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原晋源方言

 seaload 2023-09-02 发布于河南
听蛙斋主(李海清)
2015-11-01

说明:把《五府营村志·方言(第五章)》部分发出,请好友们指正。特别请玉虎、源生仔细看看,把河东与河西发音不同的,还有对事物称谓不一样的说几条,我要在无题小序里加一点。

第五章 方言

五府营村的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西北次方言片,是省境内七个方言片中的并州片晋阳小片,范围基本上是原太原县境域或略扩大。五府营村的方言与这个范围内的村庄基本一致,但也有一些差异。如:五府营把“兰”读作“lang”,金胜冶峪一带就读作“lan”;五府营叫蜻蜓为“河蜻(qi)”,北面十余里的武家庄一带叫“河西”五府营叫烧土为“yuzhi”,叫锄头为“chuer”,说脱衣服为“tuoyifu”。而仅仅十来里外的王郭村、南张村一带依次称为“yuezhi”、“fuer”、“tianyifu”……这就是俗话说的“十里乡俗不一般”。

第一节 读音

1、把水、睡、谁、书、树、数等均读作“fu”。如:“有一怪(个)人,端得一碗fu

(水),荷(拿)得一本fu(书),坐得fu儿(树)底哈(下),喝fu(水)、看fu(书),看的看的就丢盹瞌fu(睡)了。”

2、读“鞋”为“hai”,读“下”为“ha”,保留了中古时期的读音。如“宁可跑得丢了hai(鞋),也不能误了程玉英的haihaihai”,“等一ha(下),他就ha(下)学啦”。等等。

3、z、c、s与zh、ch、sh混读不分的现象比较明显。如“资”、“知”都读作zi,“猪”、“租”都读作zu,“粗”、“初”都读作cu,“寺”、“是”都读作si等。

4、x有时读h,如咸(xian)菜读作han菜;d与t有时读音不分,如稻(dao)谷读作tao谷,填(tian)平读作dian平;q有时读j,如茄(qie)子读作jie子,钱(qian)读作jian;r有时读作w,如软(ruan)读作wan;n有时读作r,如碾(nian)读作ran,等等。

5、韵母ang,大都读o音,如狼(lang)读作lo;上(shang)读作sho;张(zhang)读作zuo;王(wang)读作wo;唱(chang)读作co。等等。

6、随(sui)、兄(xiong)、岁(sui)都读作xu;嘴(zui)读作ju,镜(jing)读作ji。等等。

第二节 词汇

1、词缀

圪:如组成名词:圪都(拳头)、圪针(植物的刺)、圪蚤(跳蚤)、圪台(台阶)、圪蛋(球形)、……;组成动词:圪觫(发抖)、圪抖(频率很快地颤抖)圪蹴(蹲)、圪喃(嘟囔)、圪缩(卷曲、比原先的小了短了轻了等)、圪瞅(斜着眼睛看)圪独(捅)……;组成量:一圪瘩(一块)、一圪堆(一堆)、一圪节(一节)、……;组成形容词:圪料(弯)、圪撮(皱)、圪以(恶心)、圪出(不平展)……;组成象声词:圪噌圪噌(咬脆东西发出的声音)、圪吧圪吧(掰断东西的声音)、圪吱圪吱(穿皮鞋走路或摩擦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日:日作前缀,构词一般带有贬义。如日哄(哄骗)、日脏(不卫生)、日输(动作磨蹭)、日怪(奇怪)、日能(能干、爱动脑筋)、日诘(骂)、日鬼(瞎摆弄)……。

忽:作前缀一般构成动词,如忽闪(闪了一下)、忽闪忽闪(不停地闪动)、忽摇(程度不大的摇动)、忽悠(多义,如动作慢悠悠、捉弄等)……。

里:作四字语中缀,一般带有贬义。如冒里失砍(冒失)、邋里邋遢(邋遢)、麻里倒烦(麻烦)……。

2、古语词

本地方言中保留了较多的古语词:如蚂蚍蜉儿(蚂蚁)、脓眵(眼屎)、眊(看)、轱辘(汲水工具)、恓惶(穷苦、可怜)、怏误(玩笑)、兀(那)、兀的(语气词)、糊墼(土坯)等等。

