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怀瑾:因此对于这个问题,很可以引用两句古话来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吴翠平书馆 2023-09-03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十三、教育与文化的中空

新旧读书方法

   我们当时旧式读书受教育的方法,是 “读古文,背经史,作文章,讲义理”,那是一贯的作业。那种 “摇头摆尾去心火”的读书姿态,以及朗朗上口的读书声,也正如现在大家默默地看书,死死地记问题,牢牢地背公式一样,都有无比的烦躁,同时也有乐在其中的滋味。

不过,以我个人的体验,那种方式的读书,乐在其中的味道,确比现在念书的方式好多了。而且一劳永逸,由儿童时代背诵“经”、“史”和中国文化等基本的典籍以后,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当年摇头摆尾装进去,经过咀嚼融化以后,现在只要带上一支粉笔,就可摇头摆尾地上讲堂吐出来。所以现在对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要,并不太过外行,更不会有空白之感,这不得不归功于当年的父母师长保守地硬性要我们如此读书。

   家塾读书受“经”的遗风当然存在不了好久,时代的潮流到底很自然地打开了风气,马上就需要转进“学堂”(当时俗语称呼新式的学校叫洋学堂)去上学。但是,就以高等小学(等于现在的国民小学)来说,一个县里也没有两三个,有些地方隔一两县才有个中学。

虽然路途只隔十多里或二三十里,可是要一个生长在保守性农村的子弟,基本上是先受旧式教育读书的小孩子,背上一肩行李和书箱,离开家园而进入学堂的大门,过着团体受教育的生活,其中况味,比起现在出国去读书还要难过。如果由高等小学毕了业,有能力、有志趣,要再上进去读中学,那种气氛就像专制时代进省考举人一般严重。三四十年以前,在守旧、保守的农村社会里,一个乡村没有几个中学生。

当时,他们便等于是洋举人,风头之健,足以博得人们的刮目相待,或 “侧目以视”,至于偏僻地方,一个县里能有几十个中学生,已是了不起的事。再能进读大学的,真是寥寥无几了。但是那时一个高等小学毕业生的学养程度,比起现在中学毕业的还高得多。

一个中学生,比起现在大学毕业的,也要胜出一筹。如果大家不说假话,当代多少知名之士,在各界有所成就的中年以上人物,很多都是在这种不新不旧的中、小学教育环境中成长自立起来的。

尤其站在中国文化方面来讲,的确是如此,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时代的不同,从小学开始,对于中国固有文化,已经打了较好的基础,这是不必讳言的事实。这就是我们的国家在几十年前,由农业社会转进工商业社会,因教育形式的不同,而使得这半个世纪中的心理和思想上,产生许多新旧的差异。

   为什么当时读到中学的人那样少呢?这就涉及了当时政治、经济、交通、教育等许多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都是现代教育上的专题。现在追溯从前,只从经济方面来讲,当年的农业社会,较为僻远的地方,能够使一个子弟读完高等小学,在学费的负担上已经非常吃力,如果要使一个子弟读完中学,在学费、路费 (交通费)、住宿、膳费等的负担,如非“中人之生产”的家庭,实在很难负担得起。

除了通都大埠以外,一般农村社会,除了要子弟读书做官来光耀门楣,否则,教育对他们而言,真是一件过于奢侈的事了。倘使再要上进去读大学,就等于清朝时代的上京考进士一样的严重。因此那时候一个大学生,除了少数真正毫无出息的世家公子,或富家纨绔子弟以外,只要能够进入大学读书的,学识才能的程度,就远非今日的大专同学可比了。当然,大学生们也许会盲目地责怪上一代的老少年们对于国家历史上的贡献。

事实上,如果真能深切地研究、了解了我们国家在这半个世纪中,遭遇“内忧外患”的种种经过,便会体谅上一代的老少年们,是如何地运用不今不古、半中半西的学问知识,极其艰辛地撑持了这 “六十年来家国,八千里地山河”的历史局面。在艰危变乱中,诚然不免忙中有错,何况世界上最难了解、最难判断的便是人和事。

因此对于这个问题,很可以引用两句古话来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