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十年代个人小结(1976)

 海上闻人 2023-09-02 发布于江苏

年初,团组织要求我们写小结。当时,我没准备写,这不是不会写,实在是另有原因。在上海艺雕一厂,我是个新人。但论写作,还算得上是个老手。所以,写文章对我来说不是件难事。以往,无论厂里有什么写作任务下来,我总是交得了差的。

然而,写小结之类的体会文章,要追忆往事,要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这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这两年,我每当要回顾自己的历程时,总感到有些不安。更恼人的是,这种感触又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否则,向大家谈谈自己的感触,倒也是非常痛快的。

这几天,眼看着大家把写好的小结一篇篇交上去,差不多就剩下我一人没交了。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渐渐向我逼近,意识到不写怕是不行了!这才不那么情愿地提起笔来。可在这里写上几行字,心情又变了,开始觉得以上那种消极的态度要不得,应当扭转。

但要完成这个转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那么,还是让我慢慢地转过来吧。相信正确的指导思想,终究会在我头脑中占据上风。我一直想做一个能自以为非的人,也知道这种人会对自己的过去,作出恰当的评价;并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迅速地加以纠正。

虽然,我今天有这个觉悟,但没有因此而得到宽慰,这由于在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之间,常常是有距离的。看来,当前最要紧的,还是如何去提高自己的“抗干扰”能力。本人最近一年来的情况如何,自己是最明白不过了,大家也看得见,想得到。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会有根本的分歧。此外,我思想上一向是明确的:如果知道自己做得不够,就发奋努力。这不是故作姿态,随口说说而已。将来,会部分或者完全证实此话出自内心。本来还想写上几行,但限于篇幅,不宜拉扯得过多,那就长话短说,就此打住!

1976-12-20(672)

追加:

这篇小结,全文带有调侃的语气,有点另类。拿现在的话来讲,是在“淘浆糊”,但人家也不好说什么。之前,有人执意让我再去学“铅皮匠”,我给他碰了软钉子,便被发配。我宁折不弯又不屈不饶。之后,我试图在逆境中生存得好一点,寻得护身法宝。从而,演出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活剧(详见相关博文)。成了一个不沉沦、不安分的人。当然,我不会胡搅蛮缠。一个满师才一年的普通青工,要才干没才干、要资历没资历,处于弱势群体。

但强弱之间可发生转换,有的人靠三寸不烂之舌,我靠的是一支秃笔。这支秃笔,如果是一支钢笔,这墨水就是弹药。而病假单就是子弹袋,病历卡就是军装。至于血液化验单,就是军衣纽扣。一身戎装、加上穿戴齐全,别说车间主任,厂长看了也头大。以前,我写东西都会留下底稿。约80年代初,把这些文稿全都抄写在一本织锦面笔记簿上,从而留下“珍贵的史料”。这篇小结,折射出自己当时的境况和心态。

那个年代,厂里叫你做这做那,你也只能服从工作安排。但做多做少,想不想做下去,还是有不少余地。不过,那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文中,带着些许无奈和不甘。写这篇年终小结,自己还挺认真的,稍微想了想。落笔后看了两遍,感到写得还可以。当时既不是先进分子也不是落后人物,小结本身“成为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觉得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像这种小结,厂里二百余名青工,也只有我写得出来、交得上去。或许有人看了会感到有点不对劲,料想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2019-01-28(611)发于新浪愽客

备注:愽友童心从军、11bbaj74en、星凯的爷爷、写博客的耄耋老翁赵卓、松园、青羽_4403。为本文追加部分,提供了创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