第三节 语法

1、表示事物的名词多“儿化”:如鸡儿、狗儿、猫儿、鱼儿、泥鳅儿、树儿、鸟儿、锄儿、锹儿、笸篮儿、簸箕儿……。

2、词语多用重叠式。如姑姑、舅舅、车车、门贯贯、米盔盔、面瓮瓮、温温水、盆盆罐罐、前前后后、热腾腾、红巴巴、绿巴巴、圪歇圪歇、日鬼日鬼……。

3、指示代词“兀”,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那”,如“这个,兀个”;“这儿、兀儿”;“这会、兀会”……。疑问代词“啊”,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哪”。如“你啊勒圪呀?”(你要去哪儿?);“你啊勒圪来?”(你去哪儿来?)“你看啊怪好,啊怪不好?”(你看哪个好哪个不好?)……。

4、程度副词,一般用“圪”表示细小、轻微;用“可”表示加重;用“兀来”指远、大、重等,用“兀来来”表示相反的意思。如“圪等一下”(稍等一会儿)、“圪多一些”(稍微多一点)、“再圪坐圪坐”(再稍坐一会儿)等。“可粗嘞”(很粗)、“可大嘞”(很大)、“可厉害嘞”(很厉害)。“兀来远”(很远)、“兀来来远”(不远),“兀来重”(很重)、“兀来来重”(不重),“兀来大”(很大)、“兀来来大”(不大)等等。

5、疑问句句式与普通话有明显区别。如“你圪来啊没圪?”(你去过没有?),“你说的是怪甚嘞?”(你说的是个什么呢?);“这一de碗饭你吃咾啊吃不了?”(这一大碗饭你能吃了还是吃不了);“你荷动荷不动?”(你拿动拿不动?)等等。

第四节 文白异读

文白异读即同一个字有两种读法,在使用年代较久的词语中使用时读白读(土话),在后有事物的词语中使用时读文读(普通话)。如:喝水(fu)、水(shui)笔、水(shui)龙头;前(jian)晌、前(qian)进;同(dong)岁、同(tong)志、同(tong)学;窗台(dai)、台(tai)沿;声(si)音、歌声(sheng);领(li)儿、领(ling)导、领袖等。

第五节 方言词举例

1,天文 气候

日头(dou)爷(太阳)、月明(mi)爷(月亮)、星(xi)宿(星星)、忽雷(lai)(雷)、绛(虹)、冷弹子(冰雹)、河雪子(霜)、闷松松雨(毛毛细雨)、地动(地震)、树甲(天冷时水气在树上、枯草上凝结成的霜花,即雾凇或树挂。)

2,节令 时间

年祖下(除夕)、年时(去年)、夜来(昨天)、早升(明天)、头(dou)明(黎明)、见天(每天)、大早(早晨)、前(jian)晌(so)、后晌(so)、擦黑黑(傍晚)、麻子眼了(天黑下来快看不清东西了)、这早番(现在)兀早番(过去的那会儿)、祖辈子(永远)……

3,动物

麻虎(狼)、叫驴(公驴)、羝羊(种公羊)、骚胡(公山羊)、儿猫(公猫)、女猫(雌猫)、猫姑儿(老鼠)、狐子(狐狸)、鸦雀只(喜鹊)、黑老哇(乌鸦)、鸹鸹又(猫头鹰)、恶老鸷(鸷鹰)、臭鵓鵓(戴胜)、夜蝙(bie)蝠(蝙蝠)、曲缠(蚯蚓)、跳灭蚱(蝗虫)、吃瘊虫儿(螳螂)、蝎虎儿(壁虎)、河蜻(qi)(蜻蜓)、马蚍蜉儿(蚂蚁)、卖油嘟嘟或卖油佬儿(蟋蟀)、蛤蟆(青蛙)、蚧犊(癞蛤蟆)、油旱(蚜虫)……

