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聿明在淮海,为何感慨“天要灭蒋”?临终问郭汝瑰真实身份

 兵说 2023-09-03 发布于云南

作者:闪闪         

杜聿明晚年写回忆史料的时候,行文之中暗喻蒋氏的愚蠢。

举例来说,1948年11月,杜聿明乘飞机刚刚降落到徐州机场,就悲痛感慨,天要灭蒋!

杜聿明来到淮海战场,还未跟我军交手,为何就如此悲观绝望?

         

(淮海战役中的蒋军伙夫)

这要从杜聿明对徐蚌会战的态度说起。

1948年11月10日下午4点,杜聿明刚从东北回到南京,带着满身疲惫,参加了蒋氏在黄浦路官邸召开的军事会议,当时称之为官邸会报。

杜聿明刚刚走进会议室,就看到了他痛恨的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郭汝瑰。

虽然心有惊雷,但也只能保持冷静。

他之所以痛恨郭汝瑰,是因为早就怀疑他是红色卧底,偏偏蒋军高层非常信任郭汝瑰。

杜聿明虽然心有疑虑,但郭汝瑰很受高层信任,杜聿明无可奈何。

会议开始后,众人得知黄百韬兵团在碾庄,被三野打得伤亡惨重,杜聿明和大家一样都感到恐慌。

(蒋军在南京官邸会报的地点)

国防部第二厅的厅长侯腾,报告了徐蚌会战的局面,已然是四面楚歌。

说完了战场,侯又说南京城内,老百姓抢劫粮食,警察不敢去管,各店铺被吓得不敢开张。

蒋氏火冒三丈,认为侯腾在造谣,南京不可能这么乱。

杜聿明想说,南京城的确乱了,但他看到蒋氏眼里的杀气,只好作罢。

紧接着,郭汝瑰报告了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大概意思是要利用优势火力,调集多个兵团,先在徐州东面开战,救出黄兵团。

蒋氏和顾祝同,都认为郭汝瑰制定的计划很好。

(郭汝瑰)

杜聿明看到这一幕,认为国防部的这帮人在演戏,高层让郭汝瑰制定作战计划,让他杜聿明去前线指挥执行。

但大家都知道,杜聿明大概率要反对这个作战计划。

所以眼前的这个会议,是故意演给杜聿明看的,众人都认为这个作战计划很好,你杜聿明敢反对吗?

杜聿明在回忆录里说:在会议上,将这个任务硬套到我的头上。

各种情绪涌上杜聿明的心头,烦躁、愤怒、不满……

杜聿明认为,局面之所以糟糕,错在国防部高层听信了郭汝瑰!

从以上可以看出杜聿明经历了什么,他虽然看出作战计划是错误的,制定计划的人更是大有来头,却只字不敢说。

(杜聿明)

而蒋军高层之所以完全信任郭汝瑰,是因为郭在抗战时期,展示了出色的军事才华。

杜聿明很想质问郭汝瑰:部队应该撤退到蚌埠一带,为何都撤退到徐州呢?但他觉得孤掌难鸣,只好沉默不语。

蒋氏故意问杜聿明:“光亭(杜聿明字光亭)还有什么意见?”

杜聿明不敢直接反对,只好说,他暂时并不了解徐州的情况,所以想要在到达徐州之后,再想办法解救黄兵团。

这次会议,本就是故意演戏给杜聿明看的,好让他去往徐蚌战场,所以在杜聿明表示没意见的时候,蒋氏非常高兴,连说两个“好”。

飞机早就在机场等候,因为军情紧急,所以蒋氏命令杜聿明当晚就启程。

会议结束后,顾祝同作为国防部参谋总长,考虑到一件麻烦的事情。

既然让杜聿明去指挥徐蚌会战,可又担心他的资历无法让众将领信服,所以让他担任副司令员。

刘峙是正的,杜聿明是副的,一旦两人发生内讧怎么办?

所以顾祝同私下里拉住杜聿明,表示要把刘峙调到蚌埠,让杜聿明在徐州主战场指挥作战。

杜聿明拒绝这样的调动,因为他认为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时候,还需要老刘的协助。

夜幕降临,杜聿明带了几个心腹,乘飞机赶往淮海战场。

他在这条航线飞过了很多次,而飞行员飞的次数就更多了,可这架飞机却在空中迷失了方向。

南京到徐州的距离并不远,可一直飞到了黄河边,也没能找到徐州,飞行员急忙往回飞,在夜色中寻找徐州的机场。

时间过了12点,飞行员说如果一个小时内,再找不到徐州的话,油箱就见底了。

恰在这个时候,飞行员看到左侧的地面有灯光,总算找到了徐州,降落到机场的时候,已经是凌晨1点多。

杜聿明内心感慨:真是天要灭蒋。

到达司令部,杜聿明了解到战场上的局势,比官邸会报的时候恶化了更多,想“获胜”的可能性已经渺茫。

(被俘虏的杜聿明)

即使不可能,又有什么办法呢?赶鸭子上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杜聿明直到晚年时日无多的时候,心里还对郭汝瑰念念不忘,在病榻上询问郭,你到底是不是红色卧底?

郭汝瑰用沉默应对,毕竟组织上有纪律,并不能对杜聿明明说。

杜聿明带着遗憾离世,到死都没有确认郭汝瑰是不是红色卧底。

在《淮海战役亲历记》一书中,收录了杜聿明的遗作,记录了他对淮海战役的回忆。

杜聿明认为,在淮海战设刚开始的时候,蒋军集团就注定会失败。

因为蒋军的基础早就已经腐朽透顶,无论如何挣扎,都注定会败给人民军队。

所以大决战才刚刚开始,整个蒋军集团就陷入了被动,处处挨打,手足无措。

在这个糟糕的局面下,蒋氏对于全盘战局独裁指挥,战场上的大事小事,都要经过蒋氏本人的决定之后再行动。

小事消耗了蒋氏大量的精力,以至于他根本把握不了战局的大势。

蒋军部队每天的调动,都要等候蒋氏的“官邸会报”之后,再决定接下来如何打。

有时候蒋氏灵机一动,就下达一条条的作战命令,改变原先的计划。

可事后来看,那所谓的“灵机一动”,纯属是乱下手谕,以至于前线的蒋军,不仅在战火中疲于奔命,还要随时去执行蒋氏的主观武断命令。

前线部队明知蒋氏的命令不符合实际情况,到底执行还是拒绝执行?

执行的话,就会自投罗网,在战场上伤亡惨重,甚至被全歼;可如果不执行,军令如山,战场抗命是重罪。

(杜聿明)

更让杜聿明绝望的,是蒋军内部黑暗的派系斗争,各派系之间的相互掣肘。

无论大事小事,各派系只想顾全小集团的利益,只想着保全自己,而不是顾全大局。

以至于在淮海战役中,蒋军总是因小失大,前后的决策变了又变。

这个矛盾不只在淮海战役出现过,贯穿了整个蒋军的历史也都如此,注定蒋军要走向灭亡。

天要灭蒋?何止是天要灭蒋,最重要的是人民要消灭这个腐朽的集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