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上语文|1—8单元课文经典段落仿写小练笔

 DGYN6688 2023-09-02 发布于山西
第一单元

习作要求:
读读《走月亮》第六自然段,说说“我”的所见所想。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着写一写。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从课文中习得写景的策略,在习作中迁移运用。

例文:
乡下的月夜是静寂的,几声虫鸣,格外清晰。站在院子里,微风轻轻地抚摸着我,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爱抚自己的孩子一样。
我仰起头,让那带着芳香的空气,随着风的流动,沐浴着我的心。
这月夜,是晴朗的。圆圆的月亮,发出一束束淡黄的柔光,撒遍大地,也将附近的云照得淡黄淡黄的。远处的树林、花丛,在这夜色里,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树叶上,闪着亮晶晶的光,好似大雨初晴的晨露;那粉红的花朵,在月光照耀下闪着光,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充满了诗的韵味。

第二单元

习作要求:
“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借助教材拓展学生思维,学习借助事例具体表达的方法。

例文:
科技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小时候,每到夏天只能躲在大树底下乘凉,热得实在受不了了,就打一桶井水来冲凉。现在有电风扇、空调,天气再炎热也不怕了。奶奶说以前通信技术不发达,爸爸有什么事就写信,邮寄信件往往用时很长,总是耽误事儿。现在都用上了手机,有事打个电话就行,还能视频呢,方便多了!现在,舒适安全的动车、地铁、飞机等交通工具把我们的足迹印在了地球上所有的地方。移动支付、网约车等都是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一部手机便可搞定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多种服务。未来的科学技术还将继续改善人类生活的环境,使空气变得清新,水源变得洁净、卫生,世界将充满绿色,沙漠将变成绿洲;人类将更加健康,更加长寿;通信、出行将更加快捷舒适。人类的幻想在不知不觉中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科技必将创造出更多奇迹。

第三单元

习作要求:
结合生活中的观察,想象《暮江吟》描绘的景象,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对观察对象能够连续观察,并观察事物的变化过程。

例文:
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晖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江水似乎被分成了两半:这一半江水是阴暗的深绿深绿的,那一半江水是明亮的鲜红鲜红的,中间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颜色,美丽极了,使人看了心旷神怡。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微波,几片红红的枫叶飘飘悠悠地落下来,让红绿的江水更加迷人。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我站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
我低下头,那碧绿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在柔和月光的映照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我抬起头望向夜空,那一轮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弯弓。新月、露珠、微风、和那耳畔不时响起的虫鸣鸟语,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秋夜图,啊,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

第四单元

习作要求:
请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写下来。
能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简要并完整地复述故事,感受故事的神奇,培养想象力。

例文: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没有火种,生活悲惨。普罗米修斯同情人类的遭遇,想要解除人类的痛苦。他勇敢地从天上“盗"取了火种,为此受到了宙斯残酷的惩罚。火神劝普罗米修斯屈服,但他坚定地拒绝了。在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被死死地锁在悬崖上,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还要忍受鹫鹰啄食肝脏的剧痛。虽然受尽了折磨,但普罗米修斯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大力士赫拉克勒斯看到了普罗米修斯的悲惨遭遇,出手相救。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盗"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第五单元

习作要求:
观察家人炒菜、擦玻璃或者做其他家务的过程,用一段话把这个过程写下来,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学习把事情过程写清楚、事情场景写清楚的方法,表达做到有条理、有顺序。

例文:
今天中午,我仔细观察了妈妈炒土豆丝的过程。首先,妈妈将土豆皮刮净,把士豆放在清水中冲洗一遍,然后开始准备切丝。
妈妈刀工非常棒,先将土豆切成薄厚均匀的土豆片,再重叠斜放在案板上,左手按住最上方,右手拿刀“嚓嚓"地把士豆片切成细丝,两手配合得天衣无缝。淘洗掉土豆里边的淀粉之后,妈妈在烧热的铁锅内倒入少许花生油,待油锅略微冒出青烟,便放入葱花、红辣椒爆炒,紧接着倒入洗好的土豆丝和一点儿陈醋,翻炒三四分钟,再加入一些盐翻炒一分钟。最后,一盘黄灿灿、香喷喷的土豆丝就出锅了。

第六单元


习作要求:
排练时的情形,“我”记忆很深刻,而表演时,“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也记不起来”。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把印象最深的内容写清楚。

例文:
小时候学弹琴,我最害怕的就是上台表演了,每次上台都紧张得满头大汗。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校文艺晚会上,老师安排我独自演奏曲目《快乐的节日》。这是我最拿手的曲子,我在台下已经弹得非常熟练了。可是一上台,第一个琴键按下去之后,我就忘了接下来该怎么弹了,顿时全场鸦雀无声,几百双眼睛像聚光灯一样向我投来。我脑子一片空白,真想赶紧找个地缝钻进去。沉默了十几秒之后,我听到了耳麦中传来的老师的话:“小然,你弹得很棒,深吸一口气从头开始,你一定能行!加油!'在老师的鼓励下,我重新镇定下来,把曲目演奏完。弹奏结束之后,我竟然愣在台上,忘记了下台。

第七单元

习作要求:
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训练学生通顺、连贯、有重点地把话说清楚、写具体。

例文: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而读书,我会说:为了建设家乡而读书。
我从小长在农村,对家乡的父老乡亲,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近年来,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和附近地区比较起来还是相对落后:少数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家用电器普及率不高,家乡青年外出打工,留下许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有些孩子甚至念不起初中就辍学了。这一切说明家乡的经济发展缓慢,需要更多掌握科学知识的人才来建设。
当年,周恩来爷爷为了振兴中华,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家乡建设的后来人,我要立志为建设家乡而读书。我要勤奋读书,将来为建设家乡添砖加瓦。

第八单元

习作要求:
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历史故事,先讲给同学听一听,然后写下来。训练学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能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例文: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灯烛,因此他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后来,匡衡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在墙壁上凿出了一个小洞。一道烛光立刻射了进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勤奋好学,后来他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揽星精读🌻
持续为大家更新语文学科
每个年级每个知识点的
详细讲解和实用资料

我们站在一线和前沿,
着眼于语文四大核心素养:
语言运用、思维能力、文化自信以及
审美创造

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们学习
阅读理解和习作表达的
各个重难点。
从长远上,奠定孩子们
丰厚人文积淀和文学素养。

需要各类公益教育教学资料可以加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