很多小初家长总会觉得孩子特别笨——怎么计算都不会?怎么算个加减法就这么费劲?怎么设个未知数列个方程孩子就是理解不了?

尤其是男家长,往往会有这种感觉。

很正常,因为你是拿自己当下的水平去衡量一个刚开始学习数学的孩子,自然会觉得他笨的发指。

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除了个别天赋异禀的孩子,大部分娃娃都是吭吭哧哧从十以内加减法、二十以内进退位加减法、一百以内进退位加减法......这样一点点的积累、成长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能力一点一点的得到提高。

我们当初也是这个过程,甚至还不如孩子呢!

所以耐心一点,多个孩子一些时间,实在看不过去,就耐心一点去引导,多铺垫,多陪伴。

数学学习中第三条需要注意的是:数学学习从小初高开始就是一个系统的、逐步递进的体系,当下的基础一定要打好。

就像我上一点举的例子,小初高的数学其实是比较系统的逐步上升,比如计算的体系——从加法、到减法、从乘法、到除法,从十以内到一百以内,到多位数加减法,从两位数乘一位数到多位数乘多位数,从数字计算过渡到多项式计算......

这种体系性,意味着我们在孩子数学学习的每个阶段,首要的就是打好基础,比如你看到孩子做多位数除法比较吃力,根子原因也许是他乘法不够熟练。

第四条需要注意的是:要兼顾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

知识与能力是两条交缠在一起的螺旋线,知识学习的目的是培养能力,培养能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知识、应用知识。

尤其是数学学习,在小学还不是非常明显,到了初高中之后特别强调的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这都是需要有一定能力的,理解知识——公式、定理、方法,判定情况——分析题目条件、结论,运用知识——抽象、逻辑、分析、综合,最终解决问题。

实际上在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中对能力的培养还是有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可谓不多,但恰恰很多小学课内数学教学中却忽略了这些内容。

这也是奥数学习的存在价值之一——弥补小学数学课内教学中的缺失

第五条需要注意的是:课内与奥数

既然说到这里了,我们自然要谈一谈课内与奥数的关系。

我们抛开那些功利的小升初,仅仅谈奥数学习本身对于孩子数学学习的作用,我个人也是认为相当有价值的。

这句话我既是从一位数学老师的角度,也是从一名六年级小学生家长的角度来说的。

其实逻辑很简单:奥数学习的内容是不是数学?

是吧。

那么数学有没有罪?

自然是没有罪的。

那为什么学习数学知识就有有罪了?

因为你学的课内不教,因为你学的都是些奇技淫巧,因为你拔苗助长了,你有本事让孩子继续学初中、高中啊,到时候再看这些所谓的奥数问题就是垃圾。

一般来说答案都是这些。

首先小学奥数内容来源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些经典的数学应用题型——鸡兔同笼、牛吃草、行程.....诸如此类吧,他们本身就一直出现在我们小学数学的习题中,起码是八零后们应该都在小学接触过,奥数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丰富了题型,把题目又变得复杂化;

一些课内数学不涉及的数学分支,比如数论中的一些基础性的比较简单的内容,比如排列组合中的一些简单的计数问题;

一些高一级的数学内容下放,比如数列,比如在小学阶段把二元方程、不定方程拿出来讲;

......

好,现在大家说,这些内容哪个是不正经的?

都是正儿八经的数学内容,你说就因为课内没有学它就有罪了?

其次小学奥数到底学什么?

有些人认为小学奥数学的是知识、技巧,是秒杀,其实都不是,小学奥数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培养的是能力。

你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去分析它,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法,你的思维过程是否有条理?

比如枚举,就非常锻炼人思维的逻辑性、严谨性;

比如行程,对于运动状态的分析,数形结合的运用;

比如数列,对数字规律的洞察和抽象表达;

......

这些能力都是共通的,不管年级高低,都是具备的,也都是可以锻炼的。

再次为什么孩子不能直接往上学?

因为孩子的能力学课内有些太浅,但往上又太难,奥数其实是一种折中,盲目的让孩子往后学,盲目的超前其实才是拔苗助长。

我见过不少孩子,能力超强,小学学到初高中、大学的都有,但并不代表这就是常态,常见的还是能超前一步,再往下就比较吃力,这时候横向的拓展、深入的挖掘,未尝不是一种手段。

第六条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陷入追求形而上的陷阱,过于钻牛角尖

小学数学学习其实没有一些朋友想象的那么难,与某些完全放羊的家长相反,有些家长则陷入了牛角尖,要把学习过程中每一点都抠的细的很,什么算理,什么孩子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为此甚至掏钱入群学习什么的,我个人觉得必要性不大。

人的学习过程固然不能说是一个黑盒,但也的确不是一个能够完全拆分成精细的几步的过程,人的大脑发育到现在,本身就是适合学习的,教材、课程的安排,也基本上是符合人的认知过程的,所以家长不需要去抠那么细,你累、孩子也累,效果也未必好。

抓住基本的要点:学习、反馈、订正、分析、练习、再反馈,就基本上够了。

第七条需要注意的是:正确的考试观,对正确率不要吹毛求疵。

小学生毕竟是小学生,不要过于去追求满分卷,追求计算练习的全对,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

家长和孩子要把考试、练习的目标放到查漏补缺、能力提升上去,而不是简单的对错、分数,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孩子学习的压力,让孩子把目标放在自身能力的提升上,也不至于对数学学习过早的失去兴趣。

尤其是计算,比如一百道题,如果稳定在限时内错一两个,其实对于小初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家长不要吹毛求疵。

第八条需要注意的是:超前学要结合自身能力。

超前学不要盲目,不要盲目,不要盲目。

我的主张向来是:数学学习是比较成体系的,学习能力的增长是平滑进步的,所以如果能力到了,自然就可以往后,不用被年级、阶段限制;

同样的,能力不够,自然可以稍微缓一点,也不必拘泥于年级,学的不到位时,回头再回炉一番也不丢人。

只要学了,就没有什么丢人的。

现在看,小学数学大部分是可以提前半年到一年,这样孩子没有那么累,又有基本和奥数的知识需求匹配上,是比较好的一种状态。

第九条需要注意的是: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数学学习。

数学能力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得到培养,做家务可以,我写过文章;阅读也可以,甚至阅读文本、分析提取信息,在初中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

所谓功夫在诗外,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只着眼于做题、刷题,生活中处处都可以。

来源 | 安然的数学小酒馆
作者 | 安然数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