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里长江第一镇 · 魔都 高桥

 黄之中 2023-09-02 发布于上海
魔都是泥沙淤积形成的冲击平原,在唐代,今天位于魔都浦东新区东北角的高桥镇这里长江、黄浦江和东海的交汇处。但凡是交通要冲,大多也是重要的商贸点,这个地方就逐步成为长江入海口的商贸重镇,如果以长江口逆流向上的顺序,那么高桥就是长江第一镇。
提及高桥镇必须要讲到其前身,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清浦镇。老清浦镇位于今天高桥镇北1公里的黄潼港边,在宋代是海渔海盐的贸易中心,1217年,南宋嘉定十年,新成立江苏省嘉定县,清浦正式成为镇纳入嘉定。元朝期间黄潼港是沙船从东海挖沙进入内河的必经之路,物流枢纽也是经济枢纽。到明代晚期的成化年间,清浦镇已成为当年江苏省嘉定县的首富镇,经济地位甚至超过金罗店、银南翔了。到1724年的清代雍正时期,划归新设立的江苏省宝山县。
当时在清浦镇黄潼港曾经有一座大型桥梁,方便大型的沙船进出,当然这座高桥已经不复存在,今天在浦东花山路、高桥北街这里有一个“古高桥旧址”的纪念碑。
图片

时至明末的嘉靖年晚期(1522-1566年),倭寇骚扰。1555年清浦镇遭倭寇焚毁,原清浦镇开始向南转移至今天的高桥镇这块区域,另一个侧面也说明的了明朝海禁政策,是中华帝国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新的高桥镇,则是被迫建立的新区。新镇因原来黄潼港上的高桥取名为“高桥镇”。到1920年代黄潼港的逐步淤积荒废,清浦镇完全荒废,重心已经全部移至新的高桥镇。1928年高桥镇从江苏省金山县划入上海特别市
图片

新高桥镇依水而居、临河而建,明清时期这里的家庭手工纺织已逐步形成产业,高桥慢慢形成了泥刀、菜刀、剪刀、绣花针“三刀一针”产业布局,即建筑、餐饮、裁缝这三大行业,今天在高桥镇西街上还能看到一些裁缝店和布匹店。
图片

餐饮领域方面,高桥可谓是赫赫有名。上海本帮菜的源头就是高桥镇的“长兴菜馆”。1903年高桥人周悦卿创办的长兴菜馆,以浓油赤酱为特色,地道的上海本帮菜即源于此,“长兴”二字源于下面这副对联的首尾两字:
长铗归来乎,有鲈脍莼羹,高歌开盛宴;
大江东去也,趁尧天舜日,把酒活中兴。
今天位于高桥西街万寿桥边的长兴菜馆是2012年重建的,就是下面照片中桥右侧的这栋二层建筑。
图片

再到建筑行业,民国时期高桥可是著名的营造之乡,也就是今天讲的建筑之乡。当今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二十三幢大楼中有三分之一出自于高桥建筑人之手,魔都很多桥梁、厂房、花园洋房、里弄住宅、高楼大厦,包括:外白渡桥、国际饭店、淮海电影院等知名建筑均是由高桥人承建的。

今天在高桥东西街交界处的季景路桥这里的一些沿街建筑,也隐隐约约地受到民国建筑的风格的影响。

图片

谈及建筑,我认为是魔都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就是位于高桥古镇最东侧的“仰贤堂”。这栋中外合璧,类似于城堡的建筑在长三角地区极其独特。是高桥富商沈晋福于1933年所建的。生于1886年的小沈14岁到上海当学徒,后在上海南市区的公义码头创办“晋泰号”进口商品店。

致富后,沈老板在家乡高桥镇购买了一块地准备建新宅。沈的亲家是著名建筑师蔡少祺,在法租界经营着专门建造西式建筑的建筑公司,所以“仰贤堂”就由蔡大师亲自操刀设计、建造。

沈总做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繁劳的公司经营再叠加私宅建设、装修,使其精力憔悴,在仰贤堂即将竣工前便驾鹤西去,所以当1933年落成之际,这幢城堡第一个任务便成了沈总的灵堂了。如今这座城堡是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

图片

如今的高桥,东、北两侧临近东海和长江边的各类大型码头,西侧的黄浦江边则是化工基地。被夹在大型物流、工业区内的高桥古镇,地缘的商贸优势随着城市建设而逐步消逝了。
高桥,这座曾经在长江口占据重要交通要地、具有800年历史的古镇,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逐步被时代的发展而冲刷,又一次渐渐衰落。
图片

高桥镇虽有两次衰落,但原因则截然相反:第一次明末衰落与当时日本幕府倒台进入战国时代,缺乏政权治理,引起的民间武装海外抢劫的倭患有关,核心则是明朝拒绝全球贸易时代的海禁政策,是近代中华帝国衰落中的一个事件;第二次衰落则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崛起,主动拥抱工业时代发展带来的城市功能区规划,而引起的高桥镇原有地缘优势的消失。某些程度上,第二次高桥的衰落,是时代进步的成本。

寻访高桥,谨写小文以资留念,最后用自创的一首打油诗结束本周的《半蹲集》。

游高桥感

沪宴佳肴长兴起,外滩万国泥刀筑;

黄潼清浦逝水高桥盛景渐已寂。

居住魔都有个好处,就是能抽碎片时间到魔都具有中华文明的古镇、老街去转转,随着时间的积累,《半蹲集》也陆陆续续写一些这样的游记,逐步形成了魔都中华文化的专辑。

老街、老镇的兴衰背后都有时代大背景,《半蹲集》也会挖掘这些时代大背景与老街、老镇的兴衰的关系。点击下面的图片,可以看看相关的系列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Citywalk的魅力就在于能挖掘每个城市里面独特的街巷,这里是体验本土文化最便捷的地方,从魔都到江浙沪周边的各个城市,乃至港澳及世界。

正如慢慢煲的靓汤一样,《半蹲集》这段时间正在逐步形成这个Citywalk专题,如果喜欢,可以关注《半蹲集》,翻翻曾经的文章,看看每个城市的文化。

《澳门合辑》
图片
《绍兴专辑》
图片
《德国专辑》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