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笔江后人走进国际饭店(上)

 黄之中 2023-09-02 发布于上海

今年8月24日,是上海著名金融家胡笔江为国捐躯85周年。上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逐步发展为世界瞩目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是一代又一代民族金融家、实业家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耕耘,共同促进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和繁荣。

近日,应妻子的堂弟邀请,作为胡笔江的后人,我们走进上海国际饭店,住宿、吃饭、参观。虽然我们曾居住在南京东路五福弄(银行机关宿舍)有三十多年,走过南京西路国际饭店也不计其数,但和这座老上海著名的大饭店来了个零距离接触,实地了解先人和国际饭店的那些往事,还是第一次,心中感慨万千。

图片国际饭店是老上海的标志

图片胡家兄弟姐妹走进国际饭店

图片胡笔江后人在国际饭店

图片

图片从国际饭店远眺繁华的南京路夜景

先介绍一下我们的先人胡笔江:

胡笔江(1881─1938)字筠,号笔江,祖籍江苏镇江。

胡笔江的一生与金融事业有着不解之缘。少年在钱庄学徒。1911年起任交通银行总行稽核、北京分行副经理和经理,这是胡笔江涉足金融界、步入上层领域的起点。

1921年胡笔江受托筹建中南银行任总经理。1923年中南银行和盐业、金城、大陆四家银行(人称北四行)组成四行储蓄会,宣布共同承担以中南银行名义发行钞票的兑现责任,大大提高了中南银行钞票的社会信誉,北四行由此称雄上海金融界。四家银行联合发行中南钞票,是胡笔江在金融业的一大创举,开创现代金融业的先河,充分显示了他的金融奇才。

图片爱国金融家胡笔江

1933年胡笔江出任交通银行董事长。期间,兼任政府金融顾问、全国农产调整委员会常委委员、四行储蓄会执行董事、太平洋保险公司、金城和新华银行董事、中国棉业公司常务董事等职。此时,胡笔江当之无愧成为全国公认的金融界领袖人物。

一、八百壮士抗日 四行名载史册

说起胡笔江,说起四行储蓄会,可能有许多人不怎么清楚和了解。但说起四行仓库八百壮士,那是名扬天下,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事。

1937年淞沪会战,国军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奉命率领一营420余人(史称八百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四天四夜中,抵挡住日军的猛烈进攻。四行八百壮士重振了全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士气,是中国人民抗战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段历史。

图片四行仓库保卫战遗址

图片电影“八佰”海报

四行仓库八百壮士英勇抗战壮举,赢得了全世界的同情与尊重。电影“八佰”公映时,影片中,年轻战士身缚整捆手榴弹,从仓库上一跃而下,以血肉之驱,与日寇同归于尽,观者都泪奔满面。四行仓库八百壮士让人泣血动容,四行仓库由此名载史册,成为我国重要的抗日纪念地。 

说完了四行仓库悲壮故事,那么,四行仓库和胡笔江有什么关系吗?国际饭店又和胡笔江有什么关系吗?请继续耐心看下去。

二、筹建中南银行 尽显金融才华

历史上的四行仓库,是四行储蓄会的堆栈仓库,全称“四行信托部上海分部仓库”,用以堆放银行客户的抵押品和货物,位于上海闸北光复路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四行储蓄会来源于中南银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兴起。1919年,中国报业泰斗史量才率新闻代表团到南洋考察,遇到爱国华侨黄奕住。黄在印度尼西亚经商,资金雄厚,有投资、报效祖国的愿望。史给他分析国内形势,建议他到上海投资银行业,并推荐既了解国内政局,又懂行的胡笔江为合作伙伴,委托他筹建银行。黄对史建议言听计从,最后确定银行资本总额500万元,为当时华侨创办的最大民族私人银行。黄认股350万元,其余由胡、史等投资招股。不久,向北洋政府登记注册成功,因系中国金融界人士与南洋华侨合资,故定名为“中南银行”,总行设在上海三马路,今汉口路110号。

图片上海汉口路110号中南银行总部大楼(上面三层后加)

1921年6月5日,中南银行在上海召开创立会,103位股东到会推荐黄奕住、胡笔江、史量才等7人组成董事会,黄任董事长、胡任总经理。因董、监事大多是华侨商人,不懂行也无暇顾及银行事宜,经营大权自然全部由胡笔江掌控,而他的金融才华此时发挥得淋漓尽致。

中南银行创办之初,胡笔江审时度势抓重点。他认为中南银行要发展,钞票发行权很关键。于是利用他的人际关系,多方疏通,获得钞票发行权,一开业就具备了比上海其它银行更优越的条件。此后,他又独具慧眼发展外汇业务,高薪聘用外籍职员,开办对外汇兑业务,参与国际金融市场。

图片中南银行钞票(委托美国印钞公司制作)

图片

图片胡笔江写给金城银行周作民信函  告知美国印钞公司印钞情况

图片胡笔江亲笔书写中南银行印制钞票数量

在胡笔江的积极经营下,中南业务拓展迅速,营业额和声誉均名列前茅。他又决策投资上海新裕纺织公司、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上海诚孚铁工厂等国内实业,在扶助民族工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南银行开业不久,胡笔江从中行、交行所发纸币曾因发生停兑事件的教训中,敏锐地找出我国银行业的致命弱点,即各自为谋,势孤力单,万一风吹草动,提存挤兑恐难独立应付。于是他和盐业银行总经理吴鼎昌、金城银行总经理周作民、大陆银行总经理谈荔荪商议,四家银行(人称北四行)老总一拍即合,于1921年底在上海组成“四行联合营业事务所”,1922年成立了“四行联合准备库”,1923年组成“四行储蓄会”,宣布共同承担以中南银行名义发行钞票的兑现责任。中南银行新钞委托美国印钞公司制作。为取信社会,四行准备库陈列了许多银箱,每箱堆放5千枚银洋元,真金实银公开展示,显示四行储金充足,实力雄厚,大大提高了中南银行钞票的社会信誉,北四行由此称雄上海金融界。四家银行联合发行中南钞票,是胡笔江在金融业的一大创举,开现代金融业的先河,充分显示了他的金融奇才。

图片四行储蓄会的储蓄证

三、扩大四行影响 建造国际饭店

1932年春,为了纪念四行储蓄会成立十周年,扩大民族金融业影响,胡笔江等四家银行老总商量决策,雄心勃勃再出资500万元,在市中心建造24层摩天大楼,取名国际大饭店(后改名国际饭店),由国际著名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民族企业陶馥记营造厂建造。该店是当时上海第一家由中国人自行投资建造的国内最高级酒店,配备许多现代化设备,包括当时上海速度最快的电梯。

图片国际大饭店建造简况

图片国际大饭店建筑模型

图片国际大饭店徽章(著名老上海收藏家彭学伟藏品)

图片国际大饭店傲视上海滩

图片1934年《申报》刊登国际大饭店开幕和公布胡笔江等董事名单 

饭店大楼共有两门,正南大门是四行储蓄会大门,东南之门是国际大饭店大门,至今仍存。大楼一层二层为四行储蓄会办公之用,三层为会客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