4、植物

稻(tao)谷(稻子)、玉茭子(玉米)、茭子(高粱)、山药蛋(土豆)、藕根(莲藕)、玉蔓菁(ji)(蔓菁)、麦(mie)穰(麦粒外壳)、麦(mie)滑稭(麦稭)、玉茭圪栏(玉米杆)、茭棍(高粱杆)、兵麻(蓖麻)、玉茭圪蒂(玉米棒)、桃柳(夹竹桃)、芦茇子(芦苇草)、毛莠莠(狗尾巴草)……

5、人事

婆姨汉(两口子)、婆姨(妻子)、后生(小伙子)、揽后婚(娶再婚女人)、老生子(年纪大了以后生的孩子)、双(cuo)生(si)生(si)(双胞胎)、顶头(名字相同的人)、邻家(邻居)、讨吃的(乞丐)、老娘婆(接生婆)、柳师匠(没有经过师傅传授的工匠)、忙妮子(丫鬟)、契塔(小巧玲珑,可爱)、圪呆(对小孩的昵称)、寡(孤僻,不合群)、二杆子(头脑简单做事莽撞的人)、不歇吃(令人讨厌,不顺眼)、……

6、身体 疾病

得老(头)、绷头(额头)、鬓虎儿(太阳穴)、燕儿窝(后脑勺和脖子间的凹陷处)、忽咙气(喉咙)、瘴沙(雀斑)、胳里间(胳肢窝)、圪都(拳头)、不脐(ji)儿(肚脐眼)、难活(生病)、跑茅子(拉肚子)、发摆子(发疟疾)、当(duo)糠(出麻疹)……

7、房舍 用具

锅舍(家,屋里)、黑里间(里屋)、外头间(外屋)、仰尘(顶棚)、门限限(门槛)、火圪崂(锅台)、茅只(厕所)、戳戳(图章)、穧箅子(用细高粱杆编成的匾,笼屉)、穧盔儿(蒸溜饭,蒸糕面的炊具)、锨儿(铁锹)、铁镣(炉条)、取灯儿(火柴)、胰子(肥皂)、耍(fa)货儿(玩具)、泥卜擦(放煤泥的器具或地方)……

8、饮食 衣饰

扁食(饺子)、好面(白面)、红面(高粱面)、大早饭(早饭)、晌午饭(午饭)、黑夜饭(晚饭)、调料(调味品)、下水(动物内脏)、洋旱烟(纸烟)、絮袄儿(棉上衣)、絮裤儿(绵裤)、腰腰(贴身背心)、布袋袋(衣服上的口袋)、坎肩子(无袖上衣)、片片(手绢)……

9、形容 动作

荷起(拿起)、拤(抱)、拔拉(用手拨动)、等度(比划)、掌点(清点、盘算)、随上(带上)、卷人(骂人)、该下(ha)(欠下)、捣歇(聊天)、受炼(虐待)、乃上(扛在肩上)、箍住(强迫)、撮发(帮忙)、客戏(漂亮,好看)、袭人(喜人、可爱)、撘揽(兜揽)、戳拐(闯祸、出事故)、喋凉话(说风凉话)、结记(惦记、挂念)、打歉(节约)、怪道(见怪)、拨捋(指点、纠正、理顺)、塌窟子(欠债)、流勾子(巴结、讨好)、机由(管理)、跌逗(玩笑)、圪蹴(蹲)、栽稻谷(插稻秧)、丢跤(摔跤)、绵善(温和善良)、睡(fu)说(fo)(说梦话)、打对(病后休养)、撩猴儿(拍马屁)、待见(喜欢)、戳火(生气)、精巴(精干利索)、结记(惦念)、卖张(zhuo)口(打哈欠)、难意(心里不满意)、圪筛(撒娇)、歪行(小孩子不听话)、契理(惩罚)、希诧(sa)(少见,稀罕)、嗫出(腼腆,胆小)……

10、文化及其他

砚瓦(砚台)、油笔(圆珠笔)、对子(对联)、歇话(故事)、捣歇话(讲故事)、链子语(顺口溜)、镲儿(钹)、唱红的(戏剧须生)、唱黑的(戏剧净角)、唱旦的(戏剧青衣,旦角)、唱生的(戏剧小生)、唱丑的(戏剧丑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