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式太极拳道功之我见——孙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王海滨博士后(孙剑云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道功我见系列)

 七老图山人 2023-09-03 发布于天津

孙式太极拳道功之我见(道功我见系列)

孙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王海滨

孙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王海滨博士后

一则

孙式张支,道功正统。

文治武功,天龙三部:

一部、无极禅定;二部、太极冥想;三部、书院行功。

缘何前两部,看上去,一动未动,

总体占比,却三分有二???

这里的三分其二,不是数量上的简单划分,

不是时间的长短,也不是招式的多少。

而是从功效和重要性的角度来划分的。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没有“沙中立杆”的无极禅,

就无法进入到“意在形先”的太极冥想。

经过太极冥想,心领神会之后,

知行合一,心即理。

身心合一,致良知。

太极由此生两仪。

两仪,乃进入和打开太极书院各扇门的便宜之钥。

仪者,人之义也,之宜也!

道功两宜:

一曰宜文:文以载道;

二曰宜武:武以体道。

正所谓:

文武兼修,武者文风,

文质彬彬,君子之风也!

太极道功,沉思精酿,

博采众长。修习道功,

亦有两宜:

一宜、洗心涤虑、欲动收闲;

二宜、意在形先、身心相参。

天龙第三部,书院行功的第一式为懒扎衣,其第一文化要素,也是书院行功入院心法:回顾来径。道功案例种种说法,从道功心法来讲,就只不过是一个“回顾来径”而己。

从身法讲,是欲进先退、欲快先慢;

从拳法讲,是欲左先右、欲上先下;

从兵法讲,是欲扬先抑、欲擒故纵;

从心法讲,是欲坚先柔、欲立先破;

从道法讲,是欲死先生,欲生先死。

要言之,“回顾来径”提示我们:如若不知未来去向何方,那就先停下来,回头看看来时的路。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终为始,方得始终。

苏格拉底说:不反思的人生,是虚度的,也是不值得过的。

还有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您不觉得去年的自己很蠢的话,那么就只能说明,您这一年没学什么东西,也没什么长进。

有开头总得有收尾,写到这里,我止住心神,再一式“回顾来径”,觉得自己过往这二三十年,真是“很蠢”。还能聊以自慰、可以自嘲的是:虽然很蠢,总算还透着点率真和可爱。

如果时光倒流,可以重新来过,我想我还会义无返顾的还是选择这份“蠢”。

不将就、不妥协、不苟且的再“蠢”一回。

区别在于,更加自信和坚定,不再纠结和苦闷、不再抑郁和彷徨,不再想着取悦他人,更不再奢望别人的理解,淡定从容的、从容不迫的,抬头挺胸、专心致志、凝神聚气地“愚”且“蠢”的大步向前。

若干小时,回顾来径,到此收功。

谨以上述文字,呈吾师友,一个要素心法之作业。

敬候批改!

海滨 永贞(孙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孙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王海滨博士(右一)和师弟惠鑫先生(左一)

二则

吾窃以为

本门道功

是一套身法

是对肉身的安排

更是一套心法

是对灵魂的整理

许多人都以为

人生

是一条不归路

孙式辉派道功

恰恰相返

她内刚外柔地

给我们划出了一条归路

探寻灵魂归宿之路

正应老子所言

返者道之动

子曰

朝闻道

夕死可以

再次顶礼叩谢大輝吾师

为我中华

传习道统

感激涕零

无以为报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

指天鸣誓

唯承师愿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孙式道功

方寸太极

据易品道

辉舞人生

敬候批改!

海滨 永贞(孙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